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主题班会实效性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期   作者: 王勇
[导读] 班会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

        王勇
        辽宁省抚顺市教师进修学院   113008
        【摘要】班会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更是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活动育人的主要手段,成为落实立德树人工作不可或缺的一环。文章旨在通过抓班会设计的重要环节,提高班会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提升学校的整体育人工作。
        关键词: 主题班会 育人 实效性
        
        班会是班级德育工作中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德育工作方式。主题班会更具有针对性,是班主任根据学生普遍存在和关心的问题,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确立主题,设定目标,制定方案,调动全班同学参与的一种教育形式。在主题班会中,班主任通过精心选择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手段引导全班同学围绕教育主题展开讨论,在实例分析中思想交流、情感碰撞,实现自我教育和思想引领的目的。为了让提高主题班会实效,我们可以从五个方面“下功夫”。
        一、在班会的主题选择上下功夫
        班会的主题一定是从班级中来,从学生中来,贴近学生的生活,为学生的成长服务,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主题班会能够帮助解决班级管理和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但不是班级和学生的所有问题都适合召开主题班会来解决,我们不能用“主题班会”这一把钥匙开学生所有“成长问题”的锁,班主任要将德育渗透在班级管理的全过程,通过课程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等多种途径育人。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健康发展的人生态度,认知时代赋予年轻人不可推卸责任,做好人生规划,为精彩人生筑基。
        
        二、在班会的切入点选取上下功夫
        班会的主题确定之后,我们要用心选择班会的切入点,我们平时说的主题班会要小、近、实、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切入点的选择。比如:要召开“培养规则意识”的主题班会,规则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如果在班会中处处规则都涉猎就很难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感受,我们可以从学生的课间规则入手,引导学生知道规则是把双刃剑,既约束又保护我们的道理,学生从他律到自律,逐步形成规则意识。以“培养良好劳动习惯”为主题的班会,我们要了解《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等重要文件精神,把握学段要求,丰富、拓展劳动教育实施途径,紧密联系学习生活。所以,我们的班会要“从小处入手”,体现“小问题大教育”;从“大处着眼”,做到“小班会大德育”;“从高处引领”,明确“小行动大意义”。


        三、在教育形式的选择上下功夫
        一节有实效的主题班会,要避免“教育目标过高”、“感悟过程过急”、“语言过于炫技”、“形式过于花哨”,主题班会要采用适合学生的形式和学生听得懂的语言引导他们深深感受,细细品味,慢慢成长。主题班会的环节往往是:主题导入——主题展示——主题深化,依据这样的环节设计主题班会看起来很简单,但是让每一个环节都采用适合的形式却不容易,让每一个环节都有实效更不易。班主任在设计主题班会环节时往往特别关注创新性和趣味性,但是主题班会不仅要有趣,更要有效。在选择教育形式的时候不妨多问几个为什么:这个环节的教育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形式?这样的形式能否实现期待的教育作用?
        四、在班会素材的挖掘上下功夫
        在选择活动、视频、故事等素材的时候,我们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和认知,选择的素材要贴近主题而且要做到感染力强,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一节好的主题班会绝不是素材的堆积,班主任要充分挖掘素材背后的故事,引领学生充分体会素材所蕴含的教育意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体会和分享,这样主题班会才能更有实效。例如,小学以“勤奋”为主题来召开主题班会,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观看了一段精彩的芭蕾舞蹈视频,在学生不仅感慨舞姿曼妙之时,我们出示芭蕾舞演员的脚的图片,强烈对比会给学生的心理带来震撼,然后引导学生说一说舞姿那么美的芭蕾舞演员,她的脚怎么会这样伤痕累累,她是经过了怎样的练习才能跳出这么美的舞蹈的,几个学生交流自己想法之后,我们出示芭蕾舞演员练习的数据,6岁开始,每天练习10个小时,有时一个动作就要反复练习一天(10个小时),误差要控制在1—2毫米,坚持练习25年,出示这些数据之后再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老师这样对素材的充分挖掘让学生很容易感受到“勤奋是通往成功的阶梯”。在挖掘素材上下功夫,提高班会实效就是在精心整合资源上下功夫,在挖掘素材背后的故事上下功夫。
        五、在关注学生成长上下功夫
        未来社会更加多元、复杂,对人更有挑战,需要关注思维品质的培养。在班会设计和实践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发现和创造性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在不确定、变动性增强的世态中实现自我发展的生存能力之养成。
发展多方面的兴趣,培养融入和改变身边世界的能力,与人为善、热爱生活和生命的人生态度,以自觉创造并可能拥有幸福人生。班会不是停留在道德规范的强加,而是情感与思想的不断转化,关注学生在教学中的真实成长,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关注、关爱,学生遇到问题愿意和老师探讨,学生能感老师对他的关注和心理上的关爱。我们要开发班会作为一种学校生活独特形态的育人价值,在对班会的丰富性、多样性深度探讨中,发展学生健康思维和健全品质。
        实现主题班会在学校育人工作中的重要价值并非一日之功,我们需要在日常的教学中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互作用,总结积累有效的经验做法。让我们一起“为实现每个学生拥有幸福而有意义的人生而进行的教育”尽一份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