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武英
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籍山镇新胜完全小学241300
摘要:部编本低年级教材主要分为识字单元和课文单元。识字单元通过集中识字,帮助学生掌握识字方法;阅读单元通过分散识字,培养学生自主运用识字方法。集中分散相结合的形式使识字课不再枯燥乏味,学生在识字课堂中逐渐爱上学习、爱上识字,并在独立阅读课文的过程中真实体会到识字的快乐,这也为教师的教学指名了方向。
关键词:识字教学;部编版教材;小学低年级
引言
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只有通过识字教学打好语文教学的基础,教师才能顺利地开展以后的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不仅影响着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还对小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产生重要影响。虽然识字教学的重要性得到广泛的认可,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其教学效率和质量并不是很理想,没有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语文教师必须对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误区进行分析,探究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汉字,掌握更多的语文基础知识,为其今后的语文学习和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1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优化必要性
小学生的思维和理解能力的发展尚不完善,因此,教师需要进行适当的指导。小学低年级是幼小衔接的重要时期,是从口头表达逐渐过渡到书面表达的过程,写字是实现这种过渡的重要环节。在小学教授识字和写作的目的是使低年级的学生获得更多的新字词。丰富的词汇量可以成为学生未来学习的基础,教师的教学能力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教师目前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方法相对单一,教学设计没有充分注意语境教学,将其与课文割裂,将教育关注点放在让学生机械记忆上,盲目增加小学生的词汇量,而不是在学习新字时同时巩固旧词汇。这导致学生对词汇的理解不足,降低了学生的读写能力,使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积极,进而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同时,小学生缺乏自制力,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在课堂教学中,枯燥的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中,教师无法充分利用先进的教育设备进行写字教学,旧的教学法导致教学费时费力,效率低下。由于识字和写作在小学低年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创新写字教学策略,并努力组织有效的识字教育班,使低年级学生能主动进行写作练习。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导正确的写作姿势和写作习惯,并为学生的未来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
2教学策略研究设计与实施
2.1依托识字单元,夯实识字方法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载体,部编本教材的识字单元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教材向学生介绍了象形字识字、形声字识字、反义词识字、韵文识字、韵文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例如,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安排了38个独体字:第一课《天地人》和第二课《金木水火土》带领学生初步感受汉字的字音和字形;第三课《口耳目》学生结合图片了解汉字代表的字意;第四课《日月水火》学生开始学习象形字识字法。在教学中,笔者先引导学生发现“日、月、水、火”与甲骨文字形的共同特征,并总结出看图猜字的识字方法,然后让学生运用此方法猜“山、石、田、禾”四个字的字音。再如,第五单元课文《日月明》是认识会意字,学生在认识独体字“日、月”的基础上,试着把两个字的意思加起来,变成一个新字,也多了一层新含义,在这一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汉字合作的无穷魔力。学生在与同桌的合作探究中明白了男、尖、尘、林、森等字的含义,然后再试着猜“休”“睡”等字的意思,将会意字识字方法落到实处。在传授识字方法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融入汉字文化,这样既使学生记得牢,又能加深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心。一年级下学期,学生通过学习《小青蛙》,初步了解形声字识字方法。中国汉字百分之八十都是形声字,是多种识字方法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笔者先导入“清、晴、睛、情、请”五个字族的字,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汉字在音、形、义方面的共同特点及联系,理解形声字是由代表意思的形旁和代表读音的声旁组合而成的字。
通过有趣的微课动画,解决“声旁表音、形旁表意”这一难点。最后,学生试着猜一猜第五单元语文园地“识字加油站”中“包字族”的字,完成形声字识字方法的初体验。
2.2通过语境,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当前的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原则往往是“多识少写”,学生主要以量为主,争取能认识更多的汉字。根据统计,以小学一年级为例,部编本教材在一册书中的汉字认读量是300个,平均每节课都要认识十多个汉字,根据小学生的接受能力,这已经不是一个小的挑战了。那么,如何在短短一节课中认知将近二十个汉字呢?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教师通过实际语境,利用学生所熟悉的场景,提升学生的识字积极性。实际情景在孩子们的脑海中已经根深蒂固了,他们每天都经历的事无疑会为他们留下更多的印象,教师只要将汉字在生活中的哪里出现过告诉给孩子们,孩子们就会立刻将生活和文字结合起来,发生重叠,此时的过程也将会自动记忆了。场景的选取不宜过长,应该是一句话、一个画面或者一个音频等等,这样的画面往往更加好记,无须刻意记忆就能留下印象。
2.3根据识字教学需求营造人文环境
汉字是有温度的,几千年文化的传承,使得汉字蕴含着浓郁的古人的精气神。因此,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地挖掘汉字的内涵,根据教学需求营造人文环境,加深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和印象,让学生感受汉字的魅力,从而产生对汉字的喜爱之情。汉字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教师在识字教学时可结合传统文化对汉字的音、形、义进行讲解,深化学生对汉字的理解。例如,在讲解“仁”字时,教师可结合古人的名言进行教学,如“仁义值千金”“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等,让学生明白何为“仁”。此外,教师还可在此基础上讲解“仁”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引申一些“仁”的故事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告诉学生与人相处应保持“仁爱之心”。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加深学生对汉字的记忆和理解,还可对学生进行人格培养,与当前推行的素质教育理念相符,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育人”。
2.4自主学习的有意识培养
汉语作为母语,汉字是母语的载体。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有许多种写字方法,教师会引导学生进入汉字世界,以体验汉字的博大精深,激发小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在兴趣的指导下,学生可以积极参加学习识字和写字的过程,并感受到学习汉语的乐趣。教师必须充分利用他们的教育经验,为学生创造不同的方法,指导学生正确识字和写字,以便他们可以独立学习。因为小学生具有好胜心,喜欢得到鼓励,教师可以为学生进行基于兴趣的教育,开展更多的课堂写字活动,为有良好表现的学生提供精神上的鼓励或物质奖励,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发展思维,使他们能主动、独立和自主地学习。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活化识字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基础,也是最为有效的途径,语文学习需要缩小课堂与生活之间的距离,帮助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发掘识字内容,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对生活产生更多亲切感,同时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使识字教学变得更加有趣,有助于学生更加轻松的学会识字。通过各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及途径,使学生可以在更加轻松的环境中熟练地掌握到所学到的生字,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习从枯燥变得更加有趣,从而促进学生将识字学习变得更容易,让学生的综合能力也能够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迪飞.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J].成功(教育),2012(01):49.
[2]薛春丽.浅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N].延安日报,2011-10-31(004).
[3]冯砚玉.当前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研究[J].成功(教育),2011(14):166.
[4]王艳霞.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策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5]何皎霞.浅谈小学识字教学策略[J].新课程学习(上),2011(04):112.
[6]刘秋梅.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策略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0(1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