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的思政教育建设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8上   作者:王泽民
[导读] 随着经济的逐渐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其中,良好的思政教育建设不仅仅能够给学生们带来丰富的社会性知识,而且还能够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长沙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王泽民 410116

摘要:随着经济的逐渐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其中,良好的思政教育建设不仅仅能够给学生们带来丰富的社会性知识,而且还能够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特别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实现和提高思政教育的有效性成为了国家教育部和相关教育工作者甚至是整个社会关注讨论的热点话题。本文通过对思政教育的探究,向大家强调了新时代下思政教育建设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思政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建设良好的思政教育的难点,从三个方面传递了新时代下思政教育建设的具体实施策略,希望能够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新时代;思政教育;重要性;实施策略
        前言:教育是民生工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而思政教育又是教育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想要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教育工作者们必须重视对学生们的思政教育建设。如果一个学生没有接受到良好的思政教育,那么他就很难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长久下去,必将与我们国家和社会所认可的发展方向相背离。在新时代下,为了能够让广大的学生们与国家、社会同行,与人民群众同在,作为一名思政教育工作者,在实际的工作中,必须致力于建设良好的思政教育,为社会贡献更多杰出的综合型人才。然而,在现实情况下,思政教育建设还是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接下来,笔者就这些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展开讨论。
        一、思政教育的现状及难点
        首先,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对于思政教育的重视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其次,教学改革创新不足,教学供给侧改革力度不够;再有,协调育人合力不够,“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创新育人还需进一步加强。
        二、新时代下的思政教育建设
        (一)加强教学管理,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在新时代下,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时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而不断加强教学管理,创新教学管理方式。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创设适当的情境。想要让学生们更好地进行自主性学习,就要从枯燥单调的文本之中跳脱出来,吸引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给学生展示直接或者间接的形象,使得抽象的知识点能够形象化、具体化,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通过形象的感知来逐渐理解掌握知识点。并且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使得学生对于知识点有直观的感受,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从而促使学生们能够自主学习。其次,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们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安排各种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知识点分解成为不同难度的问题,针对各个问题的难度再组织不同的活动来帮助学生们理解并且掌握知识。在课程开始之前,可以通过给学生们提供知识点大纲以及一些教学视频,让同学们对于课程有充分的了解。这样一来,不仅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能够在无形中帮助学生们深化他们对思政知识的理解,提升他们的思政素养。



       (二)关注学生心理特点,因材施教
        想要建设好思政教育,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除了时刻关注学生们的学习情况、水平和能力发展的规律等等这些基本的信息,还应该积极地观察学生们的心理特征,从而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在新时代下,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也极其快,很多学生与他人的交往通过网络就能够完成。在这样的情况下,部分学生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与同学、老师的沟通和交流,长久下去,很难与现实生活良好地融合在一起。针对这样的现状,教师要积极地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比如可以为学生们举办一次户外的交流大会。实践证明,户外的氛围更能够让学生们敞开心扉。在交流大会上,教师要积极地关注那边不喜欢讲话的学生,主动走进他们,了解和关爱他们,带领他们融进队伍中,并设置一些需要团结协作才能够完成的游戏,让大家通过共同的努力来完成任务,使学生们感受到交流的乐趣。此外,教师也可以设置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角色选取任务,比如,口才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担任本组的发言者;善于手写的学生可以担任本组的记录员等等。这样一来,学生们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他们的自信心,这对思政教育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教师正确引导,树立学习使命感
        之所以需要教师,就是因为教师能够带领学生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所以,在实际的思政教育工作中,教师要给学生们一个正确的引导,使他们能够树立一种学习的使命感。教师不能够只站在成年人的角度上去思考学生的问题,而要积极关注学生的特点,注重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思政素养和综合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将所学内容和实践生活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比如,在讲到与先辈的革命精神有关的知识时,如果单纯地讲解课本上的知识,学生们可能对现在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可能感受不会那么深刻。为了让学生们体会到知识背后的意义,从而使他们树立“少年强则国强”的学习使命感。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去缅怀革命先烈,让学生们通过了解以前发生的事情去感悟先辈们的优秀品质,从而在实践中无形促使学生们增强学习动力。
        结语:
        其实,思政教育是一堂开放性的课程,这也就意味着教育工作者们不仅仅要在平时的课堂上向学生们注入良好的思政知识,而且在课外或者是实践活动中也应该将良好的思政教育融合在其中,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走思政教育之路固然是非常艰辛的,但是这其中也少不了因为收获到的教学成果而感受到的快乐。在新时代下,我们应该在这条道路上不断探索、尝试和创新,不畏困难,勇往直前。
参考文献:
[1]姜雨辰. 新时代高职生思政教育创新模式的探讨[J]. 中文信息,2021(1):180. DOI:10.12221/j.issn.1003-9082.2021.01.180.
[2]刘华,胡英.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思政教育元素探析[J]. 湘南学院学报,2021,42(1):120-124. DOI:10.3969/j.issn.1672-8173.2021.01.024.
[3]宋晶. 新时代高职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心理疏导[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21(2):282-284. DOI:10.12223/j.2095-6711.2021.02.115.
[4]付春方. 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政宣传教育的实效性的有效策略研究[J]. 科学与财富,2021,13(4):342. DOI:10.12293/j.1671-2226.2021.04.3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