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思路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0期   作者:洪建平
[导读] 小学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洪建平
        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大龙乡中心,福建省三明市365000
        摘  要:小学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极为关键的现实意义。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我国教学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是小学教学体系中的重中之重,在受到广泛的关注的同时,也迎来了更高的挑战。为了更好地迎合当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广大教学工作者有必要积极开发、利用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努力为学生营造更加优良的科学学习氛围,促使学生从中获得良好进步、提升。基于此,以下就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思路展开探究,希望提供有利参考。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
        现如今,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全国学校备受重视、关注。通过对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一方面能够对教师的“教”提供更多的契机,有利于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学生有了更加广阔的科学学习、探究平台,对于学生科学知识体系的完善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作为新时期的教学工作者,必须加强对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视程度,并且加以有效实践,为学生科学学习创造更多的可能。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应当从哪些方面入手,才能够实现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良好开发、利用呢?具体如下。
一、立足校园环境,利用学校资源
        学校是学生参与科学学习、探究的重要场地,蕴藏着大量的课程资源,只要教师善于挖掘、利用,这些都可以成为学生科学学习的“利器”。首先,学校要认识到科学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并且积极寻求第三方的支持,积极拓展、开发科学实验场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平台,从而使学生的实践能力、科学素养得到实质性的提升[1]。例如:在教学“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这部分知识内容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图书馆搜寻与本节课内容相应的读物,还可以组织学生去校园展览室,观察相关的岩石模型,从而加强对知识的认知和记忆。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科学这门课程的兴趣,还能够使学生体会到科学学习的广泛性和趣味性。其次,学校要加大对科学设备的投入力度,为科学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创造良好前提条件,如放大镜,针对幼小生物的观察,教师需要为每位学生分发放大镜,如若多人使用同一个,不仅不利于学生的科学学习,还可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导致学习成效大打折扣[2]。需要说明的是,科学设备并非愈多愈好,而是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在科学学习中不常用亦或是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代替的设备,可以不考虑,以免出现资源浪费的情况。
二、结合生活实际,开发家庭资源
        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对于小学科学知识来说,这点也不例外。在小学科学教材中,包含了丰富多样的内容,其中涉及到不少生活化元素,在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中,教师可以将其延伸至学生的日常生活,引导学生在家庭环境中发现、利用科学资源[3]。

在必要时刻,教师还有必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努力获得家长的认可和配合,号召广大家长参与学生的科学学习、探究。例如:在教学“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前布置这样的任务,即:自主搜集相关的资料,了解绿豆芽的生长环境,精心栽种绿豆芽。在此期间,学生要定期观察绿豆芽,并且将观察内容记录下来,做好对应的记录、报告。在课堂上,与其他分享自己的成果。如此,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对绿豆芽的生长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这不仅加强了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使学生的科学视野得到了拓展,还使学生的观察、分析等能力得到了良好的锻炼,正可谓一举多得。可见,对于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家庭资源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使学生将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真正开拓科学学习资源,为学生今后的科学学习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发挥地理优势,利用地方资源
        不同地区、学校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都是不一样的,在具体教学时,教师可以将科学教学与地方资源有机融合起来,由此开展小学科学教学活动。这样一来,不但能够使科学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样,还可以有效拓展科学教学的渠道,确保小学科学教学课程资源的多元化。例如:在教学“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就教学对象来说,他们已经形成了基本的社会实践能力及感知能力,对于水污染的原因及带来的危害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他们对于水污染及其危害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基于此,在正式教学时,教师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以下任务,即:当地有哪些河流、湖泊呢?这些自然水域是否遭受到污染?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些污染的?要求学生自由组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实地考察,并且做好相应的记录,以调查报告的形式进行呈现[4]。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较好地实现科学课程的开发和利用,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科学与自然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到自然界的魅力,并且在无形之中树立保护环境、珍惜水资源的意识,在达成基础学习目标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不仅关系着教学事业的发展,更影响着学生学习和成长,值得受到充分的重视。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学工作者,需要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在充分发挥现有资源优势的前提下,对隐藏的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创设一个更加多元的科学环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科学学习、探究的行列,进而为其科学素养的形成做好铺垫。值得一提的是,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漫长的系统工程,离不开广大教学工作者的努力,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将其作为重要目标,积极钻研、改进,切实推进小学科学课程的健全。
参考文献:
[1]刘清江. 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9(6):0062-0062.
[2]刘娟, 李莉. 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法浅谈[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9, 000(007):42-42.
[3]任长新. 小学科学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法探讨[J].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19, 000(003):P.49-49.
[4]孙明居. 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思路探讨[J]. 新课程.小学, 2019, 000(012):P.104-1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