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8月上   作者:李裴
[导读] 高职院校作为为国家、社会、企业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阵地,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各方面要求也越来越高,怎样能够在毕业之后,从事自己心仪的工作,对于高职院校毕业生来说是需要思考的一个现实问题。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李裴   063000

摘要:高职院校作为为国家、社会、企业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阵地,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各方面要求也越来越高,怎样能够在毕业之后,从事自己心仪的工作,对于高职院校毕业生来说是需要思考的一个现实问题。从长远来看,想要让毕业生有一个更好的就业前景,高职院校必须要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使毕业生具备较强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能力,以更加饱满的信心应对来自企业和市场的挑战。基于此,本篇文章对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思考
        引言
        在市场经济改革的过程中,新经济产生新动能,推动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也推动着我国职业人才的培养改革。高职院校在为社会提供各专业人才的过程中,不应忽视对学生应用实践方面能力的培养,人才市场竞争激烈,高职院校毕业生想脱颖而出,就必须能够在毕业时形成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技术能力。因此,在高职院校就业管理过程中,可采用分段实习、预定人才等方式,促进就业率提升。
        1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1.1重视程度还不够高
        高职院校虽然大都成立了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如招生就业处、就业指导中心、就业创业中心等,但一般都是管理职能突出,缺乏教育和服务职能,对就业指导服务功能重视不够、认识还不到位,甚至片面地把就业指导理解为宣传就业政策,介绍就业形势、发布岗位信息、传授面试技巧等,却忽视了就业指导的教育功能,忽视了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个别高校甚至没有把大学生就业与生涯指导课纳入必修课范畴,就业指导内容单一,教材陈旧且缺乏新意。
        1.2就业管理重就业率,轻就业质量
        高职院校每年都要上报就业率,而且这个就业率数据是对外公开的,所以,高职院校高度重视就业率,每年毕业季学校会千方百计地为学生推荐就业单位、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从大多高职院校的就业数据来看,就业率基本都在90%以上,有的甚至在98%以上。但是高职应届毕业生在就业一年内的解约率和跳槽率也比较高,可见在就业管理中,高职院校给应届毕业生施加了一定的压力,虽然学生实现了就业,但是就业质量参差不齐,由此反映出高职院校就业管理工作存在不足。
        2加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策略
        2.1完善机构,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组织体系
        ①建立健全就业指导机构。高职院校要严格落实“一把手”工程,全面领导与指导大学生就业与服务工作。机构的运行实行两级管理三级运作:院级就业指导委员会,就业指导中心负责市场开发、心理咨询、职业测评、图书资料等;系级成立教研室主任和专职辅导员为成员的就业指导小组,系主任直接负责,统一指挥;班级由辅导员和就业教师具体负责,引导和服务学生自主择业。②配备就业指导专业教师。


加强就业队伍建设,在完善组织机构的基础上,认真遴选就业指导教师,并实行层级化管理。指导教师要成为就业工作行家里手,掌握扎实的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知识,熟悉国家和地方促进就业优惠政策,同时具有较强的语言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随机应变能力。③建立就业指导研究中心。就业指导工作政策性强、理论性强、实践性强。在高职院校设立就业指导研究中心,配齐专职工作人员和办公设施,不断加强对国家政策、社会热门需求、就业前景预测、专业科学设置、学生就业心理的分析研究,让就业教育动心、就业指导入心、就业服务暖心、就业跟踪贴心,全方位抓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2.2优化就业管理,推动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打破就业率“怪圈”,重视就业质量。在新经济背景下,社会经济呈现出更为细致化的分类和发展,对于学生技术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个专业的学生应精于技术打磨,具备创新精神,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高职院校就业管理也应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要重视学生的就业质量,让学生能够得到持续、良好的职业发展,而不是急于催促学生在毕业前找到工作、签订三方合同,让学校的就业率数据更为美观。打破就业率“怪圈”要从转变高职院校的管理意识出发,让高职院校正视激烈市场竞争下学生无法在短期找到合适工作的实际情况。从长远来看,每个毕业生都代表着学校的形象和口碑,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问题也意味着学校就业管理工作出现问题,学生能够有好的发展才是提高高职院校口碑的根本。而想要同时保障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应落实分段实习,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来提升自我认知,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来应聘就业。
        2.3加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作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和专业教育融合过程的黏合剂,是实践的执行人员,在两者融合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教师素质、能力对教育融合有直接影响。为了提升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服务质量,必须能够充分体现教育工作者的能力,构建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保证其能够落实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具体来说,高职院校必须对学校教师的各方面能力进行综合了解,选择既有专业能力,又有创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教师开展工作,为学生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在两者融合与发展中,必须注重对高职各类教育资源的利用,不断整合资源,为教师工作提供支撑。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走向创业道路的人数不断增多,高职院校还需要利用提升工资待遇等手段,吸引更多优秀的双师型人才参与,在不断完善高职师资队伍基础上,促进教师整体能力提升。另外,还需要针对就业指导和专业教育融合对教师能力的需求,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高职院校还需要做好和企业的交流合作,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平台,这对于帮助大学生树立创业意识,提升创业就业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
        结束语
        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的情况下,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也面临着新的压力和挑战。这就促使高职院校必须要做好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帮助毕业生有信心、有能力应对来自就业的各项挑战。
参考文献
[1]王智超,周佼佼.新形势下对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08):177-178.
[2]李亚东.高职院校毕业生精准就业指导现状与对策研究[J].就业与保障,2020(12):48-49.
[3]张丹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精准指导的现状和对策研究[J].长江丛刊,2019(35):82-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