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8上   作者:曹爱梅
[导读] 感恩教育指的是教师通过特定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掌握教学内容时,心中存有“感恩”这一概念,学会感恩。这样一来,学生内心具有感恩的情怀,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对感恩的概念加以应用。通过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来提高学生进行感恩活动的积极性,并用实际行动去践行感恩理念。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郭墅中心小学   曹爱梅  224400

摘要:感恩教育指的是教师通过特定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掌握教学内容时,心中存有“感恩”这一概念,学会感恩。这样一来,学生内心具有感恩的情怀,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对感恩的概念加以应用。通过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来提高学生进行感恩活动的积极性,并用实际行动去践行感恩理念。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感恩教育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是因为小学生比较年幼,尚未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成人需要对其道德观念进行引导式培养。感恩教育能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并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能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沉浸在课堂之中,方便教师开展感恩教育。
关键词:感恩教育;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渗透策略
        引言
        在我国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小学教学中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素质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促进学生的不断成长和发展。在素质教育中感恩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的提升以及将来立足社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取有效对策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使学生在成长和发展中心怀感恩,将来利用自己的所学回报父母和社会。
        一、教学中借助多媒体的优势,让感恩教育更加直观
        在小学的教学中,情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由于小学生在认知方面的欠缺,因此情感教育如果仅仅是通过教师讲解的话学生可能理解得没有那么透彻,而且也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向学生呈现更加直观的感恩教育的内容。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于相关内容学习的兴趣,而且通过多媒体视频更容易让学生在观看时产生情感上的触动,对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中所表达的情感以及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都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例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当课文的内容涉及感恩的情感时,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可以根据文章中的内容在网上搜寻相关的影视视频资料,可以是公益广告,也可以是影视作品片段,还可以是照片或者图片的形式。在教学开始前教师可以将内容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展示给学生,将学生充分代入到课堂的节奏中。学生在观看这些图片或者影视作品时,学生内心感恩的情感会被有效激发出来,通过画面的刺激使学生的内心受到触动,学生对于感恩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在这样的内心感悟下不仅课堂教学将会变得更加顺利,而且也达到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目的。
        二、开展感恩活动,提升学生的道德行动能力
        感恩是一种重要的品德构成,其也是当前很多学生缺少的一种品质。


在近些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家庭都富裕起来,再加上很多学生都是由祖辈带大的,学生习惯了家长和他人的付出。这一情况就使得很多学生变得自我,不能拥有感恩的意识。为了落实德育教学,实现学生的有效德育目标,教师就需要将感恩教育重视起来,使学生具有一颗感恩的心。为了实现学生感恩之心的培养,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就可以尝试着开展一些感恩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行动能力,使学生可以真正地对别人的付出做出感恩回馈。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可以尝试着开展一节主题课程,在其中围绕着感恩创建活动,让学生感受一些实例,进而使其得到心灵的触动。
        例如,在进行“父母之爱”这一口语交际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口语交际,开展一次感恩活动。在其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父母的付出进行思考,让学生回想父母在哪些方面关心自己,并将其说出来。在完成这一内容之后,为了引导学生体会感恩,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歌曲《感恩的心》,并通过羔羊跪乳、乌鸦反哺的故事,培养学生的感恩之情。作为任务,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思考,在现阶段如何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父母进行回报。若条件允许的话,教师还可以联系班主任,开展一次主题班会,在其中邀请部分家长到场,开展感恩亲子活动。
        三、通过感恩故事,渗透孝文化中的感恩意识
        在当今社会背景下,感恩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素养,也是作为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小学时期学生的思维观念还不成熟,这时教师的引导是帮助学生完善人格的重要途径,所以小学阶段对学生开展感恩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篇文章都是经过教育专家精挑细选的,每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教育意义,所以在开展感恩教育时,教师可以借助教材内容,如《父爱之舟》这篇文章,让学生感受到父亲伟大的爱。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加深学生的理解,让学生知道感恩的真正含义。首先,在教学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总结文章中描写了哪些场景,然后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这些词句所蕴含的情感。当学生朗读后,再让学生在这些词句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认识从多个角度对文章中的父亲进行评价,从而让学生类比自己的父亲为自己付出哪些,使学生感受到父爱的伟大,以此来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意识。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找一些汶川地震中的感人的亲情事例来加深学生的认识,让学生感受父母的无私奉献。
        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合理的方式开展感恩教育,明确感恩教育的重要作用,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多元化的活动,为学生接受感恩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而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形成强烈的感恩意识。
参考文献
[1]陈晓霞.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J].新教师,2020(06):55-56.
[2]蔡春英.注重渗透感恩教育发挥语文育德功能[J].黑河教育,2019(04):30-31.
[3]张艳.谈小学语文如何做好感恩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8(50):59-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