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期   作者:黄文启
[导读] 古诗词在语文教材中占有重要比重,给学生了解古典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黄文启
        广西合浦县廉州镇廉西小学 536100


        摘要:古诗词在语文教材中占有重要比重,给学生了解古典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古诗词教学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进行诗词鉴赏,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发现古诗词的魅力,从而产生深度学习的热情。因此,作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要考虑到学生各方面的不足和困境,积极调整教学策略,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鉴赏;农村;教学策略
        相对来说,农村小学教育理念比较落后,教师应试观念更强,导致诗词教学流于形式,仅仅注重学生读和背的效果,忽视了学生理解和鉴赏诗词的过程,从而弱化了古诗词的教育价值。所以,在农村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诗词魅力的呈现,引导学生对诗词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和鉴赏。这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升其文学素养;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审美意识的发展,从而使学生受益终生。
        1.吟诵诗词,领悟语言魅力
        古诗词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句式整齐、韵律和谐,所以在吟诵之时,学生可以感受到诗词抑扬顿挫的音韵之美,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反复吟诵,学生能够对诗词内容产生一定的理解,同时能够通过语气、语调的变化感受诗人内心的情感。所以,在农村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为学生构建诵唱情境,鼓励学生有感情地吟诵诗词。从而帮助学生领悟诗词语言的魅力,准确把握诗词的情感基调,以为接下来的分析和鉴赏做好铺垫。
        例如:在学习《长相思》一课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给学生展示战士行军、野外扎营、沙场征战等场景,构建与词文内容相符的氛围。然后给学生播放这首词的朗诵音频,让学生认真聆听,注意校正字音,把握朗诵的节奏。通过这一精彩情境的构建,可以给学生带来良好视听体验,并激发学生的情感。接着,教师可以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吟诵这首词,要求学生通过语气、语调、节奏的变化体现出词的情绪,这有助于学生理解诗词语言的韵律美。之后,教师可以提问:“通过吟诵,你感受到词人怎样的心情?”在讨论中,学生需要根据自己朗诵时的感受揣摩词人的心境,这对学生鉴赏以及深度理解诗词具有重要意义。
        2.设疑引思,培养鉴赏方法
        农村的传统文化教育理念不够深入,很多小学生缺乏良好的文化氛围的熏陶,这导致他们知识视野狭隘,对古典文学的接受能力较低。所以,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诗词鉴赏具有很大的难度。而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少和学生交流互动的兴趣,习惯直接为学生讲解诗词,这时学生只能亦步亦趋地跟随老师的思路,接受知识的灌输,其分析鉴赏能力并未得到真正锻炼。

因此,为了避免这一状况,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不妨加强设疑引思,用问题来引导学生逐步分析诗词,从而使学生掌握诗词鉴赏的方法,提高诗词理解能力。
        例如:在分析《书湖阴先生壁》这首诗时,教师可以尽量以问代讲,同时要保证问题难度适中,具有一定的导向性,这样才能让学生明确思考和赏析的方向。比如,针对诗文最后两句,教师可以提问:“这两句诗中哪几个字用得最好,能够给你一种动态、直观的视觉感受?”在问题的提示下,学生很容易注意到“护”、“绕”、“排”、“送”这几个字,理解这几个字所起到的使景物更加生动形象的作用。然后,教师可以继续设疑:“流水围绕着田地,诗人为什么要用‘护’字呢?这起到了什么效果?”这时,学生便能体会到诗句中的拟人意味,并将“护”与下句中的“送”结合起来,说明这种拟人化描写所营造的情景交融的意境。通过以上方式,可以保证学生深度参与课堂探究,并帮助学生掌握诗词鉴赏的技巧。
        3.知人知事,促进深度理解
        古诗词语言高度凝练,且含义深邃,而小学生认知能力较低,对于诗词,他们只能理解其字面的含义,不能深度思考和探究,这给学生鉴赏诗词造成影响。而每一首古诗词都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了解这些背景故事,有助于我们理解诗词含义,体会诗人的情感和意图。所以,在农村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加强背景拓展,带领学生了解诗词背后的人和事。这一方面能够丰富课堂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致;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从侧面理解诗词含义,并通过分析鉴赏体会到古诗词的含蓄美。
        例如:在学习《题临安邸》一课时,学生很容易被优美的诗句所感染,但却不能理解其内在的含义,所以,教师可以拓展当时的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到,当时北宋都城被金人攻陷,皇帝被俘,赵构逃到江南即位,但南宋朝廷却并没有接受亡国教训,反而偏安一隅,权贵们纵情声色……了解了这一背景,学生才能理解诗人发出“西湖歌舞几时休”这一感慨的原因。接着,学生结合全诗内容,能够意识到,诗人并不是单纯地赞扬西湖美景,而是借此讽刺当朝权贵不思进取,在政治上腐败无能,表达自己的激愤之情。可见,在诗词教学中引导学生知人知事,可以帮助学生在鉴赏过程中准确把握诗词内涵,并培养学生深度学习的意识。
        总之,在农村小学古诗词鉴赏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吟诵、设疑、背景拓展等方式,引导学生从各个方面体会诗词的魅力,挖掘诗词的思想内涵,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诗词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敬.浅析小学语文古诗词鉴赏方法[J].课外语文,2019(21):12+16.
        [2]吴香芬.小学语文古诗词鉴赏探析[J].新教育,2019(13):52-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