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8上   作者:冷士林
[导读] 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背景下,学生以记忆和重复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学习要求。为了让学生的知识学习和能力获得长足发展,满足时代的知识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特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开发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跳蹬场中学  冷士林  561000

摘要: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背景下,学生以记忆和重复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学习要求。为了让学生的知识学习和能力获得长足发展,满足时代的知识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特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开发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高阶思维能力;策略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发生着改变。传统的以获得知识为目标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社会的需求,当前社会需要的是一批能够应变复杂多变环境的人才,是具备能够进行问题搜集、分析以及解决的人才。物理是一门以实验(感知)为基础,需要从具体到抽象概括,不是简单地给初中学生一套逻辑规则。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不断地否定自己已有的认识,从而不断地由表及里、回旋式地接近真理。该学科的特性也决定了其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必须要重视该门课程的教学,通过不断优化教学的方法,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一、更新教学模式,奠定培养基础
        近年来,素质教育深化推进,抽象思维能力并不是教师可以直接给学生灌输的,更不是通过直接灌输学生就可以学会的,因为对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学生在学习中自主领悟,不断总结与思考,之后慢慢实践纠正,最终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然而,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给学生发散思维以及提高抽象思维能力提供更多机会。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通过具象内容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以学习电压这部分内容为例,从思维上分析我们很难想象出电压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入水位差概念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思考。但是这并不是终点,只是我们思考问题的引子,结合抽象概念与具体事物的相互印证找到二者之间的本质联系,之后循序渐进地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因此教师要思考具体化是否合理,把握好尺度,不可过于生硬。其次,教师应遵循质量大于数量的原则,不可过分追求做题数量。如果教师可以利用有限的时间帮助学生消化每一道题,提高对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重视,那么,当学生形成一定的抽象思维后定能够做到举一反三。
        二、问题的合理性引导,促使学生从低级思维向高级思维转变
        在传统的初中物理课堂中,教师更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忽略了学生对物理实验现象的分析、理解和创造,这也影响了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转变。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应明确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通过融入问题这种启发式的方式,有意识地让学生对相应的问题进行分析、比较和概括。相比于让学生的死记硬背,这种方式更容易强化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例如,在教学“物质的密度”时,教师可先从最简单的生活现象进行提问:为什么木头可以浮在水面,铁块却沉浸在水里?这时学生纷纷说出因为铁块沉,物理基础较好的学生说是因为密度不一样。


对此教师可接着提问:那么物体的密度如何测量呢?预习过的学生立即给出方案。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赞扬,并从实验的角度给学生渗透如何测量物体密度,同时对实验细节进行提问:蜡块从水里拿出时会不可避免地沾上一些水,这对实验结果有什么影响?在对学生提问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必要时可给予一些小提示来拓展学生的思维。
        三、利用对比分析,培养创新意识
        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到: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开发性、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激活思维能力,让学生有广博的知识,使其能够发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触发联想,使其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去探索不同的过程和方法,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例如,在教学《汽化和液化》物理内容时,主要是让学生认识什么是汽化和液化,知道汽化吸热,液化放热,知道什么是蒸发和影响蒸发快慢大小的因素,能够通过物理学习,运用创新思维思考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为此,在学习的时候,可以为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实际现象,如“火上的水烧开一段时间变少、潮湿的头发用热风吹干的快等”让学生认识物态的变化,然后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以洗衣服晾干这一事情引导其讨论交流、思考,将衣服放在室内和室外、叠起来晾和展开晾、有风吹和无风吹等不同情况下,衣服怎样干得最快,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讨论交流心得体会,使学生初步认识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四、实施有效的实验教学
        实施有效的物理实验教学将会在很大程度上确保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当前,很多初中学校的物理实验教学课堂过于形式化,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很多教师做实验的目的就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没有真正去理解物理实验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和思维能力培养方面的重要意义。学生很难真正在实验课堂上学习到有效的知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实验进行合理设计,以达到上述目标。当然,一节设计良好的物理实验课程,对于学生而言是一次教学的创新,学生将会在物理实验课程示范中学习到很多全新的知识。丰富学生物理知识面的同时,将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租用。当前,初中物理实验课堂可以将物理实验过程人性化,在指明基本物理实验要求的基础上,允许学生自由思考,采用不同的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得出相应的实验结论。
        结束语
        在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既符合了新课改的基本要求,也有利于落实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同时,还可以促进教学目标从低级思维能力向高级思维发展。在初中物理课堂的具体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为未来的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徐艳梅。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策略探析[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32):58-59。
[2]张川云。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策略探讨[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4):120-121。
[3]储成节。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策略初探[J]。物理之友,2015,31(10):7-8+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