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化工专业课与思政融合的方法探讨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8月上   作者:张慧玲
[导读]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工产业历史悠久、门类繁多、工艺复杂、产品多样,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化工产业文化。构建健康积极的化工产业文化,培养理论和专业技能素质过硬、思想文化素养水平高的化工专业人才,对引领化工行业健康发展、促进化工科技进步和产业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鲁北技师学院  张慧玲   256600

摘要: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工产业历史悠久、门类繁多、工艺复杂、产品多样,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化工产业文化。构建健康积极的化工产业文化,培养理论和专业技能素质过硬、思想文化素养水平高的化工专业人才,对引领化工行业健康发展、促进化工科技进步和产业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可以从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有效途径出发,梳理化工原理教学内容中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结合点,在教学过程中实施“课程思政”,其有效方法有互联网+专业课教学法、谈话式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对比式教学法等。
关键词:化工原理;教学;课程思政;探索;
        化学工艺学是我院应用化学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主要研究综合利用各种原料生产化工产品的方法原理、操作条件、流程和设备,以创立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生产安全的化工生产工艺。该课程的学习为学生解决化工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奠定基础,如何在专业课的教学中突出专业课程教学的育人导向,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使专业课上出“思政味”,为我国化学化工事业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人才,是我们近年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化学工艺学课程把握理论实际相结合,思政教育资源丰富,开展“课程思政”设计得天独厚。近年来,我们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设计等方面进行探索,针对近年来学生专业定位不准确的现状,结合我校学生特点,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从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进行教学设计,坚持立德树人和文化育人相统一,有效发挥应用化学专业核心课程的育人功能。
        一、实施课程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实践技能的训练,授课教师认为思政教育是思政课的事,与专业课的关系不大,因此忽视了专业知识中思政元素的挖掘与引导。例如,在授课过程中遇到流体流动、传热、精馏、吸收、干燥等可与思政教育相关联的专业知识,教师授课时也会提及家国责任、绿色环保、优化节能和可持续发展等,但不成体系,存在想起就提一句、想不起就只讲知识的现象,即使提到也是流于表面,升华不够,致使很好的德育元素不能有效发挥价值引领作用,使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互孤立。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在对本科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后,化工原理课程授课对象为化学化工学院大二下学期所有专业的本科生,此学期学生已经开始进行专业课学习,若在此时将思政元素渗透到化工原理授课的全过程,将有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他们对本专业的归属感与认同度,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二、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途径
        (一)树立专业课程思政观念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教师大多会将传道、授业、解惑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但是大多数讲授专业课程的教师会将重心放在专业知识的讲授上,其认为在课堂上进行专业知识以外的思政教育是不负责任、耽误授课的做法。然而从传道、授业、解惑三方面来说,中职教师仅仅传授知识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培养健全的人。



        中国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以《华盛顿协议》的毕业生素质要求为基础,提出了12条毕业要求,包括工程知识、问题分析、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研究、使用现代工具、工程与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职业规范、个人和团队、沟通、项目管理、终身学习[5]。由此12条可见,对于学生的要求不仅仅体现在知识和技术层面上,也体现在精神层面上。如环境发展、团队合作、沟通交流、个人管理等非技术层面的素养和能力,仅靠思政课程是不可能达成的,需要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配合。可见,专业课程的授课教师在课堂上开展思政教育义不容辞。
       (二)身正为师,学高为范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重要讲话中指出,触动心灵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专业课教师通过言传身教影响学生。教师自己要不断更新知识,授课时通过扎实的专业知识获得学生的尊重,用正能量的言行为学生树立榜样,用独特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心和信任,以自己的热情和爱感染学生。
        中职教师在指引和管理学生时会以成年人的标准来对待他们,觉得学生在人情世故、为人处事、是非对错上应该懂得至少80%以上,殊不知学生一直是从一个校门进到另一个校门,接触最多的就是家人和同学,没有太多机会接触社会。他们虽已成年,但仍处于行为养成阶段,教师要利用课堂随时对学生灌输正确的行为准则。例如,对学生的迟到早退、上课玩游戏及生活习惯上的问题要及时予以指出和纠正;课前、课后与学生交流时,要指出其不礼貌、不恰当等的言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意识。
        (三)革新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每次课前播放 5~10 分钟或课堂播放 1~2 分钟与化学工艺学课程内容相关的“大家”、“哲理故事”、“某种典型化工产品的发展史”、“化学家的故事”、“科学家的轶事”等思政课程视频案例进行显性教育。同时,实施“隐性融合”教育策略,如播放视频时对这部分课程内容进行分析,讲述,如带领学生到典型的精细化工企业进行见习,通过与企业技术人员和工人的交流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加深对化学化工事业的理解,树立为化学化工事业奋斗的精神,树立劳动观念、集体观点和创业精神,使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教育有机融合,思政课程和化学工艺学课程思政教育同向同行。
        结语:
        中职思政教育不仅仅是思政课专任教师和辅导员的职责,也是校内每一位专业课教师的职责。尤其是对于涉及工业安全生产的工科类学生来说,思政教育尤为必要和迫切。为达到课程思政的预期效果,专任课教师要树立课堂思政的理念,明确教学目标,寻找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的结合点,积累思政素材,设计教学环节,实施多样化、嵌入式的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贺利英. 中职思政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J]. 现代职业教育, 2019, 000(012):184-185.
[2]吴保红. 中职思政课程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J]. 现代职业教育, 2020, 000(004):96-97.
[3]吴扬丽. 论加强中职学校思政课教学团队的建设[C]// 2020年南国博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一). 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