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情出戏 塑造人物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10月   作者:李丽
[导读] 作为一名戏剧演员,要让观众喜爱你所扮演的戏剧人物,首先就要认真研读剧本,分析人物个性特点,注入一片真情,才能塑造出性格鲜明、有血有肉的戏剧人物形象。

陕西省洛南县剧团   李丽  (陕西  商洛 726100)

        作为一名戏剧演员,要让观众喜爱你所扮演的戏剧人物,首先就要认真研读剧本,分析人物个性特点,注入一片真情,才能塑造出性格鲜明、有血有肉的戏剧人物形象。下边我就将自己在新编现代剧《女儿沟》和古装传统折子戏《杀狗劝妻》等剧目中饰演的角色感悟,作为艺术理论方面的研究与大家共勉。
        一、准确把握人物性格
        演出在接到一个角色时,首先要认真仔细研究剧本,了解剧本所反映的时代背景,弄清弄懂剧本所描写的特定情景,准确把握人物性格。充分利用矛盾冲突推进整个剧情发展,找到人物行动发展的线索,真正理解剧本的思想内涵,才能更好的塑造出剧中的人物形象。
        我团排练上演的新编现代眉户剧《女儿沟》,要反映陕南汉子四喜在打工中与四川妹子春秀相识相爱,他们在回乡办理婚礼的途中,捡到一个弃婴,当他们怀抱女婴回到“女儿沟”村时,遭到相邻们的辱笑。这时身为丈夫的四喜心觉难堪,不愿抚养。然而,春秀却以中国妇女特有的博大胸怀,决心让弃婴感受母爱,并把她抚养成人。春秀后又亲生一女,她为两个女儿含辛茹苦数十年,后来女儿们学业有成,双双考上了大学。但四喜因遭车祸成了残疾,面对两个女儿谁该上学,夫妻俩主见各异。四喜执意让亲生女儿深造,春秀却让养女就读,为此夫妻俩矛盾激化感情破裂。但春秀为了二女的学费,卖掉新婚首饰,背着家人又到医院卖血,终将学费凑齐,送二女双双入学。弃婴之父马怪,见女儿成才,逼老婆马嫂讨要生女,马嫂无颜面对左右为难,无奈欲上吊轻生,恰好又被春秀和养女相救。春秀忍痛割爱,劝说养女认母,终使母女相认。成功的塑造了春秀这个孝敬父母、关爱弃婴、照料家务、关心丈夫的当代妇女的光辉形象。在此剧中我扮演四喜的妹妹牛玲一角,为了演好这个身怀有孕,不想在婆家干活,一心来娘家避清闲的山里女人。我反复阅读剧本,扑捉生活中的人物缩影,努力塑造好剧中角色。当她看到嫂嫂春秀怀抱养女,表现出极大的不满,总认为春秀收养弃婴给娘家丢了脸面,伙同大嫂对春秀冷嘲热讽,把山里女子狭隘的心胸和好吃懒做的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在表演中我故意挺着大肚子在春秀面前炫耀,意寓想要养娃自己亲生。并通过舞台动作斜眼看人,语言尖刻、讽刺挖苦,有表现在父母面前撒娇,说话奶声奶气。尽管我扮演的牛玲,不是主要角色属配角一个,但是我把这个人物演活了,不管是唱腔还是动作,一切都已内心情感出发。因此受到导演和观众的一致好评,自己感受到了成就感。这充分说明要演好一个角色,不管是主角还是配角,都要准确把握人物性格,一切从人物的实际出发,注入真情实感,才能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二、正确把握人物基调
        角色基调是演出创造形象、刻画人物性格的一条准绳,是人物形象准确、鲜明、突出的基本保证。当演员拿到剧本认真阅读每一个细节时,就会随着人物的描述,自然而然的去想象出这个人的外表相貌、言谈举止和个性特征。这时,这个人物的大致模样就会出现在你的脑海之中,这就是演员最基本的判断能力,也是创造舞台剧形象的第一步,但要把这种性格体现出来,还得经过一番艰苦的二度角色创造。为了使人物个性在舞台形象中贯穿始终,不至于支离破碎,就必须把握准剧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声容风貌的基本格调。比如,我在古装剧《杀狗劝妻》中扮演的焦氏这一角色,我尊重导演的意图,有经过个人二度创造,把一个尖酸苛刻、好吃懒做、不孝之媳的人物形象塑造的入木三分。
        这出戏反映的是丈夫曹庄每日上山打柴,家里只有老母和妻子焦氏相伴。然而,焦氏背着老母好吃好喝,剩菜剩饭留给老母。老母稍有不满,焦氏便口吐狂言,指责叫骂。一天,曹庄打柴进门见老母强忍委屈,有气无力,便知其受焦氏虐待,唤出焦氏询问。焦氏自知恶迹败露,先是装出对丈夫的爱意,又关心丈夫吃喝。曹庄满腹怒火执刀杀狗,显示对忤逆的惩罚。焦氏自知理亏,又不停狡辩。老母见儿子杀狗,只恐失手杀妻,便为儿媳求情。焦氏被母亲忍辱负重,宽怀豁达的举动所教育,深表痛改前非、孝敬父母、全家和睦相处,以改往日恶迹。我在表演焦氏一角中,先是对母亲的指责,又是剩饭剩菜逼食。我就采用瞪眼,踢脚、狠恶语气,把一个不孝敬老人的恶妇、泼妇形象演绎到了极致。但他见丈夫动怒杀狗时,表现出极度的恐慌,又采用了卧鱼、翻云手、滑步等动作,给人物增加了内心与外形的补助。焦氏这个人物在舞台上的表现力,达到观众心里和感观上的满足。
        三、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
        演员扮演的每一个角色都有其鲜明的特征,只有把握住人物基调的基础上,才能创造出鲜活丰满的人物来。在这方面我平时注意向名演员学习,以她们的实践经验启发自己。比如,秦腔名家马友仙、李爱琴、全巧民等,她们把每一个人物塑造的十分丰满。马友仙老师在《洪湖赤卫队》中饰演韩英牢房一场,她把一个共产党员满怀信念、关切战友,不惧重刑,甘愿牺牲,决不投降的形象表演的特别到位。她通过唱念做打戏曲形式,为人物服务,把人物演活了,把共产党人的坚强性格展示到了极点。又如,李爱琴老师在《周仁回府》剧中扮演的周仁,面对卖主求荣和朋友的兄弟情义,甘愿献妻救嫂的心里活动、思想斗争、矛盾激化、体形表演等,给我们青年演员做出了示范,使我从中受益匪浅。再如,全巧民老师在《滴血》剧中扮演的贾莲香一角,她把一少女的心态、外形、动作、台步、道白等,都表现得恰到好处,不过不多、切题入戏,为我们塑造舞台人物形象起到了引导培训的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要当好一名合格的戏剧演员,必须爱岗敬业,同时还要注重学习中国戏剧理论,苦练基本功,认真研习剧本,不断向名家名演效仿。只有这样你的理论知识才能丰富,业务水平才能提高,你的基本功夫才能更加扎实。综合素质提高了,你所扮演的角色也就鲜活了,出情入戏了,舞台形象自然就丰满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