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学校种植园培养学生劳技素养的实践探究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0期   作者:程寅发 季二龙 王飞
[导读] 在学校内开辟种植园,组织学生参与种植活动是基于充分满足学生所具有的强烈好奇心和探究欲的需要

        程寅发  季二龙  王飞
        安徽省南陵县何湾镇中心小学241318
        摘要:在学校内开辟种植园,组织学生参与种植活动是基于充分满足学生所具有的强烈好奇心和探究欲的需要,吸引学生亲身参与劳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劳动过程,掌握一定的关于种植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能够得到发展,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意识,这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与长远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关键词:学校教育;种植园;劳技素养;教育实践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当代学生接触劳动实践的机会越来越少,特别是城市中的学生,对于农作物的认识十分匮乏,对劳动技能的掌握不足,学生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势,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在学校教育内开展劳动技术课程必然需要学校安排一定的实践活动资源,组织学生深入实际来体验劳动过程,丰富劳动体验,培养劳动意识,掌握劳动技能,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近年来,我校致力于打造“自然生态校园文化”教育品牌,利用学校已有的资源开辟种植园,组织开展种植实践活动,着力提升学生劳技素养。
        一、合理规划种植活动
        在学校内组织学生参与种植活动也需要一定的目的性和计划,学校应当确立不同学龄阶段的种植实践活动学习目标,进而确定具体的实践活动内容,完善各项工作以保证种植实践活动的有序展开。
        (一)明确目标
        初期学生的学习目标在于了解有关种植的基本流程,认识一些比较普遍的植物或作物,能够在教师或家长的指导下运用常见的劳动工具选择自己喜欢的植物进行种植,初步建立尊重劳动成果的意识和习惯。后期的学习目标在于积累一些有用的种植经验,学生能够确定自己的劳动喜好,能够自主设计劳动方案,可以对保护环境、关爱自然有主动的意识并付诸行动。
        (二)把握内容
        活动内容可考虑两方面,一是根据学校已有的劳动技术课程教材上所要求的种植活动,种植园中要尽量出现教材中已有的植物。第二是课外拓展中,学校和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喜好,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安全问题来选择一些课外延伸种植实践活动
        二、做好种植实践准备
        在组织学生正式参与种植活动之前,教师一定要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到准备工作中来,让学生体会劳动的艰辛。学校方面需要提前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安排合适的种植场地,在种植场地中提前种上一些教材上有的或是学生感兴趣的农作物或植物等。也可以绿化校园环境,便于学生欣赏和观察。另一方面,种植园也不能够过于单调,学校和教师可以在这一阶段渗透对学生的审美教育,组织学生对种植园进行进一步的装饰和修整,比如整修栅栏、铺石子路,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将自己的想法和经验融入到劳动工作中,让学生的劳动热情进一步增强。另外,种植园中的土壤质量也是影响植物和作物种植效果的关键,为了让土壤更具肥力,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对如何改良土质进行探索和探究,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有序推进种植实践
        (一)亲身参与
        在具体的活动中,教师要尽可能的让学生亲自参与,在为学生准备好相应的植物或作物后,教师需要指导学生认识这些植物或作物的名称,传达给学生一些科学的种植方法和工具使用技巧。在学生种植时,教师要巡视观察,了解学生的一些问题,及时指导学生进行改进。
        (二)认真观察
        学生在种植工作完成后,教师要定期安排活动组织学生对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观察,要求学生做好观察笔记,在学生观察时帮助学生掌握一些科学的观察和记录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关注学生提出的问题,并适时对学生设计一些启发性问题,让学生从对植物表面特征的观察深入到对植物生长规律的探究中。
        (三)课外调研
        除了学校种植园的劳动教育活动之外,学校还可以给学生开辟一些课外探究的渠道,组织学生深入到当地的农作物种植基地、植物园等地了解更多植物和作物的生长情况。教师也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外探究活动,比如让学生对学校周围或家周围的植物进行考察、了解其生长特点和具体应用,使学生的认知面不断扩大。
        四、开展学校种植园种植实践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加大科研力度,提供教育保障
        学校所组织的种植活动不能形式化,一直停留在低水平层面,而是要不断加大科研力度,在技术和资源上不断突破,就学校的劳动技艺课程进行深入研究,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与校外单位的合作与联系,为学生的劳动教育、科学教育提供切实保障。
        (二)加大宣传力度,健全教育环境
        学校方面也应当加大宣传力度,做好宣传工作,统一全校以及家长的思想认识,让教师和家长的教育观念及时改变,意识到劳动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劳动教育的机会,健全劳动教育环境。
        (三)优化校本课程,打造学校特色
        学生对于种植活动有天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学校基于学生的这一认知特点可以对现有的劳动教育课程进行优化,建立更加符合学校实情的校本课程,重新规划教育实践活动,优化教学设计,打造出具有学校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结语
        总而言之,种植实践活动对实现学生高效学习和健康成长意义深远,对当前的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的创新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学校应当高度重视种植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以推动学校教育事业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罗建芳.种植,让“语文实践活动课”走出校园[J].四川教育,2017(09):47.
        [2]张翠年,王红妮.校园种植活动与小学科学课的有效结合[J].甘肃教育,2017(14):1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