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期   作者:叶选航
[导读] 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叶选航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昭平县樟木林镇樟村村小学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给予他们一定的精神关怀,从而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目前,和城市相比,农村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资源、教育理念、教育手段等方面具有局限性。为了使农村小学生更加健康的成长,教师需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
        关键字:农村小学 心理健康 教育策略
        近年来,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同时也进入了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视野当中。随着互联网的普遍应用,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渠道更加多元化,也正是因为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使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偏差,导致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另外,现在的小学生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没有经历过挫折和磨难,所以比较自我、受不得一丝批评,这很容易使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受挫,从此一蹶不振。再者,一般农村父母的文化水平偏低,一些父母甚至认为打骂孩子就是一种教育,这种在“暴力”家庭成长的孩子一般也有一定的暴力倾向......除了以上提到的之外,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还有很多,因此教师必须要采取有效地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更加快乐健康的成长。
        一、心理教育与日常生活相联系
        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倘若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脱离生活实际,则会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空洞,对学生的影响意义不大。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日常生活相结合,针对小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烦恼进行教学,才能真正地为学生排忧解难,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比如,同学之间产生矛盾是常有的事,然而有的学生在一次矛盾后就会产生仇恨心理,从而在生活中通过一件件小事对他人进行“报复”;还有,一些学生的心理素质太差,在一次考试失败后就一蹶不振,从而产生考试焦虑症;也有的同学家教很严,如果考试成绩不好会被家长体罚,从而心灵受到创伤......针对学生存在的这些问题,教师要承担起心理辅导的职责,通过与学生进行深入地沟通交流,疏导学生的不良情绪,必要时还要联系学生家长,一起解决学生的心理症结。
        二、将心理教育融入主题班会中
        主题班会是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可以针对当前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开展主题班会活动,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受到良好地思想教育,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上文提到,现在的小学生相对自私,在生活和学习中缺乏团结互助的意识。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开展主题班会,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在主题班会活动中,教师可以设计团队游戏、让学生一起唱《团结就是力量》、为学生讲述关于团结的故事等,这样能够从思想上启发学生在生活中要团结他人。
        还有一些小学生受网络游戏的影响,存在逃学、网上交友、浏览不良信息的问题,对此教师可以开展以“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为主题的班级活动。在主题班会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辩论“上网对小学生而言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让学生从自己的视角来谈一谈网络的影响。之后,安排一些因为网络游戏逃学、旷课的学生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并对其错误的思想进行指正,帮助他们树立正确地上网态度和价值观。最后,教师进行班会总结,指出网络对学生的利与弊,并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地使用网络。
        三、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
        小学生年龄小,他们在家依赖父母,在学校也会从心理上依赖关爱自己的老师。不过,一些教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总是追求一种权威感,他们以高高再上的姿态与学生交流,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距离感。这时,当学生有心理压力或问题时,自然不会选择与教师沟通,而是自我消化或消极对待,长此以往,学生会因为心理问题的积压而得心理疾病,造成不良后果。融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良好地促进作用,倘若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教师总是以一种亲切、友好、耐心地态度与学生交流,那么自然会拉近自己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这时学生在遇到心理问题时也会敢于并乐于向教师求助,听从教师良好的建议。
        此外,良好地师生关系还体现在教师以生为本的教学上,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营造一种民主、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讨论、发言的机会,让学生在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与教师保持良好的关系,这既有利于拉近师生之间距离,也能使心理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束语:
        虽然,目前农村小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上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但是却一直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作为一名农村心理健康教育老师,我们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秉承以生为本的原则,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采取有效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帮助学生预防并解决心理问题。只有小学生心理轻松、身体健康,才能更加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和学习,从而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王云岚. 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03):108.
        [2]武明志. 农村小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J]. 决策探索(下半月),2014(01):65-66.
        [3]马骊. 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J]. 现代教育科学,2011(06):150-1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