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增强记忆的初中地理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7/2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6月   作者:张书涛
[导读] 初中生的地理知识比较基础,对未来地理知识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这个学习阶段,良好的记忆力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关键工具。地理教师应在这一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记忆技能,培养更好的记忆能力。教师应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记忆,这是学生奠定良好地理基础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提前收集更多的地理知识,为学生的记忆储备知识,这样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地理学的特殊性在于其综合性强,其知识内容也涉

张书涛   山东德州陵城区第四中学  山东  德州  253500
【摘要】初中生的地理知识比较基础,对未来地理知识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这个学习阶段,良好的记忆力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关键工具。地理教师应在这一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记忆技能,培养更好的记忆能力。教师应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记忆,这是学生奠定良好地理基础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提前收集更多的地理知识,为学生的记忆储备知识,这样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地理学的特殊性在于其综合性强,其知识内容也涉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它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而且对他们的理性思维也有相应的要求。本文就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记忆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记忆方法;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1)06-189-01

        在评价一个人的智力水平时,记忆力占50%以上。地理不仅要求学生的记忆能力,而且要求他们掌握严格的逻辑思维能力。只有具备这两种能力,才能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并具备相应的技能。飞鸟二世中学是巩固地理学基础的关键时期。教师应该通过一系列的训练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一、重点讲解基础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地理涉及的内容很多,包括事物、概念、规律等,单纯依靠死记硬背显然不符合地理教学的初衷。学生只有理解知识的意义,才能更好地记忆和掌握知识。因此,教师在讲解相关知识时,要在基础知识上下功夫,使学生真正了解知识所蕴含的原理和表面现象所蕴含的活动规律,从而更好地提高掌握和总结自身规律的能力。这样,学生既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形成自己的观点,又能在遇到相应问题时举一反三,从而将知识应用于实践。例如,在学习对流层的气温变化时,对流层的气温会随着高度的增加有规律的降低,以此推断出上升气流的水汽较多,下沉气流的水汽较少。依据低压区的气流上升和高压区的气流下降,推断出低气压的水汽要多于高气压,另外还有海风水气多于陆风水汽,迎风水汽多于背风水汽,暖流水汽多于寒流水汽等。通过对这些规律进行理解以及掌握不同区域的大气环的情况便可以分析出气候类型。这样较为抽象的知识,只有通过深刻的理解才能更好地掌握。
        二、通过地图实物等形象化表现,加深学生的形象记忆
        地图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基础工具,它能将抽象的地理事物形象化,从而达到语言无法发挥的效果。例如,在我国的山脉的讲解中,学生不可能仅仅通过语言对地理位置的描述来感受山的地形特征和方位。通过地图的显示,可以清楚地显示山脉的方向、范围、起点和终点。在地理教学中,利用实物还可以增加知识展示的可视化。例如,在讲解地形剖面图时,老师可以解剖苹果或土豆等食物,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其内部结构和边缘形状。通过对这些东西的解剖和层次展示,让学生联想到地形的剖面结构。它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促进他们对地形剖面知识的理解。



        三、温故知新,引导学生对新旧知识的对比学习
        地理学习涉及大量的空间记忆,应在原有地理知识的基础上增加新的空间内容。在讲解新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新知识与旧知识相结合。在讲解新知识时,还应增加其他内容,如该地区的经纬度位置、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等。山附近的河流有哪些,地形的名称,以及世界各地的地形分布。通过这种联想方式,学生可以回忆所学的旧知识,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巩固学习效果。地理知识中有许多单调乏味的内容。教师可以在这部分教学中人为地增加一些内容,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比如,在学习省政行政区简称部分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各省区的分布位置,然后将各省区的简称进行教授,比如将黑龙江省、陕西省、甘肃省的简称为黑、陕、甘。还可以依据各省区简称的来历向他们进行介绍,从而加深学生的记忆,例如,湖南省因为湘江流过而被称简称为湘,山东因为是鲁国故地所以被称为鲁。通过介绍简称的背景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些简称的印象,提高记忆效果。
        四、总结地理知识,形成知识网格
        地理知识的内容过于复杂,但学生时间紧张,课时有限,不能给他们提供太多的记忆时间。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总结地理知识的相关规律,形成精细化的知识网格和知识语境,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地理规律。例如,将重难点以及同类知识进行汇总,这样既可以方便学生的记忆,也可以增加课堂的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铁路分布课程时,以京九铁路为例,可以归结出铁路的几个要素,出发点、终点、方向、交通线经过了区域重点城市以及与哪些铁路相交,特殊意义及限制条件等通过掌握这几点要素,便可以举一反三学习其他铁路的知识。但要注意的是,在讲述有关铁路的知识时还有许多特殊点,例如,在讲述西南铁路时,除了要关注以上要素,还要注重维护民族共同发展,促进民族繁荣等特点。
        五、使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地理知识涉及的内容很多,仅仅依靠教材是达不到好的效果的。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多种方法,如模型演示、视频、幻灯片、多媒体技术等。这样既可以增加教学内容,又可以动态地展示课程内容,增加课程内容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便学生对知识的直观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记忆效果。例如,在学习黄河流域的有关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黄河的整体轮廓图。通过在多媒体上的动态展示,能够清晰地展示出黄河的流向、经过的位置以及支流情况,上、中、下游所经过的重要城市、分界点、水电站以及流经的地形。通过讲解让学生可以归纳出黄河流域地形、水电站等内容,从而掌握黄河流域的特殊地理位置。
        总之,在地理教学中,真正有效的记忆方法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严密性,让学生用双手和脚,系统地学习和运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能更好地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起来。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同时,教师要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思考空间。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课程,课后总结知识。引导学生在构建知识网格的同时不断思考和反思,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君.记忆力——影响孩子一生的智力因素[J].家长,2014,(04):6.
[2]杨宁.初中地理以图导学教学模式研究[J].新课程(中),2017,(05):136.
[3]张玲.初中地理教学中识图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1):2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