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挥群众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8上   作者:阿旺罗布
[导读] 在乡村振兴的发展中将群众文化打造特色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总目标,本文主要就探索以村为例美丽乡村的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把握住地理位置和区域优势,就群众文化乡村振兴的基本特征和总体构想,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就正于领导和行家们。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拉孜县曲下镇文化服务中心  阿旺罗布 858100

摘要:在乡村振兴的发展中将群众文化打造特色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总目标,本文主要就探索以村为例美丽乡村的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把握住地理位置和区域优势,就群众文化乡村振兴的基本特征和总体构想,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就正于领导和行家们。
关键词:乡村振兴;群众文化;民俗群众文化
        引文:群众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乡村振兴是群众文化的重要载体。群众文化和乡村振兴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当前,群众文化和乡村振兴融合是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从乡村群众文化形式来看看,群众文化礼堂、群众文化长廊、群众文化墙绘充分展现了村的群众文化特色,灯光球场建设使群众的夜生活更加丰富。群众文化是最具魅力的乡村振兴资源,有利于区域乡村振兴特色化、品质化发展;乡村振兴是群众文化创新发展的良好市场,有利于群众文化的吸引力、影响力的提升,二者相互交融、相得益彰。
        一、乡村群众文化底蕴深厚、内容丰富
        我国乡村有着深厚的底蕴,民俗节日文化丰富多彩,可以说一年四季民俗与群众文化活动不断。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西藏拥有非常丰富的节庆文化资源,如雪顿节吐蕃文化旅游节、洛谐文化旅游节、桃花节、那曲赛马节、望果节、八思巴文化节、仲确节、哲古草原牧人节、康巴文化艺术节、象雄文化旅游节、堆谐旅游文化节等。此外,乡村群众文化中特色饮食文化也是丰富多样,文化遗址,具有西藏文化气息的寺庙、文物等,神话传说、民间歌谣、宗教信仰习俗、藏族舞蹈、说唱艺术等,这些都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多样的可挖掘内容。
        二、乡村振兴与乡村文化联动发展策略分析
        (一)打造特色地域文创产品,丰富乡村群众文化符号
        每一个地域,每一座乡村都有独有的群众文化特色,将这种自身独有的群众文化特点融入到文创产品形象中,一方面可以彰显美丽乡村不一样的群众文化形象,另一方面还可以让所创造出来的群众文化产品更具有地方特点。拉孜是“堆谐之乡”。拉孜“堆谐”自古以来名扬在外,有近千年的悠久历史,“堆谐”文化群众基础深厚;拉孜是藏刀的发源地,拉孜藏刀在藏刀类别中名气最大,藏刀制作工艺先后被列入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拉孜是通往珠穆朗玛峰的必经之地,县城距珠峰大本营仅100余公里,温馨的吃住穿、丰富的游购娱,让去往珠峰的游客多偏重于选择在拉孜休整等,既融入了当地特色群众文化符号,也打造了地域性群众文化形象。
        乡村群众文化宝库丰厚、民俗丰韵浓厚,结合不同的村落、农产品、群众文化特色、民俗习惯等资源,策划设计培育和推广丰富多彩的文创产品,一来承载着传播村独有群众文化元素,二来促进农产品变文创产品,提高地方特色的民俗产品知名度。例如,在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乡村,就可以探索将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创意包装,打造乡村特色文创产品。结合非遗这一个群众文化符号,设计一系列文创产品,包括美丽乡村吉祥物、美丽乡村特色符号、可爱形象抱枕等。借助文创产品的丰富性,传播美丽乡村独特地域性群众文化,促进品牌传播。



        (二)利用网络宣传乡村品牌,促进新时代乡村振兴
        在乡村群众文化开发已取得一定成效的地区,但是仍存在品牌意识薄弱问题。乡村应积极借助互联网途径,通过微博、微信、短视频、网络主播、网红景点或产品打造等新颖的现代传播手段,强化乡村振兴品牌的策划,传播美丽乡村振兴形象。邀请各领域艺术家、摄影协会、写生爱好者前来美丽乡村体验并撰写游记攻略等,将个人作品发布到网络上,通过拍摄微视频、微电影进行网络宣传,提高美丽乡村知名度,全方位展现美丽乡村村风村貌民俗群众文化特色。
        单纯的社交平台视频分享仅仅是一种作为宣传的方式,重中之重还是要把线上的宣传转化为线下的乡村振兴互动,让各方宾客可以积极主动地到美丽乡村走一走、看一看。充分挖掘群众文化内涵,以节日群众文化活动为载体,开展民俗活动体验游,依托节日风俗,举办各式体验游活动。
        三、挖掘乡村群文宝库,开拓特色文旅,探索乡村振兴新路
        根据村居民特色和风俗群众文化多元主题,按照农村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和特色农产品为乡村振兴吸引物,开发不同特色的主题乡村振兴活动;根据村特色风土人情、民俗群众文化、农耕群众文化,建立民俗风情乡村振兴模式。
       (一)乡村群众文化融入乡村特色开展乡村特色游
        积极利用乡村群众文化、农村油菜花和农村风貌观光开展特色旅游。让乡村振兴深入农村乡间,让城市居民观赏水乡画境,小桥流水、白墙黑瓦、草堂竹亭、草径石道,感受乡村碧水蓝天。设置农耕群众文化展示区,展呈传统农具、传统生活器具等作用及使用方法。引导游客穿街走巷、食宿农家、与农家座谈,并与农民到田间劳动,体验操作古老传统的农具的乐趣。
        (二)强化乡村旅游设施建设,突出群众文化特色
        神奇、神秘、神圣是西藏旅游的核心吸引;在乡村振兴建设中,进一步健全旅游基础设施配套,为接待游客、引进项目创造条件。建设集接待、餐饮、土特产经营为一体的游客集散中心;建设具有家禽观赏、动物表演、博物馆、游乐中心、网球场、游泳池等功能于一体的乡土游乐园。
        例如,尝试开展农业风俗研学旅行游。研学旅行通过提及旅行、住宿,开展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活动。尤其是如今学生对于农事时节对于农作物的理解和认知大多都是停留在书面上的,在实际的生活中可能存在五谷不分的情形,对于清明谷雨惊蛰这些二十四节气所对应的农事行为不甚理解,对本地特色的民俗丰韵不熟悉,开发设计农业诗文研学游对于加深学生对农业农事、群众文化遗产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结束语:
        各地可以结合自身特色做好文旅融合,打造优质的乡村文旅融合品牌,在文旅市场有更好的前景,真正做到“文”与“旅”融合,实现“文”与“旅”齐飞。乡村具有较为丰厚的农业资源,农耕群众文化浓郁,地方特色非物质群众文化遗产、民俗丰韵也是非常丰富。因此可以设计开发特色农业旅游,不断完善美丽乡村设施设备,为游客带来更好体验。
参考资料:
[1]桑田. 浅析群众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J]. 农家参谋,2020(14):266+278.
[2]陈桐影.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群众文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 新西部,2020(12):15-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