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穗珊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红火炬小学 510030
摘要:本文以生活化教学能力为研究对象,具体从三个方面探讨学生生活化教学能力的培养。首先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其次进行小组划分,有效地实施生活化教学,最后培养学生们生活化教学的习惯。具体的角度包含三个,分别为创设生活情境, 获取生活体验、重视课堂教学, 融入生活内容、通过生活实践, 内化理论知识。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教学
引言:随着新课改的步伐日益加快,当前大部分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断对教学理念进行调整。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激发教学主体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本篇文章研究的重点内容,在学生生活化教学能力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生活化教学能力。这也是当前全国教育工作中最为重视的问题。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现状分析
通常,事物发展都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而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也是如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生活化教学的能力一直被给予广泛的关注,本文旨在深入分析在学生生活化教学能力培养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中进行的道德与法治教学。道德与法治应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生活,学会生活。
例如在教学《红灯 绿灯》时,我们的老师是用白纸条做斑马线,在教室里布置了一个十字路口,让学生先从思想上认识十字路口。然后结合学习的儿歌懂得过十字路口要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最后请两名老师拿着红绿灯的图片站在十字路口的另一端,让学生观察红绿灯过马路。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过马路的方法,还体会到了实际操作的趣味和喜悦。这种寓教于乐的方法,很受同学们的欢迎。
二、生活化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一) 创设生活情境, 获取生活体验
教师创设生活情境, 获取生活体验,需要积极地创设出问题,引导学生们带着问题进行思考,有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具体通过设置悬念调动学生对于本堂课程教学内容的兴趣,从而让学生关注到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
例如:首先教师播放教学课件《哪个更重要》。 然后进一步能够从课件以及教学案例中引出孔子的名言,“人无信不立”。而学生们通过对这句话的理解,就可以领会到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内容,以及本节课中讨论的主旨内容。而当前教师需要利用板书进行教学,而本节课的课题为“诚信是金”。在新课标的要求之下,就需要让学生们扩大自己的视野,增加学生们的课内以及课外的知识学习量。
当前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关键在于学习的方法。大部分的学生认为需要借助课堂学习掌握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从而掌握文章的内容与主旨,在文章中逐渐品味其中的意蕴,并在其中体会著作者构思的精妙之处。这种学生生活化教学确定教学内容、设定学习目标的方法,能够使学生在预设的、生活化教学学习目标的驱动下,产生学习动力,并通过彼此的交流与合作,顺利达到教学目的。学生掌握了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方法,为生活化教学奠定了基础。
以上充分说明,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生活化的引导。
为学生们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们在实际过程中,自己动手或与周围的同学进行合作,进一步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1]。
(二) 重视课堂教学, 融入生活内容
对于学生在预习、课中听讲、以及课后复习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学习与合作的方法,使同学们在进行不断的交流与合作中,能够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
以《曾子杀猪》的故事为例:一头猪在当时还是很贵的,曾子为了履行一句本来不经意的承诺而杀了一头猪,这是为什么呢?通过带领学生进行这篇文章的课堂学习,从而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之中,感受到曾子为了不失信于小孩,努力信守诺言的故事。
自主展开对于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与感悟,从而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教师可以具体选择背景音乐、小组分工、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以多样化的形式帮助学生深刻理解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涵与外延,并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之中进行思考,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找出问题,相互提问、讨论、探究。最后学生就能够从此案例中明确,曾子为了不失信于小孩,竟真的把猪杀了,煮给孩子们食用,目的在于用诚实守信的人生态度去教育后代、影响后代。
(三) 通过生活实践, 内化理论知识
通过生活实践, 内化理论知识,需要建立起同学之间合作的情感。那么教师就需要教给学生一些合作学习的规范,规范同学之间的角色。比如上例中,教师应先明确小组中成员的分工,比如有的取材料,有的进行估计,有的记录结果。教师为学生建立一系列的规范机制。比如:“不要大声喧哗”、“组内其他成员在进行估计时,要学会倾听、记录”、“在发言时,要引用组内其他成员的合理观点”、“比较组内其他成员所使用的方法”、“你所用的是什么方法?与其他成员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这样就会使得生活化教学井然有序,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再有就是初次进行生活化教学时教师也有必要强调分工,帮助每个人明确自己的职责[2],最大程度激励学生参与到生活化教学之中。
结束语:
当然,在课堂教学过程之中,我们不仅要重视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我们还需要对学生的思维模式进行训练。具体来说可以着眼的角度有很多,包括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创建情境式教学法、锻炼学生们思维的能力、检验学生们的课后学习情况。
本文阐述了如何进行生活化教学实施前的准备,以及对生活化教学实施的具体步骤和过程。
参考文献:
[1]刘爽. 浅谈新课标下高中美术课堂学生生活化教学能力的培养[J]. 神州(上旬刊), 2020, 000(004):214.
[2]泽准. 浅谈新课标下农村小学学生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性与学法探析[J]. 读天下(综合), 2020, 000(012):P.1-1.
[3]孙薇薇. 浅谈高中地理如何培养学生的生活化教学能力[J]. 文理导航, 2020, 000(004):P.7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