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10月   作者:陈晶慧
[导读] 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型学习形式,是以小组为单位,并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的。

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第二中学   陈晶慧    653300

摘要: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型学习形式,是以小组为单位,并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的。它注重学习成员间的互动与交流,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是师生、生生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多边活动。基于此,以下对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培养
        引言:使用合作学习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由于美术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在学习美术时,许多学生认为需要学习的内容很难理解,进而放弃对美术的学习。合作学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于所需要学习内容的理解程度,还能够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更好的融入集体。通过使用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完善学生的不足。
        一、集思广益提高塑造能力
        在捏塑造型课堂教学中运用集体论坛的方式进行,有利于学生提高捏塑造塑技能,有利于眼、脑、手的有效配合,提高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意识。第一,运用发散式讨论,用一个问题为焦点,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本课的内容进行探讨,这种方式能打开学生的想象空间,让学生的思维更为活跃,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表现力更加容易展示出来。第二,用递进式讨论方式把课的内容进行层层设疑,启发学生逐步深入讨论,让学生的思考更加深入,提高其思维能力。在教学时,老师设计好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交流。比如:在本次的泥塑创作时,运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塑造?你觉得运用哪些装饰手法更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第三,巧妙运用集体力量进行创作。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难题时,同学们一起帮助他,发挥集体的智慧,一起想办法完成任务。
        二、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和新课标的标准内容来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能够跟得上社会进步的步伐,拓展学生的艺术理念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以及在美术学习中能够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等思想品德教育。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也是在初中美术教学阶段中不断提升自我专业素养的一项基本技能。在这个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时代,教师的教学方法要与多媒体相结合,尤其是在初中阶段的美术教育教学中,教师对于美术教学最根本的教育目的就是开拓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审美能力、创造力的培养。教师应结合现阶段的教学发展特点,来对学生进行更为深度的创新教学的方法,使学生的思想能够跟得上社会进步的步伐,甚至能够拥有超前的想象力。这样使学生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学到的内容更有层次和更加丰富。教师在创新教学内容时,要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应避免为了创新教学方法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造成了不切实际的教学方法产生,使学生在面对美术学习时变得听不懂、学不会等种种问题的产生。



        三、注重师生互动,提升合作学习效果
        教师在合作学习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把握学生合作探究过程,并及时进行指导,例如在“装点居室”的任务探究中,教师应从美学角度对各组学生的探究思路进行分析评价,并给出启发建议,提高各组学生设计实践的美学效果。此外,教师还可以以参与者的身份介入小组,与学生平等互动,交换观点,完善作品,提高合作学习应用效果。
        四、合作学习在初中美术造型课中的运用
        初中美术造型课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造型创作中激发其对美术、对生活的热爱。相较于传统美术教学中对作品的临摹与再现,开展合作学习能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对学生掌握的各类资源实现了有效的共享。在小组合作中,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帮助引导组内能力稍弱的学生,为帮助其他成员达到更高水平提供了“支架”;能力水平中等的学生也可以受到感召,更好地参与进来,并通过组内成员的相互交流与探讨,提升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例如,人美版七年级上册《大自然的色彩》第二课时中,教师让学生以六人为一组,选取不同景象进行造型写生。其中一组商定描绘花园,但组内成员对花园的用色和构图意见不一。考虑到季节气候因素,在进行相关的讨论后,组内形成了统一的意见,决定采取前后结合的构图法,用鲜艳的颜色描绘美丽的花园景观。
        五、设计合作任务,推进学生主动探索
        学习任务是驱动各小组或团队放弃个人主义,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的重要力量。在初中美术课程教学中,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设计合作任务。第一,强调任务的探究性。例如在“漂亮的手工灯饰”的教学设计中,教师为各组学生提供手工制作材料用具,要求学生分组合作,制作灯饰,引导学生在探究中享受合作过程,提高设计效果。第二,注重任务的开放性。例如在美术欣赏课堂上,教师应为各组学生提供开放性讨论的机会,鼓励小组之间相互交流观点,引导各组学生在激烈的交流中深入体会艺术价值;第三,强调任务的拓展性。教师应将合作学习方式从课堂延伸到课下,利用实践活动引导组员密切联系,共同探究,提升合作学习效果。
        结束语
        对学生进行合作意识培养具有时代意义,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运用学生合作学习的策略,可以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高效完成教学目标。老师要善于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不仅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提升学生美术素养,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明月.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01):164-165.
[2]时东月.初中美术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分析[J].中国民族博览,2019(06):37-38.
[3]孟妍.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16(22):198-1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