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如何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8上   作者:曾广实
[导读] 随着经济时代的飞速发展,农村和城市之间经济水平不断拉大,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外出务工,随之带来的就是留守儿童的问题。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了现阶段教育的难题,主要是由于这些留守儿童大多有着内向、孤僻、心里脆弱、自卑心强、缺乏安全感等问题。班主任老师不仅要负责学生的学习,更要注重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引导,对这些学生的心理问题解决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本文将探索班主任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工作的

广东阳江市阳西县蒲牌中心小学星光教学点  曾广实

摘要:随着经济时代的飞速发展,农村和城市之间经济水平不断拉大,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外出务工,随之带来的就是留守儿童的问题。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了现阶段教育的难题,主要是由于这些留守儿童大多有着内向、孤僻、心里脆弱、自卑心强、缺乏安全感等问题。班主任老师不仅要负责学生的学习,更要注重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引导,对这些学生的心理问题解决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本文将探索班主任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工作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班主任;留守儿童;心理教育;
        引言:留守儿童的问题集中出现在农村,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致使许多人不得不外出打工,对儿童来讲父母不在身边,其极度缺乏家庭的教育和关爱,儿童年龄较小,思想、心理幼稚。对事物的思考能力、个人情绪的调节能力较差。班主任老师肩负着管理与教育的职责,需要加强对儿童心理方面的教育,以爱和关怀面向儿童,保障其健康、快乐的成长。
        一、建立个人档案,了解儿童真实情况
        身为班主任老师,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就是要掌握每个学生的真实情况,所以,老师在刚刚和学生接触的时候就需要对每个学生的家庭以及个人情况进行调查了解,为后期对学生的教育提供参考与依据,便于老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让学生在老师身边获取更多的关爱,用关怀和爱心安慰学生缺爱的内心世界,进而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拥有、保持良好的心态参与学习、健康成长。
        比如,在学生刚入学的时候,老师就可以为每个学生派发一张家庭情况调查表,让其带回家交由父母进行真实的填写。通过调查访问表老师能够准确的掌握到每个学生的真实生活状况,便于老师对于留守儿童或者是有其他特殊情况的学生进行关心和指导,让学生能够敞开心扉,和老师交流、畅谈,感受老师的亲切感,进而拉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学生和老师之间能够建立起良好的相处状态,为后期对其开展心理教育铺垫好基础,确保学生抱着优良的心态生活。
        二、组织进行团体活动,加强情感之间的交流
        作为一名农村学校的班主任老师,一定要关注班级内留守儿童的教育,留心每个留守学生的情绪、心理变化。为了避免留守儿童性格形成出现问题,老师可以带领学生们开展一些团体性的活动,从中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学会与人交涉,帮助其形成活泼的性格。


通过团体活动带动学生运动,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孤僻性格形成的问题,与此同时,在团体活动中还能够加强对班团体团结意识的管理,增强儿童在班团体内的存在感和责任感,强化留守儿童和他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心理建设。
        比如,有些学生的父母为了生活常年在外工作,这些学生平时和父母接触极少,多数时间是和爷爷奶奶或者是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由于年龄、距离的差距,其很少和家人进行沟通、交谈。在学校生活中展现出的状态也并不是很好。对于这样的情况,班主任老师应当多鼓励学生,让其主动和家人或者朋友进行沟通与交流。或者老师可以组织一些团体性的活动,就像户外踏青、节目表演等等,通过团体性质的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与人交流的机会,打开学生的心扉,进而对学生的心理形成积极的影响。而且在团体活动中还能够有效的让学生产生团体感,最终获取良好的心理教育效果,确保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三、进行鼓励评价,增强留守儿童自信
        留守儿童在平时的成长过程中最匮乏的就是和父母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对其关爱、管理、角度等多方面方面都极度欠缺,所以这些学生特别容易出现问题,班主任作为学生成长的护航者,对于学生心理、思想等多方面的教育与引导有着不可或缺的责任。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问题,老师需要站在儿童的角度进行分析,帮助其找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增强其自信。留守儿童并不全部都是问题学生,有很大一部分留守儿童身上有着很多的优秀习惯与品德,老师要善于发掘学生的优势,对学生开展鼓励评价,为其增强个人的自信。
        比如,在留守儿童队伍中会有一批自立自强的学生,他们懂得父母的艰辛,在学业上积极努力,和同学之间友好相处,而且有着乐于助人的优良品德。这样的学生也深深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喜爱,在平时的教育中,老师就可以针对这部分学生身上展现出来的优势进行表彰,鼓励学生积极成长与发展,通过老师的鼓励坚定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同时,还能够让其他学生明确自己成长与发展的方向。通过积极的鼓励让学生找到自己的优势,帮助其保持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增强留守儿童的心理自信,让其建立起强大的内心,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与成长,确保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活动成功开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问题是每一位教育学者的任务,班主任班级的管理者,不仅仅要完成基本的教育任务,更要注重其心理的建设。剖析每个儿童的心理诉求,与学生构建其友好的关系,给予其心理的关爱,帮助其提升个人的心理健康,开展多样的活动,强化学生的心理建设,保障其健康的发展与成长。
参考文献:
[1]郭顺萍,张志瑶.班主任如何做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J].好家长,2019(88):77.
[2]张同.班主任如何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J].甘肃教育,2019(14):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