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期   作者:龙汉轮
[导读] 我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在小学德育教学活动中

        龙汉轮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黄狮小学,广东梅州,514400
        摘要:我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在小学德育教学活动中,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可以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有意识地渗透我国伟大的传统文化,以帮助提高小学生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传统文化;实践研究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小学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前沿,并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小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素养。教师应意识到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
一、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地位
(一)优良的传统文化是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发展历史的国家,在社会发展中,有很多可以继承的伟大传统文化。在小学教授道德和法治也是如此。因此,小学教师需要意识到,伟大的传统文化是重要的课程,并将其融入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以便学生能够体验到伟大的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且对学生拥有全新的体验。在这个过程中,也有可能大大提高教师自身德育的教学水平。例如,勤奋和节俭在中国是非常优良的传统,将其纳入实际的教学工作将有助于小学生养成勤奋和节俭的习惯。
(二)优良的传统文化是推动小学德育教育的动力来源。想要实现一个伟大的目标并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就必须有“道德”,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才能满足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才能为自己和他人创造更多的价值。中国传统文化是小学德育教学的动力,是师生精神教育的主要来源。诚实是每位小学生都应具备的素质,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每个人都诚实守信,一个国家才能更加繁荣昌盛。当教师教育小学生诚实和善良时,可以组织小学生参加“讲述自己的诚实故事”活动。小学生可以积极参加,并把自己诚实而令人难忘的故事向教师以及同学讲述。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敞开心霏表达自己的诚挚情感,这不仅有助于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而且可以使教师对学生有更好的了解,从而可以动态地调整后续的教学任务和内容。
(三)优良的传统文化是小学生态度形成的关键。实际上,根据相关的调查和有关民生的新闻,可以知道,一些流浪社会群体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小学生年龄较小,身心发展还不成熟,区分是非的能力还比较差。

在德育和法制教育的实际工作中,如果能够建立起优良的传统文化教学,就可以促进小学生的发展。传统文化的良好发展方向,为小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对小学生的未来成长非常有利。
二、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一)创建培训情况。创建良好教学环境在介绍课程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良好的情境可以满足小学生的学习需求,自然会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并会提高小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如果在小学生的实际学习中,产生心理阻力,将导致整个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特点,并注意教学情境的发展,以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二)网络培训。如今,随着社会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都在使用网络来获取信息,而小学生也在日常生活中和学习中都使用网络。因此,教师在进行道德和法治教学时可以使用互联网进行教学。例如,多媒体可以用来整合传统文化的元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效果。
(三)组织德育实践活动
小学生活跃,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对宣讲不感兴趣。但是,在传统的小学德育教学中,重点主要放在教师的叙述上,而小学生则被动地接受了这一点,这使整个班级教学变得很无聊,小学生的学习动力也很低。教师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道德教育实践,以调动小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过实践活动,小学生发现了许多行为和习惯问题。这样,教师应关注更多小学生的活动,并让小学生无意识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使其行为适当。养成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四)加强对中国古代诗歌的阅读和学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古代诗歌是一种重要的形式,也是当前教学的主要内容。我国的古诗不仅具有艺术性和意识形态性,而且阅读性很高,因其优美的语言和韵律而容易被记住。因此,如果学生想充分学习我国伟大的传统文化,就必须阅读和学习古诗,而且学习古诗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学素养。因此,如果要通过在小学讲授道德和法治来渗透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就必须充分利用我国的古诗词。在道德和法治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科书的内容和教学目的,选择合理的古诗来设计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在课堂上组织学生阅读古诗,然后讲解古诗,让学生积极交流,使学生对古诗有更好地理解,然后将课堂教学道德和法治的基础知识重新集中到课堂上。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气息素质,也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并掌握了重要的知识。
总而言之,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渗透到小学德育教学中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对小学生有更好的了解,并提出更紧密的传统文化案例,这一点至关重要。教师应鼓励学生交流,帮助学生切实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为以后进一步的学习发展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黄莹莹.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上开展传统文化教育[J].华夏教师,2020(13):56-57.
[2]罗贵年.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7):2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