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探索

发表时间:2021/7/2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6月   作者:孙俭容
[导读] 语文教学应该做到在有益于学生个体发展的前提下,着重去帮助学生养成自觉参与的意识,培养相关能力,要明确学习主体对象应该是学生。在依循学生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教师再去开展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务必注意要做到学生自身和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要达到实现知识综合运用的目标。综合实践活动和语文学科的有机结合可以使课堂更加丰富绚烂,也能让语文学科焕发出魅力。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更有效地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同时

孙俭容    长宁县竹海镇中心小学校
【摘要】语文教学应该做到在有益于学生个体发展的前提下,着重去帮助学生养成自觉参与的意识,培养相关能力,要明确学习主体对象应该是学生。在依循学生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教师再去开展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务必注意要做到学生自身和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要达到实现知识综合运用的目标。综合实践活动和语文学科的有机结合可以使课堂更加丰富绚烂,也能让语文学科焕发出魅力。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更有效地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同时也对未来综合实践活动的走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1)06-187-01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是学生自身过往的生活经历。基于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绚烂多样的实践活动。通过该活动,学生可以真正掌握语文相关知识和技能,全方位地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尽管当前的教育已经明确提出要重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 但相关工作的开展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如何做好实践活动?教师必须明确学习主体为学生的定位,并注意他们的个体发展。语文实践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自觉学习的活动,并在此过程中达到激发他们的独立性,自觉性和创造力的目的,使他们在活动中能够做到充分发挥才能、表达自我想法,自觉参与、质疑、探索和思考,最终掌握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拓宽视野、提升能力
        小学语文实践活动中需要强调的一部分是学会自觉进行课余阅读。众所周知,学习不应该只在学校里、课堂上,事实上大量的知识、信息都需要靠课外的阅读来收获。课外阅读应该做到是以孩子个人的兴趣和喜好来进行读书活动,以此拓宽学生的视野,增长他们的见识。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阅读总量规定是大于等于145 万字。当然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可以因材施教,增减学生的阅读量;另外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可以提倡学生对喜欢的精妙的部分进行摘抄, 最好还可以写读后感,当然这些都不可以强制规定进行。除此之外, 教师要学会去引导学生走出单一的课本,并学会去拥抱广大的课外书籍,引导学生的阅读热情,学会去利用每个角落的资源来进行对语文的学习。在教学中,我也会时不时地开阅读交流活动,如利用预备铃后的两分钟时间让学生读一段自已所喜欢的段落。有一次, 当班上一个学生读到“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的时候,我看到了其他学生们脸上露出的专注思考的表情,听到了部分学生的讨论声、赞同声。这样课外阅读与分享的效果便达到了既增长了知识,又给孩子们以启发思考和成长。



        二、多变形式,激发兴趣
        语文实践活动的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内容是充实丰富的。教师应该在认识到学生好奇、好动、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的基础上,去设计学生喜欢的内容,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和能力。可组织学生进行唱歌跳舞、画图拍照、小制作等多种形式的兴趣活动,让学生手、口、脑齐动,这样既能加深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能促进学生个体能力的发展。
        如教师在教学古诗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诗意作画,使之具象,以文入画,以画入情。如此,学生不仅更好地领会了作者的意图,更能拓展眼界,去感悟意境之美。又如在教学《中国美食》时,我让每个学生在家长的协助下尝试学做了一道菜,可以是缤纷创意水果盘,可以是特色面点,可以是家常菜……通过亲手做美食,孩子们进一步巩固了蒸、炸、煎、煮等生字,深刻体会到了生活处处皆语文;在制作美食的过程中,通过摘菜、洗菜、切菜等亲身体验,体会到了做饭的不易亦培养了孩子们认真做事的态度;通过品尝亲手做的美食,感受到了美食制作成功后的乐趣。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深切的感受到美食文化就在身边,在制作美食的过程中,也激发了孩子们作为传统文化继承者的自豪,进一步产生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丰富主题,浸入式体验
        语文是所有学科中最开放的一门学科。作为语文教师,对于同一个话题,我们可以思考探讨不同的方面,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丰富主题,延拓内涵。同时我们也要重视将语文教学置于社会生活的大环境中,让学生能够亲身实践和体验。毕竟处处留心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切记,切记!
        如教学《难忘的泼水节》一文时,在引导大家交流完搜集到的关于泼水节的资料——关于泼水节的来历、关于泼水节节的习俗之后, 教师可以提问:那大家知道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哪些吗?又有哪些有趣的习俗活动呢?大家印象最为深刻的节日是什么?以此来丰富文章可以探讨的主题,并且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进行实践探究的欲望。然后鼓励学生们从身边发现,讲自家过节情景,自己亲眼所见的过节状况,也可以用文字和画笔对节日、习俗进行诠释,甚至还可以做做和节日有关的实践活动……如此,传统节日的由来,形成, 习俗,讲究,寓意等都在活动过程中一一呈现出来。通过本次的学习,学生们也进一步认识、理解了传统节日,领略到了身边的传统文化之美,并且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让他们从小便在心里播下一颗传承的种子。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应认识到实践活动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并且在尊重学生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以课堂实践为主阵地,对各种可用资源进行充分的,挖掘,最后以学生实践活动为焦点,使学生能在实践中学,在学中实践,以期提高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让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全面发展,语文素养得到整体提高,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薛凯 .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开发和利用之探索 [J]. 学周刊,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