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兰宽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康平小学 山东省淄博市 255400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能力发展的关键阶段,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信息,对道德认识均会有所影响。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也能够促使学生在实践小组学习当中有效掌握更多知识内容。由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当中,教师可以积极落实小组自主合作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参与小组合作,从而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能力,进而推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课程有效开展。
关键词:小学;小组自主合作;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前言:目前,在小学教育中融合道德与法治教育,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道德素养能力,深化学生思考认识深度,提高学生法律意识。对此,教师需要应用多种模式的教学融合,加强学生对道德素养知识的认知能力,从而促使学生综合素养能力得到有效发展。同时,小学教师需要从不同层面思考教学策略,并落实到以学生主体为教学,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综合素养能力。
一、小组合作模式概述
小组合作模式,是指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合作讨论探究的形式对课程知识内容进行学习、掌握以及了解的一种课程学习模式。其中,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当中,可通过交流、互动的形式表达个人对课程学习内容的意见与观点,然后每位通学生根据不同意见观点再做讨论与交流,从中吸取优秀思想观点,从而不断丰富每位学生思维学识。另外,关于小组合作模式,可以看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论与教学策略,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传统说教教学模式的束缚,从而提高了整体课堂教学质量,进而推动了现代化课程教学有效发展[1]。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应用小组合作模式的作用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当中,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模式对道德与法治知识内容进行探讨,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主体当中的作用,促使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到道德与法治课堂学习当中,有利于调动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学习兴趣,久而久之能够提高学生创造力。关于小组合作模式,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能够共同完成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解决道德与法治知识问题,与此同时学生能够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从而提高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加强学生团队凝聚力。另外,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当中,可轮流担任小组组长职务,这有利于锻炼学生沟通能力,并且提高学生自信心。此外,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小组合作模式,还有利于提高班级学习氛围,促使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积极氛围更加浓烈,从而推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有效发展。总而言之,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模式进行课程教学,具有一定价值意义[2]。
三、小组合作模式下小学道德与法治实践教学方法
关于小组合作模式下小学道德与法治实践活动教学方法,教师应该加强实践活动设计,多加开展课堂活动。其中,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特征,学习任务、学习时间,可以设计实践教学戏活动,包含角色表演、课堂辩论会、课题探讨活动等,从而提高学生在小组合作当中的团队协作能力,小组合作能力等。
(一)通过角色扮演形式,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中讨论道德与法治问题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对课程知识内容进行故事演绎。对此,教师可以选择道德与法治性和思想性较强的典型材料,选择主要角色,促使学生在参与过程当中,提高学生创造力。例如,在“拖拉一下没关系吗”课程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扮演角色,并促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对“拖拉”问题展开,同时教师要求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思考人物工作行为,让学生各抒己见,从而对一些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并得出确定性结论[3]。
(二)通过课堂讨论形式,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表达个人观点
教师可组织学生参与课堂辩论会,要求学生围绕处理道德与法治辩题开展辩论探究活动。例如,在“我和大自然”这一课程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安排讨论问题点,如“大自然中的景物有哪些?最爱哪些大自然景物?说出喜爱原因?以及自然景象问题探究”等。在教师安排完讨论问题之后,教师通过小组合作模式展开以下实践操作:首先,以小组为代表,接着,教师引导每组学生查阅与处理道德与法治知识相关的资料,并设计讨论思路,为每组学生拟定讨论等。最后,在讨论比赛开始,教师观看每组学生讨论表现,并做好评价[4]。
总而言之,关于小组合作模式下小学道德与法治实践教学方法,教师可通过课堂讨论形式,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表达个人观点。
(三)加强意见交流,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对内容进行探讨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加强课题引入,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当中,以课程专题问题的形式出现,促使学生探索并解决问题。例如,在“我是小学生啦”课程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积极发表个人意见,之后要求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进行意见交流,并且每位学生都写出一篇关于自我介绍的调小篇章。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对自身所写篇章进行演讲与交流。总而言之,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模式进行教学,可通过课题引入方式,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对内容进行探讨,从而提高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能力[5]。
结论:
综上所述,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能力,提升学生创造力等。由此而言,小组合作模式对于学生学习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具有积极教育意义。对此,关于小组合作模式下小学道德与法治实践教学方法,本文研究提出:通过角色扮演形式,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中讨论课程问题;通过课堂讨论形式,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表达个人观点;加强意见交流,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对课题内容进行探讨等教学方法。总而言之,小组合作模式应该有效融入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当中,这需要小学教师不断整合教学经验,制定出适合当前课程教学的有效方法,从而促使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房贞望.落实小组自主合作,打造生本高效课堂——"自主学习新课堂"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浅思[J].教师,2020,02(9):111-112.
[2]敬以建.浅谈小学思想品德小组合作教学策略[J].南国博览,2019,000(004):235-237.
[3]刘莹.小学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004(017):226-227.
[4]王银梅.小组学习模式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探微[J].新课程·小学,2018,12(12):102-104.
[5]丁兴珍.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策略初探[J].都市家教月刊,2017,02(12):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