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慧教室环境下的中年级探究性学习模式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0期   作者:柳玮媛
[导读] 统编教材使用以来,基于统编教材进行语文主题阅读以此来实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柳玮媛
        在语文主题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研究
        摘要:统编教材使用以来,基于统编教材进行语文主题阅读以此来实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中对学生阅读总量的要求,成为很多一线老师的教学实践尝试。基于智慧课堂的教室环境,有效地使用电子书包,配合中年级的语文探究性学习模式,基本实现了交互式“云端”平台和学生学情的精准分析,让主题阅读教学实践了量情定制、学科整合与跨媒介阅读的有效应用。智慧教室环境下的语文主题阅读正成为语文教学的新样态,也实现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增量与提质。

        关键词:智慧教室环境  电子书包  云平台  小学语文中年级  主题阅读教学

        在信息时代,如何优化语文主题阅读活动,借助智慧环境教学平台,为学生创设个性化的阅读环境,开展有逻辑、多视角的阅读活动,让学生获得交互学习体验.传统的阅读教学常常是教师讲、学生听,课堂上缺乏师生互动。
        一、智慧教室环境联动语文主题阅读
        温儒敏教授指出,语文主题阅读即为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相同主题类型的课外阅读文章。包括基于教材课文或教学板块内容进行拓展的文本、音频等阅读资源。教师基于教材课文中的“语言要素”或“人文主题”进行类似阅读材料的补充与拓展的教学。
        智慧教室环境——从教育信息化视角来进行界定,即指在实现智慧教室的硬件配备下,师生能够基于教学和学习终端进行学习,实现学习任务的推送与学情数据的分析。而课堂教学环节是学生接受系统教育最为关键的部分,在此过程中做好教学互动,可以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
        二、智慧教室环境下探究性学习模式主题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在互动课堂系统中,可以为教师提供主题阅读篇目的计划制定、提供在线资源、授课演示及同步功能,同时,教师可以实现阅读资料的推送,并根据实际需求及时调整阅读计划。学生可以下载第三方(平板交互)客户端访问阅读资源库,得到与平台端相同的功能。这样可以更好的为学生提供自主阅读学习的时间,不仅仅受限于课堂学习,实现碎片化学习。
        (一)多样化评测与反馈,化解学生主题阅读难点
        在智慧教室课堂下的移动阅读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结合,便于学生更好地推进主题阅读。学生利用电子书包的自带软件,智能化、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外阅读,从阅读中,接受检测,并反馈学生的阅读成效。如“即时阅读”中设置了“跟踪阅读情况”的功能,对学生的阅读进程、阅读活动进行有效指导,利用随读评价,以趣味性、直观性方式,指导学生去开展阅读,让课外阅
读更有趣味。
        (二)对短篇文本设置跟踪,落实阅读任务
        语文主题阅读,所读的文本不是单篇,而是系列性与主题相关的各类文本。在电子书包里,结合学段年级递增需要,为学生整合推送丰富的课内外读物。这些读物,节省了师生盲目查找时间,且以主题方式,便于学生自由选择和阅读。根据主题阅读需要,中年级每学期至少阅读4本读物。结合主题阅读实践,通过配套设置相关读物,便于学生灵活阅读。
        (三)对长篇文本进行阅读跟踪,确保阅读质量
        除了对短篇文本的阅读外,结合学情,适当拓展长篇文本阅读,鼓励学生展开整本书阅读。在电子书包阅读平台中,利用整本书阅读功能,结合学情推荐与课内主题相关的整本书读物。如在四年级上册学习关于动物、昆虫的文本后,可以拓展《昆虫记》,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昆虫的内容。同样,在拓展整本书阅读中,结合学生兴趣、心智成长规律。整本书阅读要结合每个学期,教师向学生推荐不同的课外书目。


        (四)引入多种阅读评价,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主题阅读实践活动需要引入多种评价,通过评价推动学生参与阅读,借助评价激励学生落实阅读任务,激活课外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电子书包中,设置“阅读任务”,引入“阅读闯关大王”评选活动,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成绩进行评测、统计,对学生的阅读成绩进行排序,对前10 名学生给予加分鼓励。在阅读评价中,引入“书香家庭”评选活动。家庭阅读氛围的营造,对于主题阅读目标的达成意义重大。结合主题阅读需要,鼓励家长参与“书香家庭”阅读评比活动。
        三、电子书包有妙用,主题阅读在云端
        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中的“快乐读书吧”推荐了神话故事阅读书目,《八仙过海》、《哪吒闹海》等就是其中一个个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在《中国古代神话》整本书的阅读交流中,可以通过教师端推送故事文本以及影视资料让孩子进行不同媒介的阅读。随后,围绕“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会替老百姓做些什么呢?”“八仙的法术神奇在哪里?”等议题进行讨论交流,不同的孩子将自己阅读或观看的感受通过终端课堂互动进行分享,做到了班里的学生人人有话说,人人能表达。
        电子书包让学生的阅读材料实现了即时推送,也让主题阅读有了更便捷的打开方式。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这一课教学内容,从课本编排来看,就有不少关于美食的词语,但在教学时,发现学生对这一课的学习兴趣非常浓厚,很多学生都争着抢着说自己最喜欢的春节美食。
        四、把握学情效率高,教学定位更精准
        大数据时代,精准的学情分析库,给教学的准确定位提供了可能。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是《遨游汉字王国》,这是一项通识类活动环节。对于处于中年级的孩子们来说,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识字、字义分析能力。因此在本单元的学习活动中,可以在智慧平台上设计“学生自学学习单,完成学生端作业——学情库分析预习情况——课文学习——拓展阅读”这样的流程.
        围绕该单元中《汉字真有趣》、《我爱你,汉字》、《汉字的演变》、《姓氏历史及现状研究报告》等内容构成的语文主题阅读的分析中,发现本单元课文还承载着向学生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了解祖国国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育人的功能,让本单元“语文要素”的学习有的放矢,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孩子阅读,在读中感知璀璨的中华传统历史文化。
        五、思维导图做辅助,主题阅读穿针线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到“语文教师应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授《汤姆索亚历险记》这一课时,孩子们对汤姆索亚所历经的曲折故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围绕本单元“读好一整本书”的人文主题目标,同学们相继找来《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原版原著进行阅读,并挑选出自己最喜爱的部分,继续创作生动形象的思维导图,在终端进行互动交流、投票点赞等,学生参与积极性大大提高。
        六、巧用智慧教室课堂,打开主题阅读的另一扇窗
        智慧教室环境下的互联网+,是一扇窗,它打开了语文主题阅读的一个全新视野,借助互联网中的海量资源去筛选最适合孩子的文本,让优质的阅读材料得以最快速度地与孩子们见面。
        小学中年级阶段的课外阅读是一项重要任务,要引导学生拓宽阅读面,提升学生的阅读品位,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教师在主题阅读实践中,有计划地引用智慧教室环境下的平台提供阅读资源,通过与课标相对应,把握课外阅读的计划性、针对性、连续性,充分利用丰富的阅读资源和灵活多样的阅读评价,让学生从主题阅读中获得成长和教益。结合智慧环境教室,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赢得家长的认同,让主题阅读更高效。
        参考文献:
        [1]窦桂梅.小学语文主题教学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社,2015.
        [2]蒋军晶.让学生学会阅读:群文阅读这样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3]教育部组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