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带来的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0期   作者: 姚芳香
[导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不断进步,我国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比例越来越大,

        姚芳香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者浪乡中心校    533411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不断进步,我国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比例越来越大,这就直接导致了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父母关爱与引导的缺失,让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生理问题、生活学习等方面遇到的问题无法第一时间在父母的帮助下解决,而且统计证明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不仅仅危害儿童本身,还影响到了社会。本文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探究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策略。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生活学习
        留守儿童,是一群留在家里跟祖辈生活在一起,与父母聚少离多的孩子们,就是因为与父母的聚少离多让很多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缺失了父母的关爱,遇到了很多问题,目前我国留守儿童数量已经达到了未成年人总数的三分之一,改善留守儿童的现状迫在眉睫。
        一、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及所带来的问题
        近年来留守儿童数量在不断增多,并且其犯罪及被侵害的案件数量也在不断增多,很多与留守儿童相关的重大事件一次又一次的冲击着人们的心理。留守儿童由于与父母缺乏沟通交流。得不到父母及时的关爱与疏导,导致其身心极易受到伤害,成为很多问题的根源。首先,留守儿童安全隐患多,极易遭到伤害。留守儿童大多是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处于成长的初期,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走上歧途,没有父母管束的他们,法律意识淡薄,缺乏自救能力,祖辈的溺爱与老旧的教育方式,导致更多的留守儿童心理与性格不健全,既不能很好的保护自己,又极易伤害别人。其次,留守儿童心理成长问题多。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大部分孩子极度缺乏安全感,性格偏内向,父母为了弥补孩子,往往会采取金钱的方式,这反而导致了很多孩子三观上的偏差,表现的更加功利、享乐主义化。第三,留守儿童入学难问题。新时代的发展大潮中也难免有漏网之鱼,在很多农村依然存在教育设施不完善,师资力量匮乏等问题,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提高,更别谈留守儿童的素质教育了,近几年的撤点并校措施让更多的留守儿童入学成为了一大难题,路途远的涉及到住校问题及交通问题,不仅危险系数高,而且还无形中增加了教育成本,这些都成为了留守儿童求学路上的绊脚石。第四,留守儿童良好道德缺失,行为习惯养成差。祖父母一代的教育方式过于传统,导致了很多孩子们出现了认知上的偏差,无法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解决问题的方式更偏向于简单粗暴,道德品格有待提升。
        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制度保障,繁荣农村经济
        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是导致农村务工人员越来越多的根源,也就是留守儿童产生问题的个根源,我国现行教育制度与户籍制度无法从根本上保证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享受公平的待遇,政府如果想要尽量的减少农村留守儿童的一系列问题,改革户籍制度是很好的方向。

另外,地方政府还可以通过发展当地经济,出台鼓励政策,促进当地企业发展,提高当地人均收入水平,促进农民工回乡发展,从根源上杜绝留守儿童的产生。
        (二)强化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关爱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数量过多的地区,可以根据当地学校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进一步保障义务教育的实施,不断普及义务教育的必要性,尽可能的保证每一个适龄儿童都能有学上,政府要加大力度改革农村学校的建设,改善留守儿童的学习环境,结合高科技教学设备的应用,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国家政策方面,要鼓励大学生下乡支教,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带到底层农村,同时提高农村教师的薪资待遇,让更多的农村教师看到更清晰的职业发展规划,加强对于留守儿童任课老师各方面的培训,如专业课培训、心理课程培训等,从多方面入手,干预留守儿童的成长痕迹,进一步拉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例如周末或者假期的时候可以组织集体的活动,利用课外时间普及关于青少年青春期发育的知识,提升孩子们尤其是女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学校还可以利用校内设施等便利条件举办图书角、阅读大赛等活动,来进一步拓展孩子们的视野,让孩子们有机会认识到更为广阔的世界,放飞他们梦的翅膀。
        (三)组织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项目
        物质基础是为了更好的精神家园。留守儿童很大程度上已经没有物质生活上的隐忧了,但是其精神家园的匮乏必须要引起更大的重视,近年来,针对这种情况,很多相关的活动与关爱的基金会开始启动。例如,广东省团委主办的“希望家园”留守儿童之家项目、有福童享爱心联盟,还有很多明星参与的《跟着村长去支教》等活动,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了留守儿童的精神教育,关注到他们的学习、生活、身心健康等问题。
        (四)家长要努力承担起教子之责
        古语说“子不教,父之过”,越来越多的家长随着自身眼界的提升,教育观念也在不断的更新,对于孩子们的教育过程的参与度也越来越高,努力的承担起父母教育孩子应该承担的那份责任,随着通讯设备的不断更新,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也越来越频繁,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家庭教育的缺失,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全面发展。
        结语
        都说孩子是未来的希望,只有从小关注,不断的引导,才有可能造就栋梁之材,留守儿童的比例越高就越要引起重视,从各个方面进行调整,尽可能的为留守儿童创造出更加幸福的童年,幸福感高的孩子在价值观的树立、心理的健康发展等方面才会更有明确的目标,这不仅是对孩子本身的好处,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也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罗代英,刘亚芬.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之研究[J].才智,2020(18):88.
        [2]王孟妍,王英蓉,张紫薇,徐祗坤.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带来的问题及对策[J].乡村科技,2020(12):49-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