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管理中惩戒教育的实施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8上   作者:易传萍
[导读] 在我国教学不断改革的背景下,小学班级管理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在目前,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惩戒教育的实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惩戒教育致力于对学生实行有奖有罚的理念,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的同时,也能对学生起到一定的鞭策作用。

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天府路小学   易传萍  611930

摘要:在我国教学不断改革的背景下,小学班级管理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在目前,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惩戒教育的实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惩戒教育致力于对学生实行有奖有罚的理念,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的同时,也能对学生起到一定的鞭策作用。本文主要研究了惩戒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重要性以及相关的应用措施。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惩戒教育;实施对策
        引言:在传统的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很多班主任实行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和奖励教育,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往往会采用强制性的手段,让学生进行改正。针对这样的小学班级管理制度,教师应充分了解惩戒教育的内涵,认识到惩戒教育并不是“体罚”,在小学班级管理正确的、艺术性的运用惩戒教育,有效的进行小学班级管理。
        一、惩戒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
        目前,传统的班级管理中教师强调正向教育方式在教育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不少教育工作者认为尊重学生、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就应该放弃对学生进行以反向教育方式为主旨的所谓“无批评教育”。在这样的班级管理氛围下,一些小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往往忽视了批评教育对学生带来的影响,过度强调赏识教育,一定的赏识教育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但过多的赏识教育就会导致学生形成自负的心理,尤其是小学生还处于建立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如果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极易在未来的人生中做出不可挽回的事情。
        二、如何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恰当地运用惩戒教育
        1、利用平和的班级管理方式对学生进行惩戒教育
        在小学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教师应意识到,健康的班级管理方式应是学生与老师共同参与的,并不是教师一人的工作,因此,教师在日常的工作中,应该努力构建平和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在这个过程中,惩戒教育能够对学生形成一定的行为约束,使学生规范自身的行为。在管理学生时,教师可以通过全班商定的形式,共同探究相应的管理模式,在全校教师开会的过程中,可以对相关的班级管理制度进行探究,最终做出一套人性化的学生惩戒激励制度,以此方式来有效帮助学生树立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意识。对于各级班干部、管理人员的任用管理方面,班主任应该更加积极主动性地组织班级里的学生们一起进行民主和可推举性的选拔,让这个班级里的学生们自己推举选出能够管理班级的优秀管理人员,这样一来才能保证在后期的班级管理中,教师能够较好的实行惩戒教育。同时在小学班级中一旦学生出现了不良现象时,班主任应该根据学生的不良现象,针对性的制定出相关的解决策略。


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与学生家长进行积极地联系,积极了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之后,教师可以与全班学生进行共同商讨,制定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惩戒教育,引起学生的警示。比如:在小学班级课间时间,会有免费发放的牛奶,在每个班级中的学生都能领到相应的牛奶,按照这样的情况,学生应该井然有序,在自己的座位上或者是按照相关的秩序进行领取,但在实际的领取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出现混乱、无秩序的现象,部分学生甚至还会多拿,导致一部分学生不能领取到相关的食物。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实行惩戒教育,将每个学生按照顺序进行编号,在课件按照相关的顺序到班长处进行领取,如果有学生不按照相关的秩序,扰乱秩序,那么可以让该学生负责接下来一星期的食品发放工作。依照这样的惩戒教育方法,教师还可以针对班级中的作业情况、卫生状况以及班级活动等进行监管,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意识,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2、在和谐、团结的班级氛围下进行惩戒教育
        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时常会遇到部分学生打架、吵架等情况,班主任在对此问题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往往会让自身十分疲惫,因此,实行惩戒教育可以让学生形成自我约束的意识。在班级文化管理中,教师首先要加强和谐小班氛围的文化建设,在班级管理中营造团结互助的文化氛围。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意识以及自我约束意识才能得到一定的提高。比如:在针对对于同班孩子学生多次与人打架这种事件,很多学生、老师或各家长可能会要求班主任通过各种相关规定,隔离屡屡发生打架事件的学生,座位安排的更远,但这样会孤立两个学生。针对这样的情况,班主任可以通过几个年级班会的讨论,决定对打架的学生实行互评,检讨学生在打架或者处理事件发生过程过当中的冲动之处,让参与打架的学生表扬一下对方的优点,学会互相宽容,这样一来,学生之间发生打架的情况将会在较大程度上降低。其次,教师还要及时了解学生发生打架的主要原因,找出发生打架事件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原因,作出相应的总结,制定相关的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惩戒教育的实质是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心理意识,形成自我约束的心理。比如:如果当班级中的学生发现有班级同学调皮或者没有按时进行完成作业,教师可以制定出相应的班级规定,让班级的每个学生进行互相的监督管理,在和谐、团结的氛围中制定出相关的惩戒教育制度。如果课代表发现有学生没有按时完成相关的作业,可以按照相关的规定,在向教师说明后,让其负责该课程的作业收发任务,并与任课老师进行沟通。这样一来,学生自身会形成一种自我约束意识,会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出现类似尴尬的情形。
        结语:总之,在小学班级管理中使用惩戒教育时。既要注意方法,更要讲究艺术。教师在组织进行学生相关惩戒教育时,应本着“聪明的惩戒”的教学原则,从容易理解和学会善待学生的两个角度进行出发,重在通过惩戒教育手段使学生能够明白事理、明辨是非,从而纠正错误行为,形成积极向上、勤奋学习的品质,积极服从班级管理。
参考文献:
[1]李彬彬, 李亚敏, 彭圆圆,等. 小学班主任实施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J].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0(3).
[2]姚龙俊. 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运用以人为本理念的探讨[J]. 小品文选刊:下, 2020(3):0205-02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