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方戏曲的"同质化"倾向及其应对之策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8上   作者:尚静
[导读] 从整体情况来看,当前我国地方戏曲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程度的同质化倾向,作为最具备中国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戏曲本身应该充分体现出应有的地域化和个性化特征,同时要以自身独特的呈现方式让观众进行品味和欣赏,这样才能体现出应有的价值和效果。结合这样的情况,本文重点分析地方戏曲的同质化倾向原因以及应对策略等相关内容。

新疆昌吉州艺术剧院 尚静   831100

摘要:从整体情况来看,当前我国地方戏曲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程度的同质化倾向,作为最具备中国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戏曲本身应该充分体现出应有的地域化和个性化特征,同时要以自身独特的呈现方式让观众进行品味和欣赏,这样才能体现出应有的价值和效果。结合这样的情况,本文重点分析地方戏曲的同质化倾向原因以及应对策略等相关内容。
关键词:地方戏曲 同质化倾向 主要原因 应对策略
        一、引言
        从根本上来讲,针对地方戏曲来说,其最可贵的地方就是在其灵魂深处和血液中所呈现出的独特性,然而从具体情况来看,在戏曲界的发展过程中,有很多独特的具备个性化特征的智慧被慢慢的淡化或者抛弃,反而以一种歌舞化、都市化的形式呈现,同时把多种唱腔杂糅在一起,又加之相应的装饰,由此导致原本的地方戏曲特色有了极大的缺失。因此,要高度关注这种同质化倾向,对其原因要深入分析,然后进行行之有效的应对和处理。
        二、地方戏曲同质化倾向的主要原因
        (一)缺乏应有的文化自信。
        从整体情况来看,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在戏曲领域往往认为戏曲不如话剧,不如影视,甚至不如歌剧、舞剧等等,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地方戏曲本身具备的优势和特点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具备的,并没有充分确立起地方戏曲应该具备的文化自信,由此导致戏曲创作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媚俗,甚至随波逐流的倾向,让其他多种形式在地方戏曲的舞台构建过程中进行融入,把舞台用多种道具进行相对应的填充,由此导致地方戏曲往往大同小异,存在着严重的同质化倾向。例如,在地方戏曲的道具设计方面,往往追求舞台剧的效果,把细枝末节的一些小物件都做得特别精致和清楚,特别像话剧的相关内容,有的时候还会利用多媒体大屏幕展示的形式,或者画外留白,变得更像影视剧,通过这种形式使戏曲变得特别不戏曲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正是戏曲同质化和戏曲走向边缘化的根源。
        (二)地方戏曲新作品缺乏应有的意境和诗性。
        在新形势下,针对地方戏曲的发展而言,往往缺乏应有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往往急功近利,追求市场化效果,在戏曲的核心内容和内涵方面往往缺乏应有的事情画意和艺术表现形式,在唱腔动作,舞台布置等相关方面都缺乏应有的含蓄美和程式之美,而呈现出一种趋同化的效果,地方戏曲所独有的不同地区的传统美学和文学造诣被抹掉或者被弱化。有些地方戏曲在念白唱腔等相关方面并没有进行精益求精的打磨,而是像影视剧本一样进行念白,很多新编剧目并没有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往往急功近利,里面有很多的水词和大白话,并没有诗情画意和独特的审美,在音韵方面不具备自身的优势和价值,由此导致地方戏曲并没有实现创新发展,往往味同嚼蜡。
        (三)京剧昆曲的流行制约了其他地方戏曲的发展。
        绝大多数的地方戏曲都是在民间诞生的,剧本并没有经过文人进行加工,在动作、唱腔等相关方面,也没有系统化的规范,本身有着十分显著的乡土气息。


然而为了谋求自身的发展,往往会向京剧、昆曲进行学习和借鉴,会邀请京剧昆曲的老师来对自身进行指导,通过这种方法使得各个地方的地方戏曲越来越统一化、标准化,形成规范的程式化动作,而此类情况对于地方戏曲的独特个性和特有的魅力造成了很大的制约,慢慢的消失,缺乏原汁原味,这种同质化的倾向使得地方戏曲往往成为一种唱腔的拼盘,导致很多地方戏曲都变成了某些大剧种的附属品,显得不伦不类。另外,很多地方戏曲的剧团演员在基本功、武功方面都是由京剧昆曲的相关教师来教授的,有的甚至是京剧昆曲的相关曲目移植来的,导致相关地方戏曲丧失了自身的特色,在统一化的教学模式的推进过程中,地方戏曲向着京剧昆曲进行靠拢,进而导致同质化问题日益严重。
        三、地方戏曲同质化倾向的应对策略
        (一)更加关注地方戏曲的理论和戏曲表演体系的构建,充分确立地方戏曲文化自信。
        在实际的发展中,要想充分体现出地方戏曲的特色和独有的魅力,就需要打造属于地方戏剧本身的戏剧表演体系,在戏曲文化和戏曲价值等方面要高度重视,具备应有的自信。在地方戏曲的创作过程中,可以在有效学习西方戏剧理论和其他多种戏曲形式的基础之上,进一步融合把握自身的特色和独有的价值,有效融入到地方戏曲的创作背景中来,在逻辑、核心特征等方面,要充分体现出自我的核心竞争力,不能盲目的照抄照搬,要活学活用,由此创立与地方戏曲相适应的独特的理论和实践的表演体系,在情感、行动、内涵挖掘、审美特性等方面,都充分体现出地方戏曲独有的魅力,在长期的积累和沉淀的过程中,使相应的理论体系和行为体系都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为地方戏曲实现独特化优质化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
        (二)从根本上有效培养地方戏曲从业人员。
        要想确保地方戏曲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自我的优势和特色方面有进一步的增强,就需要培养高质量的地方戏曲从业人才,确保相关人才对于不同的剧目和不同的地方戏曲特色有充分的了解,进一步有效构建相对应的地方戏曲团队,在编剧,导演,作曲,演员,戏曲一度创作,二度创作等相关方面都应该充分体现出自身的特色,在团队的支撑作用之下,使地方戏曲有独特化的个性,同时也绽放出独一无二的魅力。在原创剧本方面,不能只是追求一味创新,要进一步有效把握地方戏曲的原汁原味和传统的规则,在继承和弘扬的基础之上实现更有效的创新,融入当前的时代发展背景和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以此使地方戏曲更有传统文化魅力,同时也有创新内涵,让人们可以更有效的达成共识。
        (三)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使地方戏曲得到进一步的宣传和推广。要想充分确保地方戏曲能够彰显出特色,使其独一无二的魅力得到更有效的推广,需要进一步有效利用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加大宣传推广的力度,在政策的推进之下,从中央到地方进行逐级的落实,使戏曲发展有更加广阔的空间。要进一步有效利用新媒体和移动终端等相关手段,对于当地的文化生态和地方戏曲发展土壤进行更有效的保护,对地方戏曲的内涵进行更有效的宣导和推广,使文化生态保持在平衡的状态,进一步有效确立当地的戏曲文化自信,有效规避自身的地方戏曲被其他的剧种同质化。
        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能够充分看出,在当前地方戏曲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同质化倾向,对此,应该探究这种现象的根源,然后行之有效的应对和处理,以此确保不同地方的戏曲创作更有自信,对于自我的传统文化有更深的理解和认知,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使更多人接受和认可,同时为地方戏曲的创新发展和原汁原味的有效保持提供必要支持。
参考文献:
[1]柴欣童.余萍萍.论文艺市场化背景下地方戏曲的发展困境及存在可能[J].戏剧之家,2019,(26):29-29.
[2]房伟奇.论当今电视晚会的同质化倾向——兼论导演的浮躁[J].魅力中国,2009,(28):1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