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锋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钟山县凤翔镇午龙完小,广西贺州542600
摘要:留守儿童、贫困学生虽具有不同的社会特征,但其常常同时出现在部分学生身上,贫困学生很大程度都会发展成为留守儿童。因此,在进行教育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教师根据这群特殊群体不同的家庭情况、学习情况、心理成长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分析,立足于情感教育,增强素质教育,强化技能教育,落实教育服务,给留守儿童以及贫困学生一个无忧无虑的成长环境。本文将从“情系留守儿童,关爱贫困学生”出发,探索其具体实施策略。
关键词:关爱;留守儿童;贫困学生
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是班级管理的重中之重,这部分学生作为班级中较为弱势的群体,在进行教育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教师注重方式方法,采取适当的教育和管理策略,加强对其的情感关怀和经济帮助,帮学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给教学领域带来了全方位的革新和变化,中小学教育管理已然成为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核心环节,关乎学生的成长发展,也关乎中国教育事业的稳定发展,对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以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与进步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立足情感教育,注重人文关怀
立足于情感教育,给予这部分学生充足的关怀和温暖,强调以情促学,以情促思。学校是学生们主要的学习和生活场景,留守儿童由于其父母的缺席以及亲情的缺失,同教师的接触频率自然是最多的。教师不仅需要引导这部分学生完成日常的学习任务,还需要充分考虑到其父母缺位的现实问题,及时的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情况。这就要求教师需要扮演起“教师+父母”的角色,在教授知识的同时,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和爱,让留守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如何促进留守儿童以及贫困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教师需要探究的重要课题。例如,教师应该在学校中加强同这部分学生的情感交流和互动沟通,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教师在跟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尊重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爱和关心,容易出现心理敏感、内向等现象,这就需要教师充分打开学生的内心世界,获取学生的信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1]。此外,教师还需要通过家访以及走访调查的形式,关心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的生活状况,针对学生的生活难题进行帮助解决,让学生无忧无虑的学习和成长。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同学生家长保持紧密的沟通和联系,促进学生同家长之间的情感联系,解决学生的教育难题。
二、增强素质教育,培养思想品德
素质教育是新课程改革后所重点强调的教学理念,其重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教学理念,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手段。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由于缺少家庭教育,因而需要加强学校教育。缺少家庭教学容易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稍不注意,这部分学生便有可能迷失方向,甚至走入歧途。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素质教育,尤其是需要落实德育教育以及美育教育。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和刻苦勤奋的学习态度。加强德育需要教师充分引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在实践中去感悟生活、学习。例如,开展“我爱劳动”等活动,引导学生在学校参加各种各样的劳动,打扫卫生、帮老师整理办公室等活动,引导学生热爱劳动,培养其乐于助人的善良品质,也促进学生脚踏实地,勤劳勇敢的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此外,教师还应该充分运用学校资源,开设美术、音乐等美育课程或者实践活动,让学生接受艺术的熏陶,有利于培养学生审美观念和能力,帮助学生发现美、体验美和感受美,在欣赏美的过程中陶冶情操,提升品位。
三、强化技能教育,促进成长成才
技能教育对于留守儿童或贫困学生而言是及其需要的,提高学生跟方面的技能培养有利于帮助学生成长成为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材,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奉献的精神品质。技能培养需要教师充分选择能够帮助学生未来成长和发展有重要作用的技能或者技术,且以学生兴趣作为基点,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感兴趣的技能开展技能专项培训,如管理、表演、表达等方面的能力的专项培训。这样的专项培育旨在不断激发学生对自己感兴趣技能的学习和钻研,只需要教师开展相应的专题活动,并非需要过高的教育成本。如管理方面,教师可以针对班干部进行重点培养,也可以采取轮流担任班干部的形式,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和管理他人的能力。表达方面,教师可以开展朗诵比赛、演讲比赛等赛事活动,激发学生的良性竞争意识,促进学生不断学习和锻炼,提高口才训练成效。此外,还可以开展戏剧表演等方面的活动,尤其当前互联网迅猛发展,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多元,教室可以根据经典课文片段以及影视剧片段开展戏剧表演类活动,促进学生的变现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升,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落实教育服务,解决实际问题
为了能够让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更加积极乐观向上的参与学校学习,接受素质教育,弥补其内心情感的缺失,学校应该通过各种帮扶方式进行教育服务,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促进其更好地成长成才。例如,学校开展留守、贫困儿童座谈会,为留守儿童、贫困学生献上爱心帮扶,可以是筹集爱心物资,解决学生的生活难题,也可以是筹集爱心捐款,解决学生成长教育难题。鼓励学生,困难和磨难才是人生的宝贵财富,贫穷并不可怕,精神的富足才是最重要的。除此之外,还可以在学校建设公共图书馆、“爱心书屋”等,扶贫先扶志,帮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爱读书,从书中去感悟外面精彩的世界和丰富的人生哲理[2]。政府等部门也应该加强对学校的基金支持,提高师资力量,不断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和教学能力,选派高校研究生进行支教服务,缓解学校师资紧缺的问题。加强教育服务,让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真正感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培养其努力学习,将来回报社会的理想抱负。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促进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需要教师基于其无尽的关心和爱,让其感受到社会的温暖,进而刻苦学习,回馈社会,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栋梁之材。除此之外,对其的教育也是不容放松的,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胡蕾,马多秀. 乡村教师精准培训:基于留守儿童教育视角[J]. 教师教育论坛, 2019,32(08):68-71.
[2]吴亮. 情系“留守”爱暖童心[J]. 江苏教育·教育管理, 2016,(03):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