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和轩
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建新镇三元小学 524345
摘要:小学班主任工作内容广泛,既包括小学生学习效果的保持与提升,也包括小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等,班主任在小学生教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班主任的教育方法直接影响了小学生心理状况与自信心的建立。本文介绍了激励教育方法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并讨论了激励教育方法的应用,旨在为班主任进行有效地班级管理提出可行性的建议,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激励教育方法;综合素质
小学生年龄尚小,思想和行为不固定,在校期间会出现很多状况。而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负责人,班内大大小小的事物都需要班主任来裁决,这无疑使班主任的工作压力巨大,有些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采用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模式教育方法,有些不注重小学生在校的个性行为表现,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进行教育,还有些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太过于严格,把小学生管理得过于“死板”,磨灭了小学生活泼的天性。为了小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与成长,班主任要采用合适的管理方法与小学生交流,让他们在学校中能够获取更多的快乐与自信,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同时关注每个学生的自身特点,尊重个性化发展。
一、激励教育方法及其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
激励教育方法不同于其他教育方法,它主要用语言或物品激励小学生,让小学生能注意到自身的优点,持续保持向上奋进的动力。小学班主任是小学生在校接触频率、接触时间最长的教师,从早上一踏进校门到下午离开校门,小学生都在班主任的关注下完成学习和生活。如果小学生有心理或行为上的任何变化,第一时间发现的教师应该就是班主任,班主任处理这些事情所持有的态度会影响着小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所以,班主任对小学生事物的处理要尽可能沿着积极的方向去引导。班主任要善于发现班级中每位小学生所具有的优点和缺点,有些小朋友理解能力超棒但可能行为动作缓慢,有些小朋友运动能力好但调皮好动,有些小朋友乐于助人但有点丢三落四,所以班主任要多激励、鼓励小学生的优点,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去帮助其他小朋友,同时也要引导小学生正视自己的缺点,激励小学生改正,因此激励教育方法有助于小学生树立信心,减轻思想负担,形成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培养健全的人格。
二、激励教育方法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
1. 走进小学生生活、多加关怀
班主任如果脱离了小学生生活,在班级管理中则会遗漏很多问题,不利于小学生的发展。当小学生在学校时,班主任要经常到班级走动,观察他们在校的学习状态,对于学习状态不好或学习效果暂时不佳的小学生采用激励教育方法沟通。比如在课间时,绝大部分小学生都在教室外的走廊嬉戏玩耍,而唯独一个小学生坐在教室闷闷不乐。此时班主任就应该去关心这个小学生,看看他为什么不与其他小朋友玩耍,找到原因后,鼓励他大方地走出去,走进班级集体。
如果是由于家庭的原因导致这个小朋友情绪低落,班主任还要及时地进行家访,力所能及地帮助他,给他讲名人战胜困难的故事,激励他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由此可见,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如同朋友般地走进小学生生活,给予关怀,激发他们向上的信心和信念。
2. 定目标,以目标为动力
为了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小学生的潜能,班主任在日常的教学中可采用目标法和激励法联用的方式促进小学生能力的提升。具体的做法可以让每位小学生定下一个短期目标和一个长期目标,短期目标一般为随堂测验能达到多少分,在短期内就可以看到成效的,短期目标比较容易达成,长期目标是更长的时间范围能达到的目标,可以是期末考试达到多少分,或是上一个什么样的初中或者高中。班主任可在教室中开辟出一块儿“目标小园地”,让小学生将短长期目标记录在便利贴上,然后张贴在“目标小园地”。班主任要了解每位学生制定的短期和长期目标,以此衡量学生的发展状况,在平时要多引经据典激励学生坚持朝着自己制定的目标奋进。对于短期目标达成的小学生,班主任要将他们作为全班的榜样,鼓励其他小学生向他们学习,并激励这些小学生继续奋斗,对短期目标尚未达成的小学生要关心他们,疏导他们,帮助他们分析原因,鼓励他们不气馁,哪里摔倒哪里爬起来。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坚持以目标为导向,激励每位小学生健康发展。
3. 奖惩并行的激励教育方法
对于小学生的教导,有时仅使用单一的教育方法可能并不能在短时间内达到想要的效果,激励虽然是我们最为鼓励的,但适当地惩罚会使激励的效果加倍。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制定班级规则,让小学生们知晓,严格要求小学生们遵守规则。每周开一次总结班会,对行为规范和学习习惯良好的小学生,班主任要及时地表扬,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而对于表现不好、违反班级规定的行为也要敢于批评,当然这个批评要注意方式方法,小学生毕竟年龄小,有些小学生的一些不当行为也并非有意为之,所以班主任在批评时也仅仅是指出不当的行为,而不要点名批评,要注意保护小学生的自尊心。如果某位小学生连续犯错,班主任则可以找他单独谈话,了解具体情况,做到有理有据。比如,班级规定小学生们在课下严禁打闹、打架,但是学生们经常反映某位小朋友总是无故招惹其他人。此时班主任不能在班上立即指名道姓地批评,而是要听取双方的陈述,找到具体原因,有个别小朋友可能想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但行为表现形式错误,引起了大家的误解。所以对于类似的情况,教师利用奖惩教育方法,奖的对象可以直接对应小学生,而惩的对象仅对应某些行为即可,给予小学生以充分的改正机会,以心理疏导和思想教育为主。
三、结语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一个重要的角色,班主任不仅教会了小学生学习,而且也传递给小学生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的日常管理中,要走进小学生的生活,引导小学生;为小学生制定目标,鼓励小学生;采用奖惩激励措施,规范小学生行为,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社会主义未来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南华. 激励教育方法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分析[J]. 才智, 2020, (16).
[2] 卢虹. 谈班主任德育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 汉字文化, 2019, (24).
[3] 陈艳萍, 杨光卿. 新课改下的激励教育方法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J]. 学周刊, 2018,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