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楚剧《打金枝》 看人生大智慧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8上   作者:叶家付
[导读] 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大智慧。楚剧《打金枝》将普通家庭的夫妻矛盾、家长里短搬到帝王将相之家,将政治伦理化,宫廷家庭化,以轻松风趣的格调,演绎人生大智慧。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楚剧团  叶家付    430300

摘要: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大智慧。楚剧《打金枝》将普通家庭的夫妻矛盾、家长里短搬到帝王将相之家,将政治伦理化,宫廷家庭化,以轻松风趣的格调,演绎人生大智慧。
关键词:楚剧;《打金枝》;人生智慧
        楚剧《打金枝》为1953年张叔仪根据同名晋剧移植。讲述唐代宗将女儿升平公主许配给汾阳王郭子仪六子郭暧为妻。时值汾阳王寿辰,子、婿纷纷前往拜寿,唯独郭暧之妻升平公主没有前往拜寿,郭暧心生不满,借着酒劲一怒之下打了公主。公主跑回宫向父母哭诉,求唐王治郭暧之罪,郭子仪绑子上殿请罪。唐王明晓事理,劝婿责女,小夫妻消除前隙,和好如初的故事。
楚剧《打金枝》中公主与郭暧争吵,恼羞成怒道:“你这样耀武扬威,擅将红灯打碎,故意寻事生非,你凭着什么?”郭暧回道:“凭着我郭家十大汗马功劳!可记得安禄山贼把反造,只逼得你父王迁驾西逃。若不亏我父子领兵征剿,你父王焉能够稳坐龙朝?”
        升平公主与郭暧这对小夫妻若是生在平常百姓家,这样的争吵算不得什么,但他们是什么人?一个是当朝公主,一个是汾阳王之子,从这段唱词中我们可以看出这对小夫妻在口不择言的争吵中,已将个人矛盾上升到朝堂之上。郭暧的这种冒犯之言,在古代绝对可以算得上是大逆不道,罪在不赦的,说严重点,甚至都有株连九族的可能。但《打金枝》的结局大家都知道,郭暧被父亲绑上金殿,不仅毫发无伤,最后还加官三级。那么,对于这场涉及到朝堂政治的家庭纠纷,唐王为什么会这样处理?
        那么,对于郭暧的这种冒犯之言,唐王真的不生气吗?我想说不气是不可能的。人都是爱面子的,何况是一位君王,自古帝王心最难测,伴君如伴虎,一个言语不当丢了性命的例子自古不计其数。然而,面对郭子仪的绑子请罪,唐王以一句“不痴不聋,不做家翁”的俗语将一场儿女闹事画上句号,从中既显慷慨豁达,又体现了一位执政者的聪明睿智。
         当戏曲落下帷幕,曲终人散,闲暇之余我们继续深入了解一下这位唐王,就会发现这份宽容睿智背后还隐藏着一位帝王的无奈,以及一对君臣关系的博弈。
        “安史之乱”打碎了大唐的繁华之梦,唐玄宗和唐肃宗的相继离逝,留下了一个超级乱摊子给唐代宗李豫。从李豫的成长来看,注定是不平凡的。宝应元年(762年),李豫被宦官李辅国等拥立为帝,并于同年平定安史之乱。李豫接手的大唐帝国,早已没有了往日的雄风,在外是拥兵自重的将领,在内是作威作福的宦官,叛军还在到处作乱,财政也陷入了危局,朝中更缺乏贤臣良将,他没有可以信任可以倚靠的人。当唐代宗在这样的困境里挣扎时,那个可以让他信任的人——郭子仪出现了。
        郭子仪何许人也?《资治通鉴》这样评价他:“天下以其身为安危者,殆三十年,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疾,穷奢极欲而人不非之”。


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能做到帝王不疑,朝臣不嫉?
        郭子仪是一代战神,在大唐王朝陷入空前危机时他挺身而出,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他率军平定安史之乱,收复长安、洛阳。击败吐蕃、党项的入侵,立下不世之功。郭子仪一生权倾天下,大富大贵,寿终正寝、福禄双全、儿孙满堂。他在中书令的职位上待了24年,被皇帝尊为“尚父”,他功高盖主,却几乎没有受到过什么致命的猜疑。这一切都跟他谦逊低调,谨慎自律的为人处世分不开。郭子仪很懂自保之道,一生待人宽厚,居功却不自傲,他曾经历数次解除兵权,然而每次被解除兵权,他从不争辩,每次被起复,他也没有提条件。“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自古功臣多悲剧,然而每次面对朝臣的猜忌与弹劾,他都能微妙处理,让唐王自始至终保持信任。
        在楚剧《打金枝》中,当郭子仪知道儿子郭暧打了升平公主时,明智的郭子仪立刻在这场危机事件中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他拿着绳子将儿子绑上金殿,主动跟听凭皇家发落,第一时间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态度,同时也给唐王铺好了台阶。而在经历安史之乱后的唐王更深知郭子仪对自己的重要性,并且公主下嫁郭暧,本身就是一桩政治联姻,又岂能因为一对小夫妻吵闹时的狂妄之言而打破这朝堂的平静,君臣的和谐?因此,唐王作为这场危机事件的裁判员,巧妙而妥善地处理了这场宫廷矛盾,他对这场危机事件的处理,看似是以一个家长身份对儿女的训诫,实则是经过深思熟虑是政治权衡。
        我们再来说说升平公主和郭暧这对小夫妻。升平公主与郭暧的矛盾在于双方都太爱面子了,年少夫妻都心高气傲,谁也不服谁。尤其是郭暧,他身为驸马,在公主面前,肯定或多或少有过委屈。当父亲生辰到来,其他兄弟都携妻带子来祝寿,而自己却是一个人时,他的自尊心受到了严重打击,他最后的心理底线被击垮,因此借着醉酒发泄心中的不满。对于升平公主,郭暧的口不择言是对她皇家身份的挑衅,当郭暧打她时,于她而言,不仅仅打的是她个人的自尊,还是她皇家的脸面。于是她回宫哭诉,她的初衷本是想向父母倾诉一下自己的委屈,让父母给自己出一口气,可她万万没想到的是事情并没有向她所期待的方向发展。父母不但没有给她出气,反而给驸马官升三级。
        升平公主对唐王处理事件的结果显然并不能理解,她对驸马依旧不依不饶,直到唐王故意说要将郭暧斩首,才让公主意识到事态的严重,从而放下放下面子,乞求唐王,小两口最终和好如初。看到最后我们才真正体会到了唐王的良苦用心。从升平公主与郭暧的婚姻来看,虽说是一场政治联姻,但郭暧本人文武双全、贤明多才,且他家世显赫,家风淳正,最重要的是他与升平公主年龄相仿,兴趣相投,这样的婚姻可以说是唐王给女儿找的最好归宿。《打金枝》中唐王虽然心疼女儿的委屈,却没有偏袒自己的女儿,没有助长女儿的任性气焰,而是循循善诱给女儿上了一堂家庭教育课,让女儿这场家庭矛盾中学会夫妻相处之道,学会包容与理解。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为人父母,无论是平民百姓之家,还是帝王将相之家,爱儿女的心却大抵都是相同的。
        《打金枝》这出戏故事结构合理,人物关系恰当,剧情曲折生动,引人入胜。从明清流传至今,经久不衰,正是因为它完美诠释了国与家、君与臣、夫与妻、父母与子女的相处之道,其中蕴含的人生智慧和处事理念不论在什么时代都是值得我们称道和学习。
参考文献
[1]易佑庄编.湖北楚剧志.中国戏剧出版社.1993.
作者简介:
叶家付(1962年10月),男,汉族,湖北武汉人,职务/职称:三级演员,学历:大专。
单位:武汉市黄陂区楚剧团,研究方向:戏曲表演,单位所在的省市:湖北省武汉市,邮编:4303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