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8上   作者:杨娜
[导读] 小学时期是教师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黄金时期,在这一时期中,语文阅读教学将成为学生们提高语文核心素养的“助推器”。本文将围绕小学语文阅读素养教学这一主题,总结阅读教学中的模式、理念,紧跟时代的发展的步伐,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文阅读教学环境。

重庆市巫山县官渡小学  杨娜    404703

摘要:小学时期是教师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黄金时期,在这一时期中,语文阅读教学将成为学生们提高语文核心素养的“助推器”。本文将围绕小学语文阅读素养教学这一主题,总结阅读教学中的模式、理念,紧跟时代的发展的步伐,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文阅读教学环境。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阅读教学
        如今,语文阅读教学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阅读是学生认识世界的重要桥梁和理解课堂知识的纽带,侧面反映了自身的语文素养。核心素养一词是建立在良好的语文知识积累之上,不仅仅只是对知识的“输入量”,还是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总体概况。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授课阶段,教师应教会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保证阅读质量和效率,运用好所学的阅读知识,帮助学生全面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
        1、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的养成可让学生的学习生涯受益匪浅。在小学阶段,阅读教学模式较为简单,学生最易接受,阅读教学效果也立竿见影。教师应当予以重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一习惯,让学生自觉形成良好的阅读思维,找到属于自己的阅读节奏和阅读方法。
        例如:在讲到(《小蝌蚪找妈妈》,部编版)时,教师应与学生一同阅读文章内容,规定好阅读时间(15-20分钟),在正式阅读之前,教师应对学生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即阅读是学习生活中的一部分,让学生具备自觉阅读的能力,而非纯粹依赖教师去催促学生阅读。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一同去阅览室,让学生感受一下阅读的良好氛围,这个时间内禁止学生提问和交流,只专心阅读。在课下,教师需鼓励学生积极交流阅读内容,如根据时间线索阅读小蝌蚪的经历,知道了哪些重要的细节?引导学生针对阅读教学内容主动进行提问,教师及时回复。教师也可以与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心得体会,供学生参考。阅读效果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时间的积累,学生需要反复阅读,不仅仅是靠课堂上阅读的时间,还需在课后时间进行有效阅读。否则会有基础不够扎实,过目即忘的现象。小学语文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积极、主动的阅读行为,使学生正视阅读活动,养成正确、健康的阅读习惯。[]
        2、重视课外阅读教学
        为使学生能在阅读中有所成长,所学知识仅涉及课堂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阅读刊物,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阅读学习能力,提高阅读量,即以课外阅读为辅,提高阅读教学体验。
        例如:在(《鸟的天堂》,部编版)的讲解中,教师可向学生们推荐一些相似的文章或片段,供学生进行阅读参考。在讲到巴金先生与朋友游览“鸟的天堂”所见所闻时,教师让学生进行阅读类似的散文片段后,可与学生一同探究两个不同的片段之间的异同点,如作者是如何赞美“鸟的天堂”的,采用了什么样的形容词、句式进行描述。课外阅读注重积累,其比重不宜过大,但不也可完全忽略。


在《鸟的天堂》文中,巴金先生所比喻的是一颗大榕树,当时正值南方初夏,教师可找出另一篇描绘大榕树的散文供学生进行阅读参考,引发学生进行阅读思考:作者们分别采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共同感受不同的作者之间所抒发的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教师也可以找一些对《鸟的天堂》文章的解读或评析给学生阅读,一方面便于学生对《鸟的天堂》的阅读内容加深理解,另一方面,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除此之外,在教室的一角可设置一个课外阅读小书架,供学生进行课后阅读。
        3、定期进行阅读总结与反馈
        在阅读教学中,不同的课文所带来的知识内容是不同的,各有千秋,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量,丰富自身语文素养。教师应及时督促学生定期进行阅读总结与反思,使学生完善自身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举一反三。
        例如:在讲解完(《为人民服务》,部编版)后,教师可对学生布置一下课堂教学小任务:阅读总结;总结的方法可以是口头表达或文字总结,教师可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自行决定,字数不限。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们通过阅读总结自身所学的知识,有所收获与成长。阅读总结的内容可由学生自行阐述,可以是关于《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的观后感,也可以是对于文章中尚未完全理解的部分内容进行提问等,阅读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文章,教师可以通过学生们的这些阅读总结与反馈,了解学生的阅读需求,及时调整阅读教学策略,为学生解答阅读困惑之处,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如果学生们没有进行阅读总结,教师也可让学生在课后及时整理自己的阅读笔记,以加深对文章的印象。让学生在反复总结中进一步地理解阅读的内容,使阅读教学具有一定的实效。
        4、丰富阅读教学内容
        在以往的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一般采用简单地讲述课文内容,学生负责吸收所学知识,但在这一环节中,应尽量避免课程内容的枯燥与乏味,进而使学生失去了阅读的兴趣。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体验阅读教学所带来的趣味性,教师需不断地丰富教学课件,定期更新教学素材,与时俱进。
        例如:在讲到(《美丽的小兴安岭》,部编版)这篇课文时,教师可在PPT课件中将各个季节的小兴安岭的图片对学生们进行展示,同时,结合文中内容,适当地描述一下图片中的景色,如春天时积雪消融;夏天时树木繁盛、阳光充足;秋天时松柏苍翠、白桦叶子枯黄;冬天时雪花纷飞、黑熊出没。在阅读开始之前,先进行一个简单的背景介绍,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有助于引导学生产生对阅读的内容的兴趣,对阅读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知和良好的印象,给予其一定的想象的空间。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一些提问,如家乡都有哪些美丽的景色,分别都在哪些季节,引发学生进行一些回忆。在阅读结束后,教师可展示一些时长较短的视频给予学生们观看,视频的内容与教学内容相关,让学生们有所回顾和启发,更好地记忆阅读教学内容。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重视教学策略和教学经验,更好地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点,即便是在课堂结束之后,也要积极地与学生们交流阅读心得。了解学生们对阅读教学的疑难问题,及时总结教学经验,采取适当的教学模式,基于核心素养这一要件,进行有效地培育。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清除阻障,乐于参与阅读教学,提高阅读的积极性,达到良好的阅读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黎静.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教育学文摘,2020(25).
[2]尹兆梅.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教育学文摘,2019(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