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元整体设计理念的小学英语课后作业设计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第6期   作者:刘行波
[导读] 课后作业作为课堂教学活动向课外的延伸和补充

        刘行波
        泰顺县三魁镇中心小学   浙江省温州市   325500
        【摘要】课后作业作为课堂教学活动向课外的延伸和补充,也是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那如何对课后作业进行有效地设计呢?本文结合教学案例阐述了小学英语课后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和操作方法。即整体设计,凸显延续性;分层设计,凸显差异性;趣味设计,凸显多元性。
        【关键词】小学英语  课外作业  整体  分层  趣味    

     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课堂教学活动向课外的延伸和补充。它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落实课堂知识,而且也是学生对课堂学习方法和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一种反馈。教师通过这种反馈及时地给予学生指导和评价,以促进学生“学”的效率。所以教师对课后作业的有效设计就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本文结合教学实例,具体地阐述小学英语课后作业设计的策略和操作方法。
一、整体设计,凸显延续性
        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以整体的教学方式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课改下,“单元整体教学”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他对《2012版英语课程标准》中,教学目标的要求、教材的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以及学情的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一个单元整体组织教学内容、整体设计教学方法、整体安排教学时间、整体设计形成性评价。(杜鹃,2006)
        课后作业是教学形成性评价的主要构成,其中课后作业不仅是学生对课堂知识掌握情况的反馈,同时也是学生学习方法的一种反馈。因此教师在单元整体教学时,要依据单元主题,关注分课时及整体设计单元课后作业链,使其教学前后能相互联系,教学效果会有效延续。
        以PEP四年级下Unit3My Friends为例,本单元围绕“朋友”这一话题展开,教学的重点是通过学习有关的朋友词汇和句型,向他人介绍朋友的性格和外貌特征。执教教师通过教材情景图和相应的音视频对本单元进行整体性构建,确定分课时相应主题:“A new freind”、“A good friend”、“The best friend”、“A real freind”。根据以上单元主题,在整体设计本单元作业时,某执教教师对作业进行了如下规划:
 [第一课时A let’s talk的作业]
        1.听录音,跟读对话最少五次。
        2.选择对话中喜欢的角色,两人一组,表演对话。
        3.给自己的新朋友画一幅肖像图。
 [第二课时A let’s learn的作业]
        1.听录音,跟读Let’s learn的词汇和句型最少五次。
        2.借助新朋友肖像图,运用句型“I have a new friend. His/Her name is...He/She is...”简单地介绍自己的新朋友。
        3.为自己的好朋友话张肖像图,在配上一段自己编的歌谣,张贴到教室后面的展示窗。
 [第三课时B let’s talk的作业]
        1.听录音,跟读对话最少五次。


        2.选择对话中喜欢的角色,两人一组,表演对话。
        3.假如你和好朋友走散了,你会怎样向警察描述?和好朋友一起创编短剧“I Lost My Friend”。
 [第四课时B let’s learn的作业]
        1.听录音,跟读Let’s learn的词汇和句型最少五次。
        2.熟读小诗“Real Friend”
        3.给最好的朋友画一张简笔画,介绍给父母听。第二天送给他。
 [思考与分析]
    在上述四个分课时作业中,就有效地体现了“单元整体教学”理念,凸显了教学的衔接性和延续性。比如,第一课时的作业中设计了“给自己的新朋友画一张肖像图。”,第二课时上课伊始就会插入课后作业反馈环节,让学生借助新朋友的肖像图简单地谈论自己的新朋友;而课后作业中还会再次设计“运用句型简单地介绍自己新朋友”的活动,语言目标不断完善,有零星散落的句子到框架式的小介绍。第三课时中的作业结合社会生活中的真实情景,要求学生进行创编短剧“I Lost My Friend”。创编与警察的对话,让对外貌的描述变得有意义,同时提升了学生在真实语言情景中灵活使用英语的能力,更让学生体会到了友谊的珍贵。在第四课时的作业中设计了“熟读Real Friend小诗”,让学生对朋友的感情通过英语小诗定格在心中,进而升华本单元的主题“friendship”。
二、分层设计,关注差异性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因每一个学生都有个体差异的,所以我们要针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目标指向,因材施教。就如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华国栋先生将差异教学定位为“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
        以笔者所教的四年级为例,刚接手时,我通过上学期的期末测试成绩、课堂表现、作业情况等,将学生的英语水平分为A、B、C、D四个档次。A档:学习成绩突出、自主学习能力强、上课思维活跃。B档:学习成绩中上,记忆力较强,但实际运用能力不够灵活。C档:学习和接受能力较好,但自我要求不高,平常较懒,对老师依赖性较大。D档:学困生,接受能力差,作业拖拉,学习态度差。将全班同学氛围四个档之后,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每个组里尽量有不同档次的学生,组长有积极负责的AB档学生担任,对学生开展互助、互学、互相监督的捆绑学习模式。对不同档次学生的学习和作业也有不同的要求。
        AB档学生重拓展类和整理类作业,C档学生重在巩固类作业和整理类作业,D档学生重在巩固类作业中的单词认读和及规范书写。
        由此学生和作业都进行了分层,学生先根据自己的档次从课后作业单中选择相应的作业类型,接着从作业类型中选择1至2样作业组成作业套餐并完成。学生的作业套餐优秀并完成的好可获的“星”奖励一张,如果学生挑战上一档作业同样也可获得“星”奖励一张。
三、结束语
   总之,教师要以《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从他们的年龄特征、需求、兴趣爱好、差异等方面对课后作业进行有效的设计,减少一些机械类和重复类的作业,多一些创造性开放类的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使课后作业成为有效的教学延伸和补充。
【参考文献】
        [1]杜鹃. 2006. 新课程教学问题实践与研究(小学英语)[M].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教育部. 2012.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