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疫情之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0期   作者: 张佳文 黄晓珊
[导读]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全球就在不断寻找战胜疫情的“制胜法宝”。

        张佳文 黄晓珊
 
        【摘  要】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全球就在不断寻找战胜疫情的“制胜法宝”。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思想的重要成果,在全球携手对抗疫情的时代背景下,突显了其宝贵的价值。本文通过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理念的梳理,对疫情背景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做出阐述,深入挖掘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和价值。同时,结合中国在此次疫情中的表现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的指导性作用,充分彰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此次全球抗疫中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冠肺炎疫情;共同发展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是病毒在近百年来对全人类发起的最大的一次挑战,它不仅挑战了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挑战了国际社会的合作关系以及全球治理方案的可行性与科学性。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全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基础之上,站在全人类前途命运的思想高度上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一理念在本次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得以充分实践运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的认同和响应。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理念
        人类命运共同体(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这一概念首次在2012年中共十八大中被提出,意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 中共首提 “人类命运共同体” 倡导和平发展共同发展?.十八大专题报道--人民网.2012-11-11]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首次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做出阐述,他认为,在当今的世界中各个国家和人民的相互依赖程度远远超过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我们正处于一个地球村的环境中,人们在这个历史时空中已经成为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致力倡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新闻网.2018-10-07]2015年,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做了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言,发言中他提到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 《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698页。],这些宝贵的人类共同价值不仅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共同价值,更是构建全球治理体系所遵循的核心价值。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是以推动人类生活更加美好作为最高目标,倡导合作共赢式的发展理念。在疫情席卷全球的时代背景下,没有国家能够独身其外,独善其身,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世界各国携手对抗疫情,谱写美好生活的乐章。
二、疫情背景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
        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疫情以惊人的速度席卷全球,迅速蔓延至超过一百个国家和地区,直至今日,全球已经累计有上亿人次确认感染新冠肺炎。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冠肺炎疫情称为“全球大流行”,而此前历史上爆发如此大规模的疫情仅有四次,由此可见,此次的新冠疫情是对全世界的一个严峻挑战。疫情是一面镜子,折射出当今国际政治的生态环境,体现了新旧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观。旧的国际关系秉持牺牲别国利益,自我利益至上以及对立对抗原则,这样自私、枉顾他人利益的价值观无疑会助推新冠疫情的加剧,不利于控制新冠疫情。旧的国际关系已经不符合时代的发展潮流,固步自封只会导致疫情的加剧,世界需要新的,更切合世界各国人民根本利益,更顺应历史发展进程的全球治理理念。
        在疫情的冲击之下,世界迫切需要崭新的世界观以及能够应用于全球的治理方案,而在这其中,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体现了远见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倡人类秉持“合作”为理念,以实现“共赢”为目标,人类社会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只有汇聚全人类的智慧与力量,才能够防御重大传染性疾病的带来的重大风险,尽早的克服疫情,形成牢牢的健康保护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上没有绝对安全的世外桃源,一国的安全不能建立在别国的动荡之上,他国的威胁也可能成为本国的挑战。邻居出了问题,不能光想着扎好自家篱笆,而应该去帮一把。”[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289-290.]只有携手合作,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以及卓有成效的合作应对措施,才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当今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互联互通的背景下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状态。我们应积极把握历史赋予的条件,在面对疫情之时,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加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结,携手共同面对病毒以及其他重大风险对我们的考验。各国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抗新冠疫情不仅仅是必要的,同时也是我们战胜疫情的唯一出路。


三、中国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面对疫情全球爆发这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密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在疫情防控中,中国发挥出了积极的示范作用,以实际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为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早日正常运转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方面,中国无私共享疫情期间的科研成果,贡献“中国智慧”,推动了世界卫生治理体系的健全发展。在疫情早期,中国就成立了众多顶尖的科研团队,走在对抗疫情的前线,为摸清病毒情况付出了巨大努力。在疫情信息方面,中方率先向世界公布新冠肺炎病毒基因测序资料,而这一重要信息为后续的疫情防控以及疫苗研发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与此同时,中国还积极研发新冠疫苗,加入了“新冠疫苗实施计划”,此举不仅能够有助于促进全球疫苗公平分配,确保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同时还能够带动更多有能力的国家支持“实施计划”,为早日消灭新冠肺炎做出自己的努力。
        另一方面,中国积极主动推进疫情的联合防控,提供“中国方案”,增强了国际各个国家地区间的政治信任。新冠疫情首先在中国大规模爆发,中国当机立断,封锁武汉,切断了病毒大范围传播的途径。在中国与疫情抗争的艰难时刻收到了许多国家地区的支持与慰问,感受到了“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温情。同样,中国在国际疫情严峻时,不遗余力地对世界有需要的国家和地区伸出援手,给予医疗物资、医疗团队和疫苗资源的援助,生动地体现了“青山一道,同担风雨”的互助精神,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义。中国的这些行为,是对缓解政治冲突,增加政治互信的最佳诠释。
四、结语
        自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以来,中国便遭受了部分国家或地区的争议与质疑,原因在于他们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有意进行错误的或带有敌意的解读。他们认为中国是打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幌子推行中国霸权主义,目的在于称霸世界。更为荒唐的是,他们为了抹灭中国在此次疫情对世界的贡献,还试图将新冠肺炎的爆发归因为中国有意制造生化武器。中国表示坚决反对!现阶段,抗击新冠疫情仍是每个国家要面临的困难和巨大挑战,只有遵循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指导,实现科学有效的合作协调机制,才能够有效地扑灭疫情,尽快恢复正常。
        此次疫情对全世界都是一次严重危机和严峻考验,它不仅反映出人类在生态危机前的渺小与无助,同时也照出了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方面的短板。全球疫情扩散还在不断加剧,中国在此次抗疫过程中摸索出的治理理念和治理模式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种参考,那就是我们需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此共面疫情。新冠疫情是重大的传染性疾病,在它面前人类并没有国界,我们是共生关系。团结协作是战胜疫情最有力的武器,只有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推动国家本土的自助以及国际之间的互助,实现世界性的信息交流以及资源分配,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才能够凝聚起战胜疫情的强大合力,实现抗击疫情伟大斗争的最终胜利,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参考文献
[1] 李建华,吴长静. 后疫情时代的共生伦理及其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_李建华[J]. 湖湘论坛, 2020, 33(5): 74-85.
[2] 陈婷. 疫情考验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_陈婷[J]. 前线, 2021, 484(1): 48-51.
[3] 苏长和. 在抗击疫情的国际合作中坚定不移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_苏长和[J]. 红旗文稿, 2020, 417(9): 41-43.
[4] 谢新水. 以共生共在的国际伦理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_以新冠疫情为分析背景_谢新水[J]. 学术界, 2020, 266(7): 22-31.
[5] 李群英. 疫情共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思考_李群英[J]. 人民论坛, 2020, 662(8): 33-35.
[6] 刘春玲.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诠释_以新冠疫情防控为例_刘春玲[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0, 36(6): 27-30.
[7] 习近平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实践价值研究_陈旭[J].
[8] 邵发军.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阈下的共同发展与全球治理问题研究_邵发军[J]. 社会主义研究, 2021, 255(1): 122-130.
[9] 赵茜. _疫情_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诉求_赵茜[J]. 新疆社会科学, 2020, 229(6): 100-107.
[10] 姚璐,景璟. 以共享促共生_疫情冲击下全球治理转型的中国推进_姚璐[J]. 东北亚论坛, 2021, 30(2): 113-126, 128.
[11] 白佳玉,隋佳欣. 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网络空间治理中的影响与意义_白佳玉[J]. 学习与探索: 1-10.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R],2020.作者简介
张佳文:1994年,研究实习员,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黄晓珊:1995年,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