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古城文化有效融入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0期   作者:黄荣泉
[导读] 人类文明中地方文化为重要组成,蕴含丰富文化积淀

        黄荣泉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南区久隆中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钦州市 535000

        【摘要】人类文明中地方文化为重要组成,蕴含丰富文化积淀,且伴随时代变迁,昭示某种时代精神。校本课程中核心内容与文化之间有着天然联系,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需遵循国家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心身发展特点,对文化资源中潜在科学、人文以及价值观等因素进行挖掘,以优化教育资源,张扬学生个性需要,促进其思辨意识、创新能力形成,推进综合素养提升。
        【关键词】钦州古城文化;校本课程;实践

        伴随新课程标准推进,对于学校的课程问题,越发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并引起人们高度重视。对于教育工作来说,其侧重点应为人的发展,故对于学生潜能的开发尤为重视。校本课程的建设正是基于这一着眼点,在针对地方、学生以及学校等全方面予以系统评估之上,对当地社会、学校课堂资源编制多样性予以充分利用,并供给学生选择。钦州为岭南广府文化兴盛地与传承地,拥有优良的地理环境以及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在校本课程中融入钦州古城文化,可对自身独特地域特征予以合理利用,并对本地历史文化教育功能予以融入,以形成独居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为文化传承提供载体,籍此开展特色教育,以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一、在校本课程中融入地方文化特色的意义
(一)可使学生学习愿景得以满足,并张扬其个性需要
        新课程框架内,国家课程的构建是基于公民基本素质要求而行,对于统一性、普适性尤为重视,而忽略了个别学校与学生的差异性,造成学生“吃不饱”、“吃不好”。校本课程则是基于学生自身发展需求而行,较为重视学校的实际情况,对于学校的教育哲学可给予充分体现,具个别性特征,因而可给予学生更多选择,促使其发展个人特长与爱好,满足其需要,发挥学生积极性、创造性,实现个性化教育目标[1]。
(二)可提高课程意识,并促进专业发展
    新课程倡导教师于课程开发中,可以“做中学”,以对课程知识、开发技术逐渐予以掌握,以真正成为课程的决策、实施与研究者。而且,针对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也反映了教育管理中权利的下放。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结合自身对于学校、学生的了解,予以符合本校特色及学生发展需求的课程开发,以最大化发挥自我能力、价值,教师的自主意识与能力也相应的得到提升。
(三)予以乡土资源的挖掘,以彰显地方文化
    在针对校本课程予以开发的过程中,对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十分重要。地方文化可纳入校本课程开发中,并作为重要资源出现,以体现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之所以如此,乃因地方文化中历史文化遗产或人物掌故等显性的、外在的文化以及地方传统、道德风俗等潜在的、隐性的文化,均对生活在此处的个体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塑造着个体的心灵、人格[2]。因此,对于地方文化育人功能的深度挖掘,可成为学生精神“底色”发展的一种积淀,可使其地方文化认同感增强,促进学生多元、健康成长。


二、钦州古城文化有效融入校本课程的实践
(一)优化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形成正确文化观
        地方文化所具教育意义非常深远,校本课程的开发需立足于此,对本土特色进行充分体会,挖掘本地区特殊人文特色,开发本土社会资源教育化,以体现本土化。钦州地区的方言种类较多,其中白话为其独特的地域变体,保留了很多古汉语语言成分。一代代钦州人以钦州白话进行着交流,讲述着各自的所见所闻,传颂着优美的民间故事,“落雨大,水浸街”的童谣广泛传唱。在校本课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资料文献的查阅,或是采访钦州老居民等,对流传的故事、趣闻轶事等进行整理,在课堂上以普通话进行讲述,以使钦州白话与普通话间的隔阂被打通,规范白话文话语体系,进而使学生构建规范语言系统。此外,钦州近代以来英雄辈出,爱国将领冯子材、民族英雄刘永福,以及现代“割肾救父”的孝女韩瑜……这些名人事迹承载着钦州人民淳朴的情感及道德标准,并影响着世代钦州人。在校本课程中,可让学生以自己的语言对其事迹进行描述,使之对于钦州独特精神内核予以传承,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观。
(二)描绘发展前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新课改后,对于学生思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教育工作重点,思辨能力的培养,可使学生于质疑中培养独立思考习惯,并全面、客观的看待问题。融入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需要对家乡历史文化以及发展变化等进行了解,并持发展的目光去看待。因地域优势,钦州在交通运输方面有着较大优势,并吸引了大量企业落户,但这也使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凸显出来。在校本课程中,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对于重大事件给予关注,并通过观察钦州的变化予以“钦州港引进高污染产业利弊分析”等时评的撰写,以引导学生对矛盾持发展、全面的目光看待,并分析其原因以及缓解办法,以为钦州良好发展献计献策,促使学生思辨意识形成,并提高其创新能力。而这种创新能力运用至不等式学习中,就可将不等式的问题转化为等式问题来解决。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解题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方式,数学思想、技巧等的应用十分重要且关键。因此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意义重大。
(三)介绍家乡美景,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钦州依山傍海,风景秀美,属桂南旅游胜地,要善于对学生进行引导,令其关注自己的生活环境,并用心去体验和观察,进而发现家乡之美,激励其创造实践,并提高其审美鉴赏能力。教师可以播放PPT,展示钦州八景、龙泾环珠美丽景色,唤醒学生的审美情感,接受自然美的熏陶。同时可让学生设计“钦州名胜系列明信片”,将其对于家乡的独特感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并配以自己拍摄的照片。在这个过程中,捕捉素材、定格美好,提高其审美鉴赏能力。同时可将数学知识予以融入,如航程问题等,并可发挥数形结合思想,结合几何原理,类比分析太阳高度问题,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
三、结束语
   地域文化绵延久远,将其于校本课程中融入,可给予学生更为亲切的感觉,有利于学生在对家乡自然、人文社会予以了解的过程中,更好的进行知识、体验的学习,锻炼其思维能力,增强文化自信。因此,教师可从优化教育资源、描绘发展前景以及介绍家乡美景等环节入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观,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并在培养数学应用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身伟. 区域文化资源融入校本选修课程的实践探索[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20(10):112-112.
[2]哈振涛. 探究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与校本课程相融合的教学实践[J]. 基础教育论坛(综合版), 2019, 000(028):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