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培养 吴小兵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10月   作者:吴小兵
[导读]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的学习中,应用题往往是学生感到最头疼的问题。应用题主要分为数学应用和实际应用两大类,分别考查学生对数学数量关系和数学在生活中实际应用的掌握程度。

湖北省恩施市芭蕉侗族乡朱砂溪小学  吴小兵  445000

摘要:在小学高年级数学的学习中,应用题往往是学生感到最头疼的问题。应用题主要分为数学应用和实际应用两大类,分别考查学生对数学数量关系和数学在生活中实际应用的掌握程度。由于应用题理解起来比较抽象,因此一直是学生的学习难点和教师的教学重点。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培养
        引言:有时候,很多人会认为一些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很少被用到,尤其是一些复杂的公式或不常见的定理,可能在现实生活中根本用不到。但人们往往忽略了一点,就是在学习数学时,学生所形成的数学思维能力。在学习了数学之后,学生头脑中就会不自觉地产生数学思维能力,而随着知识越积累越多,思维也是越用越灵活。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一、指导解题技巧,培养解题好习惯
        首先,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在解题之时仔细审题,并且将题目中的关键已知条件重点标注出来,为寻找解题突破口做好准备。其次,对目标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抓住其中隐藏的一些关键词,通常借此可以确定解题范围。对于那些综合性比较强,而且条件关系比较复杂的题目,要注意关注问题当中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条件,防止落入出题者设置的一些文字陷阱。比如,给出水池的长宽高,让求其蓄水容量,前面长宽高的单位均为米,最后求解的蓄水容量单位是立方分米,小学生稍不注意就会忘记单位换算这一步,造成解题失误。再次,对已知条件进行分类整理或者是重新组合,具体可以采用列表、画图等方式进行信息整理,这样可以让已知条件变得更加清晰,为寻找解题思路和方法打好基础。最后,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学会将题目中的一些具体信息进行转化,使其成为自己比较熟悉且易于理解的信息。具体可以进行形象与抽象的转换、逆向与顺向的转换、生活与数学的转换等,转换之后,小学生就能更好地利用所学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二、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解决问题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环境,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以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受身心发展特点的影响,小学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在学习数学这门逻辑性、抽象性较强的学科时,容易出现难以理解的问题。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关注学生的学情,引入学生熟悉的生活化问题,设置相应的生活化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交流。教师设置生活化情境时,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因为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必须与教学内容、现实生活、学情相符合。例如,教师以春游为话题,设置如下问题情境:如果一个班有50人,教师有1800元钱,一张门票需要30元,那么教师带的钱够吗?这一问题与学生的生活有着极大的关系,所以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会表现出较高的兴致。


通过思考与探究,学生们最终得出准确的答案:50×30=1500,说明教师带的钱是够的。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认识到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还会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设计数学竞赛抢答环节,提高学生积极性
        在枯燥乏味的学习生活中,能感受到学习乐趣的学生是少之又少的,甚至大多数学生对学习没有很浓厚的兴趣。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抢答问题,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抢答的方式是多样的,学生可以举手抢答,或者直接站起来抢答。抢答的目的就在于激起学生的胜负欲,从而达到活跃课堂氛围、提升学习趣味性和课堂参与度的作用。在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中,这样的环节还能锻炼学生思考和答题的速度,提高学生答题的效率。例如,教师可以在《乘除法运算》一课中设计这样的竞赛抢答环节,最先知道答案的学生如果抢答成功,并最先做出正确答案的话,可以给予相应奖励。奖励可以是物质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比如,答对问题的学生可以得到一根棒棒糖或获得一朵“小红花”,不管是哪种方式都可以。总之,要让学生积极参与竞赛,奖励可以为学生参与提供相应的动力。有了这样的环节,学生就会逐渐开始期待数学课,期待学习数学,在快乐中学知识,畅游知识的海洋。
        四、多媒体运用,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方面也出现了多样化的高效教学方法。近几年兴起的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多媒体技术使小学数学的教学逐渐走向正规化、高效化,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而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其自身的课堂效率取决于其对于这门科目的兴趣高低,这也直接影响了学生对于这门学科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多媒体的运用,可以使学生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聚精会神地听教师讲课,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学到课本中的知识内容,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升每一位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课堂效率。
        结束语
        总之,要想提升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教师应该从讲课的风格出发,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将题目联系生活,以求打开学生的思维。除此之外,教师也要引导学生从审题开始,摸清题干,弄清问题,以此为基础找出对应的方法,最后再进行验算,保证解题的正确性。值得注意的是,教师的引导固然重要,但是重点还是让学生自己意识到正确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马才红.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的培养措施[J].天津教育,2020(32):140-141.
[2]刘伯权.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培养[J].试题与研究,2020(16):158.
[3]常志平.小学高年级应用题解题能力培养[J].知识文库,2020(04):78-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