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家校结合教育方式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0期   作者:邢春美
[导读] 在如今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创新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

        邢春美
        福建省南平实验小学
        摘要:在如今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创新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原生家庭与小学校园的心理教学观念、水平、网络信息,都对小学学生的心理教育有着极大的影响。基于此,本篇文章主要通过互联网+时代家校结合教育方式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展开具体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家校结合;教育方式;心理健康
        引言
        现阶段,互联网+时代的技术与思维,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之中,并且也深入到人民群众的思想认知、个人行为等诸多方面。在固有的教育教学、教学观念的直接影响下,互联网+时代下教学形式的革新、教学手段的探究也出现了极大的改变。因此,小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当与社会时代的发展保持一致步伐,通过家校结合手段,推进其改变与创新,构建一个多元化、数字化、信息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繁琐的系统工程
        小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需要小学学校、原生家庭、社会各界三者间的密切配合。由于家庭是学生们的主要生活场所,家庭环境作为影响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环境,能够全方面、深层次、持久的影响着小学学生的心理健康。由此可见,科学的家庭教育有益于促进小学时期学生身心的良好发展,不恰当的家庭教育形式,会对小学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极为恶劣的后果。在以往的心理教育理念中,都是人为对学生展开教育的主要责任是在于学校,与家庭并没有任何关系,因此,家庭的心理教育情况则变得较为薄弱,主要呈现在很少有家长在家庭中,对孩子展开心理卫生教育,而是过于重视、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严重忽略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更有一些家长在家庭中,对孩子过于严格、专横,或者是纵容、溺爱,以上种种问题都会导致小学学生的心理出现严重问题。
        在如今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学生父母可以在互联网中,搜索有关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建设网络化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已然成为了对小学学生展开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针对互联网而言,能够对人们进行科学的集中,让有限的精神卫生资源,比线下传播的速度更快,并且可以最大程度通过家庭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为受教育者提供了更加自由的接受教育的时间与地点,有益于提升学生父母的总体教育素养。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模式具有交互化特征,可以让父母和孩子之间,通过互联网展开全方面的学习与掌握,从而形成沟通、互动的良好合作关系。家长通过互联网的学习,能够学习到心理健康教育对孩子而言的真正意义、意识、方法等知识,以便于日后对孩子在家庭中,维护孩子的心理卫生、提升孩子的心理素养,为孩子日后的成长与发展,打造良好的基础。
        二、改变心理健康教育形式
        在如今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小学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与以往的心理教育形式相比较而言,存有极为明显的不同。小学学校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教学观念、水平、网络信息搜集能力,都对如今正处于互联网+时代下学生的心理教育的施行,具有极大的影响。小学学校应当创建一个科学、合理的互联网培训结构,加强对于心理健康教师团队的专业化建设力度,踊跃展开专业工作人员你的网络信息技能撇寻,提高其信息化的运用水平。

通过互联网来丰富培训的渠道与方式,积极展开教研、集中培训、实际运用等形式,对心理健康教师的心理实践水平展开专业的培训,鼓励心理健康教师在日常教学、生活中,多多接触与互联网有关的知识、学习有关的技术,和学校、课堂知识讲授相结合,让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更好地适应如今互联网+的信息化心理教学,树立正确的互联网心理教育观念,时期真正意识到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对小学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意义,可以妥善处理好心理教育和专业课程教学、德育、安全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法治教育之间的关系。
        三、互联网+时代构造家庭
        家校合作形式的多向互动,学生父母应当积极配合学校,在家庭生活中密切关注孩子的点滴成长,一旦发现孩子心理出现任何不适,则应当在第一时间内和学校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在学校中也是如此,一旦教师发现学生存有问题,也需要和学生父母进行沟通,让孩子父母在家庭生活中,对其展开密切关注,并且和教师一同应对。通过互联网的多向交流、家庭与学校的密切配合,互相理解和支持。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与学生家长展开密切沟通,强化对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密切指导。运用个体化、引导性、渗入性的手段,协助学生完善自身的心理,创建完善的人格。
        四、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评价
        评价健康教育效果的结构维度,运用表现性评价与真实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形式,来对其经过与结果进行评价,通过多个角度、多个视野来展示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在如今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家校教育的科学改变,让小学学生的心理能够得到健康的发展,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人格、良好的意识,对生活产生无尽的热爱,具备良好的以我管理意识,可以对自身的行为举止进行科学、合理的调节,具备优良的人际管理。对待分歧与矛盾,可以用平常心来对待,能够稳定自身的情绪。一个良好、向上的心理状态可以让小学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与成长发展进程中,可以保持一个较为稳定、乐观、积极的心态,在处于顺境时积极向上,在处于逆境时可以不断拼布,在成长过程中可以有所追求,可以积极面对如今越发复杂纷繁的世界。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创建家校合一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对小学学生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有益于小学生身心的良好发展,通过家庭与学校教学形式的革新,让学生们的心理能够得到健康发展,可以在顺境中积极向上,在逆境中不断前进,树立正确的思想管理,为学生们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潘艳青.运用心理学开展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探微[J].成才之路,2020(31):32-33.
        [2]许芳.乘“互联网+”之风,扬家校合作之“帆”——基于互联网+时代下的小学生心理健康家校结合教育方式[J].学苑教育,2020(19):9.
        [3]杨晓.互联网+时代家校结合教育方式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当代家庭教育,2018(05):14-16.
        [4]邹志忠.浅谈中技院校开展家校结合的思想教育方式[J].中国校外教育,2012(17):142.
        
        备注:本文系福建省电化教育馆教育信息技术立项课题《“互联网+”新德育模式的实践探究》立项号:KT2040成果之一。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