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年级单元整体教学的有效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8上   作者:郑静
[导读] 随着语文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案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改动。目前,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以单元整体教学为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整合零散的语文知识,并根据不同教学阶段的教学目标开展相关语文专项知识的教学活动。

四川省攀枝花市二十五中小阳光外国语学校 郑静 617000

摘要:随着语文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案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改动。目前,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以单元整体教学为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整合零散的语文知识,并根据不同教学阶段的教学目标开展相关语文专项知识的教学活动。同时,教师通过开展单元整体教学活动,还能够延长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记忆时间,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相关语文知识,从而实现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 高年级 单元整体教学 有效实践研究
        引言
        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如何做好语文教学工作,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重点探讨的课题。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要从教育教学改革要求的角度出发,重视现代化教育理念的落实,还要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角度进行思考。单元整体教学法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一次创新,其主要是基于当前部编版语文教材的优势,以教学单元作为基础开展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学习的探究性与综合性,对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一、明确教学思路,突出单元整体教学重点
        在单元整体教学中,要让学生收获更多的学习成果,教师应当明确教学思路,突出单元整体教学重点,发挥单元整体教学优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按照“总、分、总”的思路开展教学。例如,在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先引导学生思考单元导语,让学生对单元学习内容形成整体认知。然后,引导学生阅读与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和主旨,这也是单元整体教学的重点。最后,引导学生对单元学习内容进行总结,突出单元教学主题。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体现的是“读书”的重要性,单元编排的三篇课文针对读书做出了不同的解读,这些差异化解读是单元教学重点。《古人谈读书》主要是古代先贤对于读书方法、读书观念的阐述,具有一定的引领性;《忆读书》主要讲述著名作家冰心的读书体验,突出读书对于其人生的重要作用;《我的“长生果”》表现的是现代作家叶文玲对少年时代读书生涯的回忆,这是最贴近学生思想生活的一篇课文,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读书对于成长的意义。教师在引导学生“分”学的过程中,应突出文章的重点。在对单元学习内容进行总结时,教师可让学生结合先前的三篇课文,这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基于自己的探究进行总结,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二、运用交流展示方法来深化学生的单元整体课文学习
        只是简单地引导学生读课文、画关键词句、简单回答课文阅读问题,都会降低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效果,也不利于学生从中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所以,只有让学生做到对语文课文内容的深层次学习,才能促使学生从中获取知识、积累有用的学习技能。


其中,在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适当的交流展示活动,运用交流与互动的课程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讨论单元整体文章,这样可以深化学生对语文单元主题的了解,从而促使学生从交流与互动中改进自己的学习问题、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比方说,在课程交流过程中,教师可以围绕单元整体课文内容,先引导学生做好课前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准备,如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与查找关于主题文章的文字、图片及视频参考资料,从而为后续单元整体学习做好准备。其次,引导学生初步朗读、感知文字内容,体会其中渗透的思想情感。最后,组织交流展示环节,让学生针对单元整体的文章内容,展开主题交流会,并引导学生展示收集到的文字、图片资料,且给予学生一定时间讲一讲自己对单元整体文章的学习感受及其从中体会到的思想情感等,从而深化学生对单元整体文章的理解和认知。
        三、基于语文要素的单元整体教学
        统编版语文教材采用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并进的结构形式进行编排,通常一个单元围绕人文主题选取三四篇课文,单元式教材编排十分适合进行整体教学。如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围绕“山川湖海”来组文,单元导语页的下半部分指明要落实的语文要素,第一条通常是要落实的阅读方法—“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第二条通常是对习作或口语交际方面的要求—“习作时发挥想象,把重点部分写得详细一些'在交流平台中提道“阅读文章时,我们要注意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并提出具体的方法指导—“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开去……还要能从课文内容联想到更多”。由此可见,第一单元要落实的语文要素就是“阅读时能展开联想与想象”“写作时发挥想象,详写重点部分'对阅读的具体要求在第一课《草原》的第三道课后习题中有所体现—“生活中你也有过与人惜别的经历吧,和同学交流”。在交流平台中更明确指出“阅读《草原》,读到课文中主客相聚与惜别的内容,可以联想生活中自己与别人相聚和惜别的情境,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加深对课文思想感情的理解'在第二课《丁香结》中如何落实展开联想的语言要素,交流平台也有明确指示—“〈〈丁香结泻到丁香结引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由此可以想到其他有象征意义的植物,如梅、兰、竹、菊,想到这些植物象征什么,由这些植物想到人生的追求”。通过对整个单元的备课,教学时就能非常明确要落实的语文要素,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年级小学语文教学是一个重要的教学阶段,也是实现学生由小学过渡到初中学习的关键时期,因而教师应该重视其中的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并且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活动来组织学生参与到学习之中,促使学生从中学习和积累到有用的经验。
参考文献
[1]郭长杰.小学语文高年级单元组教学的有效实践[J].读写算,2021(01):169-170.
[2]高晖.小学语文高年级单元主题整合的阅读教学实践分析[J].中华少年,2020(02):58+61.
[3]李杰.小学高年级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探索[J].现代教学,2014(07):59-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