宋春晖
大庆职业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000
摘要:高职院校化工专业教学能够为社会化工行业输送大量的化工专业人才,这些专业人才就是化工行业需要的新力量。要使化工行业做出新的改变,就需要高职院校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化工专业教学,提升化工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基于此,本文将阐述创新创业教育与高职化工专业教学融合的意义,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探究两者有效融合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高职化工专业教学;融合
一、创新创业教育与高职化工专业教学融合的重要意义
(一)促进学生的成长
高职化工专业教学中融合创新创业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成长。以往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主要是学习和理解知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学习中总处于被动的状态。这就导致这样一种现象,很多时候,学生似乎听懂了教师所讲的专业内容,但是需要应用这些知识的时候,学生就会毫无头绪。如果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到专业教学中,学生对专业知识就有了更多的思考时间,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也就能够得到发挥。这样的教学不仅能够促使学生灵活应用知识,还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创新应用。拥有了专业知识的应用和创新能力,学生之后的学习和工作就会更加顺利。
(二)有助于高职院校教育的发展
化工专业教学中有效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高职院校教育的发展。一方面,长期以来,高职院校教学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比较重视,但却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导致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也不利于高职院校教育的发展。如果在专业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要实现专业的创新,学生必然需要了解更多的知识,并深度理解知识,这就间接提升了学校的教育水平。另一方面,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知识运用能力以及知识创新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这也有助于高职院校教育的发展[1]。
(三)推动化工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高职院校的化工教育能够为社会化工行业输送大量的专业人才,如果高职院校在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创新能力,这些学生进入化工行业之后,便能够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应用和创新能力,推动化工行业的进步。学生接受创新创业教育之后,学生的专业创业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升,学生步入社会之后,可以在专业领域进行创业,进而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二、创新创业教育与高职化工专业教学融合时产生的问题
(一)创新创业教育流于形式
高职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应该与教学相结合,并且创新创业教育应该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教育的效果。然而当前高职院校中,创新创业教育形式化严重。首先,在教学中涉及的创新创业活动中,创新项目数量有余而质量不足,多数项目缺乏创新。这种看似如火如荼的创新创业活动之后,却没有实质性的教育意义。其次,创新活动中,许多创新项目模凌两可,没有深刻内涵,但却能够开展,从中可以看出创新项目的筛选存在一定问题。最后,许多创新项目是为了创新而创新,看似有所创新,但却脱离了社会现实,没有实用意义[2]。
(二)创新创业教育条件不足
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还存在条件不足问题,阻碍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影响教育的质量。首先,学校推行创新创业教育思想,但是却没有实质性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学生得不到有效指引,创新创业也沦为一纸空谈。其次,部分学校虽然有创新创业的课程,但是课程内容过于空乏,教师只有理论基础,没有实践经验,这种课程对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意义不大。最后,学校缺少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学生没有途径去实践创新思想。部分学校会组织创新活动,但是活动后续紧跟不足,也不利于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
(三)学生创新创业动力不足
高职院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中还存在学生创新创业动力不足的问题。一方面,由于创新创业教育不足,导致学生对创新创业没有足够的认识。学生认识不足,便会导致学生缺乏创新创业的动力。另一方面,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足,面对创新创业活动或者任务的时候,学生会产生畏惧心理,进而表现为创新创业动力不足。学生动力不足,会使得创新创业教育难以开展,影响教学效果。
三、高职化工专业教学中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具体策略
(一)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制度
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制度不够完善,阻碍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学的融合。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高职院校应该改革教育教学形式,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制度。在新的创新创业教育制度中,学校应明确化工专业教学的任务和目标,根据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学习阶段,合理规划创新创业教育,制定有效的教育计划。比如,一年级的学生接触专业知识较少,应该进行浅层次引导性的创新创业教学,高职院校应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其他年级同理。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制度的时候,还应该注意学校教育应于社会行业的发展接轨,制定适用于化工行业发展的创新创业教学制度。
(二)构建科学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难以落实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缺乏合理的课程体系,为了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学校必须构建科学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首先,构建合理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需要深化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加强创新创业课程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联系,并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其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建设还依赖于教师的专业能力。高职院校应该招聘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人才,保证教师具有创新创业理论知识的同时,确保教师还能够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以此构建更加高效的课程体系。学校校也可以定期组织相关教育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以促进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实施[3]。
(三)组织专业相关的创新创业活动
创新创业不能空谈,创新的成果需要实践的检验,行业的创新也需要实践的催化。因此,高职院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时候,应该组织化工专业相关的创新创业活动,比如,创新创业比赛。学校组织化工创新创业比赛,可以规定学生以个人或者小组为单位报名参赛,在规定的时间内申报自己的创新项目。为了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创新比赛中来,学校可以设计多个级别的创新项目申报标准,比如,院级项目、校级项目等。学生申报创新项目的时候可以自主选择项目级别,学校后期评估的时候,也可以再次按照学生的意愿进行创新项目的上下级调整。学生申报创新项目之后,学校需要安排人员负责比赛的后续跟进,审核项目是否符合创新标准。学生的创新项目审核通过之后,规定一段时间让学生进行项目的研究,之后上报研究结果,评比各创新项目,根据项目的实用程度,选择是否将项目付诸实施。
(四)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创新创业教育
学生在化工专业理论知识引导下进行创新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创新的效果难以显现。化工专业与生产实践联系紧密,并且高职院校培养化工专业人才的时候也需要组织学生进行专业的实践。因而,高职院校实施化工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时候,可以安排专业的教师引领学生进入企业进行一段时间的实践学习,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同时让学生的创新创业有据可依,进一步深化产学研的结合。
四、结语
高职院校化工专业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校教育的发展,推动化工行业的创新和进步。高职院校应该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制度,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组织创新创业活动,并加深产学研的结合,以此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化工专业教学的有效融合。
参考文献:
[1]叶宛丽.创新创业教育在高职化工专业教育的融合研究[J].科技风, 2020, No.418(14):115-115.
[2]吴海霞, 侯炜, 李继萍,等.高职化工专业绿色化学教育与创新创业新教育相融合的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 2020, v.46;No.361(01):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