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思政元素融入就业指导课的路径探究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8月上   作者:孔令艳
[导读] 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党和政府的重任,各大院校的就业指导课要与时俱进,解读好最新的就业政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实现充分就业。

唐山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孔令艳   063000

摘要: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党和政府的重任,各大院校的就业指导课要与时俱进,解读好最新的就业政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实现充分就业。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就业时,侧重点与本科院校的完全不同,就业指导课不只是一门必修课,应充分发挥它的作用,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高就业质量。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各高校在此基础上纷纷研究制定了本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方案。基于此,本篇文章对高职院校思政元素融入就业指导课的路径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政元素;融入就业指导课;路径
        引言
        想要实现在大学生一系列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思政教育效果的提升目标,就应联合多类型的问题实际,以突显出思政教育的重要应用价值。在当下,就业问题是大学生们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类型,若能够找寻到一种能够将就业指导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的重要手段,将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就业指导效果,为高职院校就业率提升提供完备条件。因此,应联系高职院校的发展实际就二者的融合过程进行深度探析,以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以奠定未来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基础。
        1当前的思政教育形势
        高职院校的学生相对来说自律性要稍微低一些,更容易受周围的环境影响,身处于信息社会,他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便利,但是对一些不良信息的甄别能力没有那么强,容易被一些驳杂、零碎的信息带偏,误以为自己接触到的就是真理,需要教师的引导。思政课一直承担着教育学生的重任,专兼职思政课教师都非常重视,在互联网时代,结合线上方式,紧抓最新热点,用生动形象的案例启发学生进行思考。但只依靠思政课来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还不够:一是思政课课时有限。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学生在大学期间要学习的课程较多,每门课程占用的课时都是固定的,靠某门课程单独发力,发挥的作用有限;二是教育形式单一。思政课的内容主要围绕课本,有着固定的教学大纲和内容,不可能在课堂上讲授太多课程外的东西,需要与其他课程共同发力,互为补充。育人是一个全方位的过程,思政课上传授的内容还需要与其他课程结合,共同构筑三全育人体系。
        2将课程思政融入就业指导课程的意义
        有利于明确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方向。就业指导课程开课的目的是提升学生就业综合能力,促进学生提前了解就业形势等。学生通过学习就业指导课程,能够掌握一些求职知识,如简历制作、公司辨别、面试技巧等。当前社会对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不仅仅是体现在智商和技术上,思想品德与情商也是企业非常重视的。将课程思政融入就业指导课程中非常有利于提高学生情商,教会学生在接触人与事务中不断思考,实现思想情操上的陶冶。



        3高职院校思政元素融入就业指导课的路径
        3.1改进思政课程的教学方法,创造积极择业氛围,维护社会稳定
        当前,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大学生已成为互联网的主要受众群体之一。复杂且变幻莫测的网络环境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巨大冲击,高职院校思政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加强思政教育是大学生意识形态导向的重要手段之一,将思政教育贯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全过程,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创造积极的择业氛围。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可以根据实际问题引入思政课程的对应模块。在课程的互动环节,教师应针对学生设想的未来职业方向,讲解相应的国家宏观政策;通过介绍当前的社会发展情况及行业状况,引导学生做出积极改变;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帮助大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成为企业需要的优秀人才,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
        3.2就业指导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第一是应在对相关就业政策进行解读的过程中,同时对与党和国家相关的方针政策予以一定宣传。在向学生宣扬就业政策时不能够将其目光仅仅局限在就业政策内容范围内,而是应联合相关政策出台时的时代发展背景与相关的指导思想,以加大国家相关方针政策的宣传力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学生的相关思想统一到国家层面,让学生们能够站在国家利益的角度理解相关方针与政策。大学生们在就业政策的围绕下,是真正的受益人,因此也需要在这一氛围下成为与国家方针相关的宣传者与拥护者;第二是在落实就业相关形势教育的过程中,应对时事政治内容予以引入与落实,且在对就业形势进行认知的环节充分掌握与之相关的配套方针政策。因此,应在落实就业形势教育时融入相关的时事政治相关内容,让学生们能够了解到相关的国际信息与国内外的就业形势,以起到端正态度、保证就业顺利性的重要作用;第三是理想与追求相关教育内容的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从实际情况来看,现阶段的职业生涯教育重点强调理性职业的获得方式,重点关注个人价值与需求满足的实现过程,因此学生对于理想追求的期望被大大削弱。在落实职业教育相关措施与深入讲解相关内容时,应将职业生涯的相关规划教育的政治高度予以提升,继而帮助奠定顺利就业的思想基础;第四是应融入正确三观建立的相关教育内容。就业指导教育内容想要充分发挥其效果,关键在于应在多视角领导下推进相关教育进程。从实际情况来看,三观等正确教育理念的融入,起到了有效提升就业指导思想高度的重要作用;第五是适当融入法治内容。职业意识决定了执业行为,因此为避免出现职业道德被违反的现象出现,应首先明确职业操守的重要意义与现实应用价值,并突显出法律法规的规范性与强制性特点,为在融入相关法治教育内容后树立职业也意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高职院校为保证学生就业的顺利性,应在思想教育过程中主动且积极的融入就业指导的相关内容。就业指导与高职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后,能够充分发挥出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育人树人的重要作用,奠定了学生顺利就业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海军.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J].科技资讯,2020,18(29):116-117+120.
[2]刘合新.新时期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思政教育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03):88-90.
[3]匡晓华.思政教育视野下高职生就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观察,2019,8(24):17-18+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