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0期   作者:李玲
[导读] 面对如今飞速发展的社会,网络全球化的信息爆炸时代

        李玲
        山西省吕梁市兴县第二实验学校    033600
        摘要:面对如今飞速发展的社会,网络全球化的信息爆炸时代,信息技术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而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必须进一步提升小学生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力度和成效。小学生们的好奇心的创造力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他们对未知事物的渴求的相当之浓烈的,而网络的发展与进步正是不断的将全世界的新鲜事物进行最快速的传递,只要老师们对孩子们加以正确引导,加上信息技术这门课程自带的神秘魅力和强大的信息量,孩子们必然会非常喜欢这门课程。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生 创造力
        信息技术是一门具有前沿性和创造性的学科,对于当前我们社会的发展可以说是至关重要,当前,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和引导,因为孩子们通过学习研究这个课程,可以更好的提升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更好的与现在飞速发展的世界进行接触和融合。而对于当前我们的教育,如何开展好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则是值得我们深究和探索的。
        一、教师引导,做好教学全面准备。
        我们要想更好的完成一门课程的教学,让学生们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思,从中受益,教师就必须在授课前做好全面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更是如此。小学生还处于相对简单、懵懂的阶段,他们目前的年龄、心智等决定他们不像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完全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计算机这类电子设备,他们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才能更好的操作和学习。因此,老师们,特别是计算机课的老师们可以把握住孩子们的心理状态,利用每节课全面做好引导工作,充分的激发孩子们的积极性,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计算机的学习。让学生们第一次接触信息技术就是以一种开心、快乐的状态,而不是纯粹进行枯燥无味的学习。我们在教学中可以不仅仅单纯的计算机教学,而是“举一反三”,将多科目进行整合,例如:老师在上课讲授画图、WORD、EXCEL这些基本内容时,可以和语文学科结合起来,让学生们制作某篇课文的内容或图片,从而进一步提升孩子们的兴趣和学习动力。再比如:在完成相关教学任务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们,利用“画图”等软件进行自己的作品创作,并配上讲解,定期举行小学生计算机作品展示活动,或者举办计算机知识竞赛等,让孩子们有动力、有兴趣去完成这些好玩的作业。之所以有老师这个职业的存在就是因为单纯的依靠学生自己,特别是小学生们,是无法完成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的,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老师的教学引导和教学成效,坚决摒弃以前死板教学的方式,作为孩子们学习知识的领路人,一定不负所托,让学生们学有所得。
        二、“游戏”入手,巧设教学内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们的课程有趣、好玩,孩子们肯定会喜欢学,因为他们内心的那种求知欲被充分激发了,他们就能跟着老师的节奏和方法,一步步去探索研究,一步步走进知识的海洋。教师能“寓教于乐”,善于运用生动形象、具体鲜明,准确精练、妙趣典雅的语言进行教学,新课程改革中强调,我们的教学工作必须做到寓教于乐,特别是对于才十几岁的小学生,我们必须从他们的兴趣爱好出发,想孩子们之所想,从而带领孩子们更好的开展学习。对于计算机这门课程,我们可以从“游戏”入手,对于现在新时代的孩子们,相信听到“游戏”二字没有眼睛不放光的,而老师恰恰可以利用这一点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
进一步引导孩子们进行独立的思考,让孩子们在最好的状态下进行知识的学习。例如:老师们在教孩子们熟悉键盘、练习指法时,可以通过进行画图、拼图等小游戏吸引学生一遍遍不厌其烦的练习。这样孩子们在不停的重复中就将键盘分布、指法操作等都练会了,并且许多计算机的小游戏中设置那种一关关的挑战,可以促使孩子们不停的练习和进步,更具有挑战性。
        三、实践出真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
        对于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做好日常授课、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必须重视学生实践能力这一块,因为计算机相关知识拥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很大的开放性,必须充分挖掘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做好实操的学习、练习和巩固。再聪明的学生对于这种需要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事情,必须通过不断的练习,才能逐渐领悟其中的知识,明白其中的乐趣。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只是单纯的讲授知识,一台电脑摆在孩子们面前,半节课过去了,没碰一碰。我们必须明白学习的主体的学生,是孩子们,对于信息技术课程更是如此,必须充分调动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的目的。例如:老师在讲授WORD、POWERPOINT等操作软件时,可以让孩子们分小组合作,边讲授内容边进行操作,同时,让一个小组的同学探讨交流,有不明白的问题现在组内消化,或者跨小组沟通分享交流,最后不明白的在向老师提问,这样能让孩子们将知识记得更牢固,更准确。同时,操作能力也会逐步提升;或者,教师在讲解EXCEL表格如何使用时,会用到一些基本简单的函数,可以让同学们自己先试着一个个算一下,然后再让他们用函数计算一下,体会一下两者的区别和不同,从而激发自己探究和学习的兴趣与爱好,通过实践操作,感受成功的幸福,品尝学习的快乐。
        小学,作为一个孩子真正开始学习知识的初始阶段,孩子的学习需要我们高度重视,而信息技术作为一门与时俱进的学科,它的知识内容、操作技巧等都随时发生着变化,信息技术课程现在早已成为小学生们的必修课,就像语文、数学、英语一样重要,并且计算机现如今已成为我们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工具,不管是学生学习、员工工作,不管是小范围的会议,还是国际性的会议,都需要用到计算机,因此,从小学开始培养好孩子们对于计算机的兴趣,打捞孩子们的计算机基础,让他们对信息技术的魅力心向往之,是我们老师的责任和义务,更是学生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需求。但是完成好这项任务单凭老师的讲授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教给孩子们的学习必须是“授之以渔”,教会他们如何学习,如何去更好的探索信息技术的秘密。这样一门发展着的课程,让孩子们一下子全部学会是不可能实现的,这也是不容易、不现实的,因此,我们必须去探索去研究,去发现如何更好的进行小学生计算机的教学,始终让孩子们对这门课程保持浓厚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刘晓晴. 基于小组合作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J]. 意林·儿童绘本,2021(1):81-82.
[2]黄华. 利用项目教学法构建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J]. 科学咨询,2021(1):257-2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