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生高效自主参与信息技术教学活动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期   作者: 刘为全
[导读] 对于新一代的培养,我们需要着重考虑,

        刘为全
        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黄山路学校
        摘要:对于新一代的培养,我们需要着重考虑,要培养学生怎样的品质和能力,才能促使学生适应这个社会的快速发展。而基于课堂教学形式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才能助力教师达到高效教学的目标,让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和相关意识及思维。本文就“抓住学生兴趣,提升学生主动性;强化教学引导,实现实践高效率;鼓励创新实践,多项素养多提升”三个方面对让小学生高效自主参与信息技术教学活动问题展开讨论。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策略;高效教学

        
        教师如何利用高效课堂来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水平,既而发展其自身的信息素养,让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切实提升信息操作水平,是教师在积累教学经验期间思考的重要问题。教师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从满足学生的知识学习需求和信息素养发展需求出发,来开展教学。作为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学习和技能练习的重要帮手,是引导学生实现高效学习的最主要助力。在教学期间,教师需要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以自身专业能力的施展为途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以素质培养为目标引导学生进行更加高效率的学科知识学习,以体现出自身对于辅助学生学习的角色功能重要性的重视。以期不断积累高效教学经验。推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发展需要教师和学生对于高效率课堂构建的共同努力。
一、抓住学生兴趣,提升学生主动性
        如果老师只拼命抓学生的学习,只重视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兴趣的挖掘与联系。这样,久而久之,必然造成师生间感情上的隔阂,甚至对立。古人已对兴趣之于学习与钻研的重要作用做出过重要阐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在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学习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教师需要着眼于以培养学生实用技能、职业技能为根本,给予学生更有价值的指导。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的开始环节,展示丰富资料,让学生的兴趣发生推动学生主动学习。
        例如,教师在教学画图软件的刷子喷枪功能的使用期间,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较单一,在课堂中无法较好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性教师通常在课堂中结合学生实际兴趣。而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有多种,因此为了刺激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课堂教学的开始,教师为学生展示了多个图画成品:“简笔画”。同时同时教师利用语言引导学生,我们都会在笔上画简笔画和涂色今天我们来试试,在电脑上利用涂色笔进行涂色,大家想不想尝试?教师以资料展示和语言引导的综合方式让学生产生基本的实践兴趣。教师为学生展示了一个房屋数目,小鹿与动物的简笔画并提出问题:“大家谁可以为这幅画添上色彩,让他看起来更好看呢?”由于学生有基本的涂描绘画能力,因此学生的热情异常高涨。这样的课堂环节设置和实行可以极大的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以及学习兴趣的提升。即使班级中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较薄弱,在实践过程中也会因为兴趣而不断尝试使用画图软件中的刷子喷枪工具,可以让学生在兴趣的推动作用下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实现教学效率提升。
二、强化教学引导,实现实践高效率
        在课堂上成功多次的进行时间练习,可以让学生的成就感倍增,完成任务的信心会更高。

实践是通过客观事实证明学生脑海中的主观认知正确性,因此,实践是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最主要途径。信息知识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所以教师应以注重以学生实践为主动的教学模式应用为主,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模式下下练习或者在个人多频次的练习模式进行实践,从而实现教师对学生引导学生强化作用。因此教师需要有必要结合实际教材内容特点来进行教学方法的灵活选择。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 word文档美化相关知识期间,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对本课时的学习进行一定的基础了解,然后再进行相应的授课,将指标坐标系的重点和难点,仔细向学生讲解清楚,让学生在读图和识图的能力有一定的提升,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为了进一步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同样展示了几个不同文本修饰程度的新电影发布公告。通过对比,学生能够快速描述出不同文本修饰程度的资料美观程度。然后教师进一步明确任务:“这个会议通知文件,我们要在本堂课完成,我们可以通过字体、字号和颜色设置的方法美化我们要通知的文字,然后配上图片,我们看谁做的又快又好。”由于学生在课堂的开始,明确了新课学习目标,实践欲望被激发。同时教师为了保证学生的创作质量,让学生在课堂上合理安排时间,采取劳逸结合的学习计划,帮助学生展示自己的创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部分学生在实践期间存在对自己的学习实践定位不准确的情况,教师将于备课过程中录制好的关于本节知识实践步骤的短视频循环播放在多媒体音频上,一方面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降低了学生实践的压力,实现了促进学生实践能力与教师教学效率的双向提升。
三、鼓励创新实践,多项素养多提升
        为了进一步推动学生在课堂上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实践,教师首先为学生展示学生通过已经掌握的知识,并以此为基础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发展其合作意识和创新学习能力。践行素质培养教学理念,紧跟时代发展要求,需要教师变革传统学习活动的结构方式,手段与流程,让学生通过碎片化知识的学习,在创新应用的实践过程中,一方面从认知领域整合零碎的知识点,形成整体认知,另一方面提升积极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在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教师创新教学技能提升时为学生优化课堂学习环境提升教师自身专业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教师需要有必要结合学生实际特点来进行教学方法的正确选择和应用。
        例如,教师在教学关于演示文稿的制作知识期间,有多种方式可以助力学生实现课堂上多频次实践。教师结合教材中的主题为基础,以任务驱动教法的应用为途径,让学生在教师灵活的引导过程中,让学生结合爱好方向和学习状态等因素,创新主题设定以及创新步骤计划的制定。在课堂教学的开始,教师首先为学生展示教师自己制作的基于某个主题的演示文稿成品,学生对新课内容的了解由此开始。然后,教师将学生进行分组,各小组竞争,以课堂任务的完成速度为竞赛标准,促使学生实现了高质量的创新实践,教师的高效课堂教学目标也得以实现。最重要的是,学生的自主性要得到体验,而教师的引导能力也能因此得到加强,实现学生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实践素养、创新能力等多项素养的提升。
        综上所述,让小学生高效自主参与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不仅仅有利于学生掌握课程知识,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如何更好学习的方法。采用培养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了自己的信息意识,培养了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促进学生多种素养的持续发展。教师应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增强学生主人翁意识,让学生的主动参与、高效学习成就其素养的提升和教师高效教学经验积累,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孙中华.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无线互联科技.2013(12).
[2]张庆.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研究、实践、创新能力浅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