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视角下的文物保护与利用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8月上   作者:李蓉蓉
[导读] 文物作为不可复刻的一种宝贵资源,文物的保护工作对于文物来说至关重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旅游产业开始融入文化元素,文旅产业开始形成,文物不仅仅传承着中华文明中的优秀文化,也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本文首先分析了文化旅游的基本内涵,从多个角度分析文旅融合背景下文物保护工作该如何开展。

阿克苏地区文博院(博物馆)李蓉蓉    843000

摘要:文物作为不可复刻的一种宝贵资源,文物的保护工作对于文物来说至关重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旅游产业开始融入文化元素,文旅产业开始形成,文物不仅仅传承着中华文明中的优秀文化,也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本文首先分析了文化旅游的基本内涵,从多个角度分析文旅融合背景下文物保护工作该如何开展。在文旅融合的大时代背景下,文物保护也应该得到重视,积极探究新的文物保护方法。
关键词:文旅融合;视角;文物保护;利用
        前言
        前几年全国范围内机构改革如火如荼的进行,现在各项工作逐渐接近尾声,各地区各级主管文物管理工作的部门也由以往文化委员会和旅游委员会合并而来,称为新的文旅局,在这个背景下,文化和旅游的融合有了制度基础,但是文旅融合中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准确去把握。随着各级机构的改革,原本由县级文化管委会主管的文物保护变为文化和旅游局主管。如何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做好文物的保护工作,是我们亟需探索的问题。
        一、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当今时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们以往对于物质层面的需求开始转移到精神层面,文化旅游项目也开始受到大家的欢迎。但是文旅融合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各地区文旅融合工作没有新意,互相抄袭,游客在同质化的文旅融合背景下难免感觉枯燥无味,导致文旅融合项目的经济效益呈不断下降趋势,究其根源在于,文旅融合项目没有真正了解项目内涵,从而文旅融合具体实践中不能真正吸引到游客,鉴于这个原因,文旅融合主管部门要首先对本地区文旅内涵进行定位,定位完成后再结合游客需求推出特色的旅游文化。因此,文旅项目要涵盖艺术、文化等多种特质,也就是说,文旅项目要事先做好文化和旅游资源的融合。
        二、文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如何凝聚各方共识,以法治方式破解红色文物保护利用难题,各地都在积极探索。文物一般体积宽大,因岁月持久,多数碑碣残断漫漶,容易被人们忽视其历史价值。在馆藏文物中又因保管困难而退于次要位置。在文物修缮、保养、研究、展示等方面尚需努力。文物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史料价值。文物又是古代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1],它反映出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景象与历史风貌。因此,各级文博单位应把文物与其他藏品等同看待,不可漠然置之。
        三、文旅融合视角下的文物保护与利用
        (一)加大文物保护力度,融入文化价值
        众所周知,现代社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都是历代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结果,只有对劳动人民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加以保护[2],才能保障这些宝贵精神财富不断得到传承与发展。鉴于此,各地区各级文物部门要树立文物保护观念,对于现在遗留的物质财富以及精神财富给予最大限度的保护,借助现代化先进手段。



        (二)结合文物保护利用,促进协同发展
        文物保护不能单纯从字面意义理解,文物保护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文物,让文物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3]。文旅融合过程中,文物是文化的载体,要发挥好自己的作用,长期以来,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颇有成效,但是文物馆的文物陈列方式单一,文物服务单一,游客难以被吸引,游客类型也比较单一,博物馆参观的游客大部分都是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很少深入了解文物的历史内涵。博物馆可以通过动态化展示,让游客更加全身心投入参观中,更好地读懂、理解、热爱文化遗产。文物也可以要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加强革命文物的统筹规划、资源整合、保护修复、展示传播,深化对红色精神的提炼阐释。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4],加强传统文化科学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不断增强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自信和底气。
        (三)注重相应规划工作,建立标准体系
        在推动文物保护过程中,各地区文物主管部门要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出台有利于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政策,并结合当地特色大力发展特色文旅产业,再对文旅融合工作进行系统的指导[5],帮助文化保护工作走上正轨。我国民族数量众多,历史文明也非常悠久,因此,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较大,因此,文物的保护工作,既要做好整体的统筹,又要针对重点进行不同的开发、保护和利用,也就是说建立文物保护的分级体系。
        四、结语
        总而言之,社会在不断地向前发展,人类文明也在不断向前,文旅融合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促进旅游业的发展[6],也有利于促进社会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文化旅游的基本内涵,从多个角度分析文旅融合背景下文物保护工作该如何开展。我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历代劳动人民留下了丰富的文化财产[7],这是我们国家探寻人类发展足迹,展望未来发展和增强民族自信的重要来源。因此,保护、整理、研究和传承好丰富的历史遗存和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责任。
参考文献
[1]周泽丹. 浅谈文旅融合视角下的文物保护和利用[J].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 000(003):158-159.
[2]韩浩. 文旅融合背景下的文物保护利用分析[J].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 No.178(07):82-84.
[3]刘泽文. 文旅融合背景下的文物保护研究[J]. 大众文艺, 2020, No.484(10):72-73.
[4]刘心悦. 文旅融合背景下南京城墙的保护与利用[J].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 000(005):162-163.
[5]牛春,王丽珍. 加强文物保护与文化旅游景区建设 促进两者融合发展[J].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 No.187(16):100-101.
[6]苏亚慧. 基于文旅融合视角探究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利用新方法——以开封市朱仙镇为例[J]. 当代旅游, 2020, v.18(13):47-49.
[7]王海涛. 文旅融合背景下的文物保护研究[J]. 艺术品鉴, 2020(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