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8上   作者:黄秀芳
[导读] 数学学科的概括性、逻辑性以及抽象性,使得很多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会觉得很难理解,且经常会觉得枯燥单调,从而逐渐在学习过程中丧失了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数学成绩也很难得到提升。兴趣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动力,特别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数学学习具备相应的兴趣,更是关系到学生的整体学习。

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横潭小学  黄秀芳    510800

摘要:数学学科的概括性、逻辑性以及抽象性,使得很多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会觉得很难理解,且经常会觉得枯燥单调,从而逐渐在学习过程中丧失了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数学成绩也很难得到提升。兴趣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动力,特别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数学学习具备相应的兴趣,更是关系到学生的整体学习。本文针对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学习;学习兴趣;策略
        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数学课程的学习是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的,并且具有很高的系统性,学习基础的好坏是决定学生数学学习成果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和学习就十分重要了,但是,由于数学学科的难度和枯燥性,使得小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极其有限,且极易失去学好数学的信心。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针对性措施和引导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作为一门基础必修课程,数学课程的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的难度比较大,学习过程中枯燥性也比较强,再加上对于各种数学概念和定律等的理解,小学生往往会觉得非常抽象,难以理解,具有很大的学习难度。目前部分教师采取的教学模式仍然是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教学过程十分单调,学生不仅无法有效理解教师讲解的知识点内容,同时学习兴趣也极易下降,对于数学学习很容易产生厌恶的心情。其次,由于小学教育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在此阶段学生的表现欲望和被夸奖的欲望都比较强,在此阶段的教学必须以鼓励为主,才能实现更高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是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的鼓励和表扬比较有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尊心一定程度上都会受到打击。而在学生出现一些错误的时候,教师大多又会对学生进行批评,这就使得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会产生比较大的压力,进而影响数学学习的效果。缺少正向的鼓励与夸奖,会使得学生在数学学科学习过程中很难具有长期的积极性,很容易因为学习过程的枯燥和缺少鼓励使得学习兴趣快速丧失,进而对数学学习产生抵抗心理,最终影响数学学科的系统性学习。
        二、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
        (一)加强教学内容的挖掘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于学生而言,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各种数字和公式定律之间理解打转,有数不清的数学题需要计算解答,非常枯燥,没有尽头。同英语和语文等其他学科相比,数学学习过程的趣味性极其有限,很难令人对其具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基于这种数学学习现状,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设法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热情。教师要基于数学教材的内容,就内容深度进行一定的挖掘,将数学学习内容中的趣味性展示给学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1]。例如,对于各种立体性或者平面的、对称的图形,教师可以向学生进行引导,使其体会到数学图形的魅力。教师可以就某些数学定律相关的故事对学生进行讲述,例如圆周率的发现过程、黄金分割的发现过程等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


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具有更加强烈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的钻研动力,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加强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在数学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的作用,不仅仅是传授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进行更高质量和更高效率的数学学习。在此教学目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具备一定水平的专业素养,明确教学责任,才能在实践教学中启发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增强数学学习热情。数学教师本身具备较大的数学专业知识储备,较高的教学水平,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个人的特色优势,是实现预期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热情和兴趣的首要前提。故此,教师必须充分重视自身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的提升,在假期期间进行适当的学习,提升自我。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审核教案,对教案内容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和本班学生特点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整理,使教案内容更贴合教学实际,同时增强教案的灵活性和生动性,进而在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同时,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2]。其次,数学教师也要不断进行自我教学反省,不断改善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不足和问题,通过及时的针对性措施加强个人教学的质量和趣味性,增强学生的兴趣。其次,对于相关的学术活动和交流活动,数学教师也要积极进行参与,通过和其他教师进行教学交流和沟通,学习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然后进行自我完善,进一步增强自己数学教学的高效性和趣味性。最后,教师个人的人文素养对于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兴趣高低也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教师要注重个人在人文素养方面的提升。教师要注意营造轻松多样的课堂教学氛围,进一步丰富自己的教学风格,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发现数学学习的乐趣,主动投入到数学学科的学习中。
       (三)加强课后作业的安排合理性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习题练习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合理科学的习题练习作业安排才能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加以有效的巩固。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就学生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加以了解,明确学生的薄弱点和掌握不牢靠的地方。在此基础上,要针对性的安排课后的练习作业,从而通过课后作业练习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内容[3]。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安排课后练习作业的时候,要注意难易的合理安排,要令学生通过一定的钻研后就能解答,不能过于难,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通过自主钻研,掌握其中的学习乐趣,开拓数学思维。
        三、结束语
        在小学生的成长学习期间,数学教学直接关系到学生逻辑能力、观察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数学教学的重要性,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措施,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学期间,学生对于数学这一学科的学习热情和兴趣直接影响着学习过程中的投入程度和最终的学习结果,因此必须重视对于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丽宁.运用现代化手段,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J].读写算,2020(18):13.
[2]陈露.核心素养视觉下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的新路径[J].新课程,2020(25):169.
[3]张永安.浅谈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6):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