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的评价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8上   作者:杨舒岚
[导读] 在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需要提高教学实效性,丰富教学手段是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课堂教学需要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小学数学是数学学习阶段的基础部分,能否打好基础对学生日后的学习有重要的影响,数学作业对于提高学习效果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需要全面的总结学习过的课堂知识,并且通过写作业的过程中不断的对数学内容进行探析,锻炼自己的知识灵活应用能力,利用作业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

四川省南江县公山镇小学 杨舒岚   636600

摘要:在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需要提高教学实效性,丰富教学手段是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课堂教学需要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小学数学是数学学习阶段的基础部分,能否打好基础对学生日后的学习有重要的影响,数学作业对于提高学习效果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需要全面的总结学习过的课堂知识,并且通过写作业的过程中不断的对数学内容进行探析,锻炼自己的知识灵活应用能力,利用作业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评价分析;教学策略
        当前一些小学数学教师在作业评价中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得数学作业的教学功能发挥的不够理想,数学作业的设计过程和设计理念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小学数学作业评价应该以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为基础,教师通过有效的作业评价作为引导,帮助每位学生锻炼优秀的数学学习思维方式,同时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展开各种自主探析学习,进而有效的培养数学学习能力。
        二、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的评价分析
        (一)加强评价鼓励
        很多中小学的教育理念存在一定偏差,将教学重点放日常课堂教学中,对作业的安排则缺少相应的重视。数学作业不但可以让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较好的复习,同时能够释放孩子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习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够有效拓宽学生眼界,让学生能够自由的成长。教师要在探究性作业中加入更多的鼓励性评价,让学生在数学作业的完成中,充满前进的动力,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发育和成长。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得到数学锻炼的机会非常少,也很难做自己想做的事,释放自身的天性。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加强发挥作业评价的教育功能,能够让学生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领略数学的魅力,让学生们在感受快乐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为学生未来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注重评价引导
        部分教师缺少对数学作业评价的整体规划和合理设计,只是模式化的完成工作,单一概念化地完成对学生的评价教学过程。这是教师没有工作责任心和教学理念偏差的表现,教师必须要重视教学评价的教育价值,并重铸教学评价的工作体系,继而有效推进小学数学教学成绩的提升。探究性作业的核心在于对课堂知识的拓展和探索,教师应利用作业评价作为引导,加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同时帮助孩子把学习重点放在理解与运用相结合。教师在作业评价中可以进行一定的拓展方向指引,可以丰富作业内容,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成长。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评价指导帮学生联想生活中数学知识应用的过程,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的逻辑原理,同时加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索,拓展学生的思维和知识范围。



        三、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的教学策略
        (一)在探究性作业中做好评价拓展
        小学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作业评价设计进行有效的教学指导,让学生面对不断变化的教学问题也能做到胸有成竹,在解决学生学习问题的同时敏锐的捕捉到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机会,结合精确的教学手段和生动的教学评价语言,提升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继而提升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教师应该以评价指导为探究性作业的先决条件,继而让学生进行自由的分析和思考。应该吸引学生热爱数学科目的热情,自己去推论。教师或者教材传授给学生的不断减少,而引导学生去寻找未知的应该增加。教师需要在作业评价中围绕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在千变万化的教学活动中传递知识的火炬。举例来说,在《克与千克》的课后探究性作业中,教师首先布置作业任务是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应用,如食盐、味精、苹果、白菜等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物品进行称重,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学生在作业中就会写到:一袋食盐是90克,5个苹果是1.5千克。教师在作业评价中首先要对学生作出鼓励:对的,你做的非常好。然后在给出评价拓展:为什么食盐要用克做单位,苹果要用千克做单位。通过作业评价刺激学生的思维拓展不断的向外发散,引入更多有效的学习资源,提升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
        (二)以学生为核心进行作业评价
        数学探究性作业是提升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手段,但自主探析中的不可控性对教师的教学智慧是一种锻炼。教师在进行作业教学评价的过程中,预先设计好教学评价的“包袱”,吸引孩子思考和分析,同时注意观察学生的思考状态,了解孩子的心理,对教学步骤进行合理的判断,会出现什么问题,做好解决问题的心理准备。教师还需要观察不同学生地状态,以平等的方式与学生共处,使学生时刻感受到老师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把探析式作业中教学具体化的优势发挥出来。小学教师可以增加适当的教学内容,并吸引学生主动向学习内容进行深度的探索,也可以向老师提出自己的疑问。例如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对作业内容进行整体的教学规划,从而使学生了解学习中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都有哪些。然后让孩子进行试探性的绘画来描述不同的数字,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要通过评价提醒学生利用一些线段的辅助解析方式来更好的展现学习的内容,提升其数学逻辑。最后,教师需要通过教学评价引导学生进行深度的学习分析:小数都代表什么内容,不同的小数点都有什么样的含义,让学生对学习内容和教师的问题产生一定的好奇,并在打消这种好奇心的过程中实现自我解析的过程,在解析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很多的麻烦和难点,教师必须在评价中鼓励学生大胆的提出自己的质疑或者困难,并给予正确和富有耐心的评价指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课堂引入探究性的作业设计模式,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教师需要加强对作业评价的重视,改善探究性作业评价的评价模式,完善作业评价的步骤,从而更好的调动学生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探究性作业中,不断拓展自身的学科思维,提高作业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俞红波. 对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的评价与思考[J]. 数学大世界(中旬版),2019(2):75,73.
[2]钱国翡. 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中有效评价的实践探究[J]. 考试周刊,2020(2):77-78.
[3]赵佰强. 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设计与评价探究[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4):1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