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实践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第6期   作者:马棱
[导读] 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更是一门思想艺术、精神艺术

        马棱
        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第二实验小学     614500
        摘要: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更是一门思想艺术、精神艺术。一些内容健康、旋律优美、昂扬向上的音乐逐渐融入到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当中,它能够使人们的心情舒畅、精神振奋。我们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音乐与体育有着丰富多样形式的融合,比如在1990年北京亚运会诞生了《亚洲雄风》,2008年奥运则让《我和你》、《北京欢迎你》等歌曲广为流传。站在教育教学的角度上来看,体育教师也可以创新性地尝试将音乐融入到小学体育教学过程当中,从而打造出更加精彩的体育课堂。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情感艺术;音乐融入;创新性
        引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素质教育理念逐渐地被贯彻和落实,小学体育在教学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为了提升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们对于体育锻炼的兴趣,教育者提出将音乐应用于小学体育教学过程当中。下面以实践来证明这种方法是能够激发学生们参与体育学习的兴趣的。
        一、体育教学中音乐的重要作用
        (一)激发学生们学习体育的积极性
        在体育教学课堂当中,如果学生们缺乏体育锻炼的兴趣,就会认为学习体育知识和进行体育锻炼是在浪费时间,因此会产生积极性不高的现象。而音乐则可以充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如果音乐旋律的节奏感比较强烈,那么学生们的热情就会被充分的激发出来,就会快速进入到运动状态。如果音乐节奏旋律比较舒缓,则会让学生们感到放松,学生们的身心就会处于一种松弛的状态。这就是音乐所带来的能量,只要学生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学习态度就会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教学的有效性自然就会得到提升。
        (二)有利于调节学生们的情绪
        而音乐就可以起到一种舒缓学生们的情绪、激发其兴趣的作用,学习新技能时播放一些音乐,有利于消除学生们的紧张、焦虑的情绪,从而提升学生们的自信心,使其精神处于愉悦、放松的状态,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二、辅助营造运动氛围
        体育项目中有一部分运动项目的内容相对会比较枯燥,这也导致了学生们对于教学内容不感兴趣的局面。但是这又是体育锻炼中不可或缺的项目,它是需要学生们必须去掌握的项目。对于具备这种特点的运动项目,体育教师就可以巧妙地运用音乐来辅助营造运动的氛围。如以跑步为例,慢跑作为有氧运动的典型代表,它有利于舒展学生们全身的肌肉,让呼吸肌更加的强壮有力,锻炼各肌肉群之间的协调能力,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慢跑本身的运动量其实并不大,运动程度并不太激烈,但是慢跑有助于驱赶寒冷,从而这也使得慢跑成为冬天运动中一个非常不错的选项。一般而言,教师会组织学生们以绕着操场跑几圈的方式来慢跑,同时也不会主张学生们在跑步的过程中边跑步边说话,为了尽可能地降低跑步的枯燥感,教师可以选择播放一些轻快的音乐,让学生们可以伴随着音乐来跑步。在这一过程当中,聆听音乐会在很大程度上分散学生们对于跑步的注意力,这就会帮助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完成了跑步运动。除此之外,对于运动比较激烈的项目,教师也可以选择播放一些气势激昂的背景音乐来为学生们加油打气。
        总的来说,不同的音乐会对学生们的精神面貌起到不同的调节作用,教师可以根据运动项目本身的特点来选择与之相匹配的音乐,以便于更好地在训练过程当中营造体育运动的氛围。
        三、巧妙地利用音乐节奏
        音乐非常重要的一个元素便是音乐的节奏。实际上,节奏也是体育非常重要的一个元素。

比如平常学生们在进行队列练习时会喊口号:一、一、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一等,一方面是让学生们的动作幅度能够定点到位,不过早也不过晚,以保证动作完成的完整性与准确性;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让整个队伍都能够保持动作的一致性,这就会有利于整个队伍的精神面貌保持在一个比较好的状态。因此,体育教师在将音乐融入小学体育教学过程当中的同时,还可以巧妙地利用音乐的节奏。比如,在队列练习中,教师可以将口号替换成音乐的节奏节拍,让学生们听着音乐的节奏和节拍来原地踏步与行走。
        事实上,在很多正式的阅兵场合当中,战士们都是在音乐背景之下去开展列队训练展示的,而音乐中的节拍,就是战士们踏步行走的节拍。在课堂中,将传统的节拍替换成音乐的节奏,一方面能够训练学生们对于节奏节拍的敏感性与专注性。另一方面也能够给学生们提供一个不一样的训练环境,从而提高了训练项目本身的趣味性。
        四、舒缓身心运动疲惫
        学生们强身健体的重要方式非体育训练莫属,它除了能够增强学生们的体魄以外,对于舒缓学生们的精神压力也是有很大的帮助的。比如,有不少的学生在考试前夕压力倍增,如果能够酣畅淋漓的进行一场运动,流流汗,发泄一下。反而会发现运动过后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音乐也是具有同样的精神情绪调节作用的, 比如,当一个人精神萎靡,情绪不佳时,如果能够听到积极向上的、振奋人心的音乐,那么在心理上与情绪上就会受到音乐的影响与熏陶,从而会更好地恢复到正常的情绪当中。体育与音乐,这二者都会对人的情绪和状态起到一定影响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将音乐融入到小学体育教学的同时,还可以让音乐来舒缓学生们的运动疲劳感。比如,在一堂运动程度较大较高的课程结束之前,学生们会做放松运动,那么在学生们做放松运动的时间这段时间里,教师就可以播放一些应景的音乐。对于学生们来讲,放松动作本身就是为了放松学生们的肌体疲劳,这是物理消除疲劳法,而同时听音乐又能够让学生们的情绪安静下来,舒缓下来,静下心来,这就是情绪消除疲劳法。在物理法与情绪法的双重作用之下,学生们就会更好地舒缓自我身心,将疲劳感驱散,以此达到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鼓励学生们自编运动之歌
        小学生的想象力、联想力、创新力都是非常强的,常常有很多奇思妙想或者天马行空的行为,教师就可以巧妙地抓住这一学生特征,在将音乐融入到小学体育教学过程当中的同时,还可以鼓励班级学生自己来编一些关于运动的歌曲。比如,当学校举行体育比赛或者体育交流节时,到时候每个班级都会派出自己的代表队伍去参赛,教师就可以借机鼓励班级的学生为本班的参赛队伍来编一首运动之歌。一方面,这一活动可以让没有去参赛的学生换一种方式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可以提高班级的凝聚力,让整个班级的参与热情度更高涨。另一方面,体育之歌的编创过程也是学生们对于体育精神的理解过程。不论是将体育口号,还是本班的参赛出发点,都编入其中,都可以让学生们以歌曲的方式来表达与抒发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之情,这对于提高学生们的体育运动积极性是非常有帮助的。
        六、结束语
        无论是哪个地区的小学生都正处于对于外界充满着无穷的好奇心的状态,对很多事物都表现得跃跃欲试,很多事物在学生们眼里都是新鲜的,好玩的,有意思的。从科学的角度上来看,音乐的旋律能够让学生们的身躯自然地扭动起来,音乐的歌词则能够让学生们跟着声声吟唱,音乐的氛围也能够把学生们的情绪自然地调动起来并且在学生们想象力丰富的前提下还可以置身其中。而体育则是一门需要学生们动起来、跳起来、跑起来、兴奋起来、活跃起来的学科。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音乐与体育有着一定的契合度。因此,体育教师可以创新性地抓住这两门学科的契合点使它们融为一体,用音乐为体育助力,让学生们可以感受到充满节奏感和氛围感的体育锻炼的乐趣。
        参考文献:
        [1] 刘丹.音乐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践和思考[J].学周刊, 2017(23):159-160.
        [2] 崔冠华,柏海.音乐与小学体育教学的配合探讨口中国 校外教育,2017(04):151+155.
        [3]徐兵.音乐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实践[J].田径,2020(11):80-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