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学习现状与转化策略 游婷婷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8上   作者:游婷婷
[导读] 现代教育中培养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变化强调以学生为教学核心展开教学活动,课堂教学不再是机械化完成工作,教师需要在课堂授课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改善学生的学习感受,针对学困生优化教学策略,帮助学困生找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并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帮助学生树立对数学科目的良好印象,促进学生更为主动的参与数学学习。

四川省南江县公山镇小学 游婷婷 636600

摘要:现代教育中培养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变化强调以学生为教学核心展开教学活动,课堂教学不再是机械化完成工作,教师需要在课堂授课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改善学生的学习感受,针对学困生优化教学策略,帮助学困生找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并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帮助学生树立对数学科目的良好印象,促进学生更为主动的参与数学学习。本文就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学习现状与转化策略做出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现状分析;转化策略
        一、引言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当前无论是教育教学理念还是具体的教学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以往大不相同,想要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目标,教师必须要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和作用,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保证不同学生都能够接受良好的培养,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提高学生成绩,最终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满足素质教育的需要。
        二、小学数学学困生的现状分析
        (一)学习兴趣不足
        不少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容一成不变,基本都采取“我教你学”的教学模式,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规划来设计教学内容,学生很难产生内心的共鸣,学困生在学习中也跟不上教师的教学思路,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得不到提升,教学效果不佳。同时教师缺少对学生数学文化和数学思维的培养,再加上学生无法集中注意力等因素,学生无法在数学课堂学习中感受到快乐,甚至形成了一定的心理负担。数学教师帮助学生在优良的学习氛围中掌握学习方法,从而使学生摆脱教条式教育的束缚,让学困生也能够激发参与教学活动的欲望,让不同孩子在数学学习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快乐,帮助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拥有学习的动力。
        (二)教学过程缺少针对性
        当下,许多教师仍然凭借所谓的“经验”利用老旧的教学方式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殊不知教育是要跟随时代不断改变的,否则只能被时代淘汰。传统教育思维偏向以教师为核心,由教师来决定开展何种方式的教学,而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对于学生来说,每个学生的心理状态,个人爱好趋向,擅长的学习方式都是不尽相同的,小学数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同学们缺少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基本上都是一概而论的统一授课。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缺少对细节的把握,对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没有认真的调查和系统的分析,对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的状况认知不足,课堂教学模式缺少活力和应变能力。导致很多学困生对知识内容难以深度理解,只明白教材中的浅显道理。教师要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根据教材内容,设计难度适宜的数学问题,带领学生在不断的拓展学习的宽度,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二、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一)加强针对性教学
        小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有非常大的区别,小学数学教师应加强分析学生的差异分布,利用针对性的方法,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状态来进行合理的规划。数学学习是一种复杂的认知过程,是需要思考和理解的学科,课堂教学应引导学生在应用或者分析的时候既能看懂所有题目又可以迅速的找到解题的思路,做题就能够抓住重点。学生需要合适的方法来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教师可以整合教学资源,不断创新自身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根据学困生的实际情况,使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例如,在教《认识图形》一课时,教师就不能单一的进行图形概念知识的讲解,应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随着信息网络和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普及,信息技术已经成为重要的辅助教学手段。信息技术不仅包含着大量的教学素材,其多种应用方式也带来新颖的教学模式。首先教师可以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为学生呈现多样的生活景象,并引导学生针对图像内容进行细心观察,让学生去自主观察哪些是图形,同时在要求学生分析不同图形的结构以及特征。然后,观察不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对于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些基础化的讲解,比如让学生做一些教学模型的拆解,这样不仅有助于加强学生对于图形结构的整体掌握,还能有效的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从而实现针对性教学的教学目标。
        (二)合作学习课堂构建
        小组合作学习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是非常有益的,学生通过互动讨论的形式沉浸在数学课堂中,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教师可根据当堂课所讲的内容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式学习,不断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同时要注意小组成员的分配,将成绩较好的学生和成绩一般的学生进行平均分配,让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存进和补充,进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实现自主学习课堂的构建。例如在对《简易方程》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便可利用小组合作点评教学的方式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进行点评,通过题目的设置如未知数的求和方程“4x+3=19,那么3x+3等于多少”,教师先要求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分析解答,然后对学生方程运算的过程进行点评,引导学生理解方程的含义。通过这种方式了解学生对方程的掌握程度,协助教师对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及小组合作学习效果进行了解,并对学生知识接受能力及思维方式等进行充分了解,对学生遇到的疑难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解析,提升小组合作的学习效果,促进高效学习课堂的构建。同时可以利用拓展教学,让学生在小组互动中自主思考,试一试采用其他解题思路进行解答,加强全班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度,开拓学生的思维宽度,继而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结束语:
        常规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和融入度都不够,导致很多学习成绩不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主动为学生打造适宜的学习方式,让学困生也能更好的融入课堂,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明确一点,教育的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是我们追求教学目的的一种手段。随着教学要求的不断提高,这种“手段”也应该随之不断的进步,通过灵活的教学方法可以显著促进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效率,对小学数学教育质量提升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金文平.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研究[J]. 考试周刊,2021(8):75-76.
[2]董国蕊.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的现状、形成原因及转化策略[J]. 科学咨询,2020(49):196.
[3]王慧敏. 农村小学高段数学学困生的成因与对策[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24):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