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天洁
台州学院 318000
摘要:美术课本应是培养孩子艺术鉴赏、个性发展,具有趣味性和引导性的教学过程,但仍有一些小学美术课堂存在应试教育中轻内容、重形式,轻情感、重认知的现象,从而忽略了学生美术素养的提高。情境教学对于推动美育教育、落实新课标改革具有重大意义,把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为突破口,创设适宜情境,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将生动的课堂内容直观呈现在学生面前。本文以小学美术课堂趣味教学情境为引,对如何创设课堂情境开展教学进行了探究。
关键字:小学美术;趣味性;教学情境;创设
前言:
当今的素质教育理念下,教学不单是保证课时或以增加课时量来完成教学任务,而更要注重课堂教学质量的飞跃式提高,这就需要教师适时进行教学方式的完善与改革。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利用趣味性情境教学,无疑是个很好的方法,将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既能鼓舞、激励、唤醒学生的创造精神,同时也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实现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应用。
一、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发掘美术魅力
艺术都来源于生活中精彩的定格或瞬间,所以艺术形式大多更贴近生活中的人或事物。在小学美术教学课堂上,以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艺术,并在其中寻找到快乐为契机,真正让学生明白美术的内涵。教师也应带着生活化的视角去欣赏美术,创设趣味性生活情境开展课堂教学,让学生在饱满的热情中,学习美术专业理论及技巧,让学生在热爱生活的基础上,提高对与学习美术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小学浙美版二级下册《五彩的烟花》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生活情境:过年了,在有些城乡家家户户都会燃放烟花,灿烂的烟花总能让人浮想联翩。而在部分城市里的同学们虽然看不到外面绚丽多彩的烟花,但在电视上也能有所了解。在这样贴近生活气息的情境创设下,意在通过中国传统节日放烟花的风俗习惯,表现烟花灿烂而辉煌的瞬间,也让课堂上充满了浓浓年味。在教材中选择用油画棒或蜡笔,学生可以二者选其一作为作画工具,并将它们和水彩大面积涂色相结合为主的作画方式,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初步的作画能力有所提高,而且进一步培养学生平时注意观察和表现美好事物的习惯和能力。教师可依据教材内容,当中展现了油画棒和水彩涂色为例的作画步骤,以帮助学生初步掌握用油画棒和水彩涂色的基本技巧。教材中也提供了张凭《忽报人间曾伏虎》的国画作品,让学生深刻体会画家对烟花的感悟;四幅烟花摄影图片和两幅学生作品都表现得色彩鲜明和富有情趣,使学生增加了更多的感性认知,为其创作更丰富多彩的烟花打下基础。教师要注意在作画过程中不要只让他们用两种绘画工具来表现,也可让他们尝试单一工具或多种工具结合的形式来实现,例如彩铅、水彩、油画棒组合可不可以呢?为的是让课堂效果更具趣味性,让他们对于美术魅力的感受更加强烈。
二、创设实践活动教学情境,激起学生兴趣
实践是小学美术学习中不竭的动力和源泉,实践活动教学情境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学生兴趣的提高及创新精神的体验。小学美术教师应当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突破传统教学活动的限制,立足于教材创设出实践活动的具体情境,开展符合小学生认知的有趣活动,让学生的个性充分得到释放,以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及解决美术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下册第十六课《瓶子变个样》时,本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将美术表现形式延伸到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各种废弃的瓶子上,并采用对话故事形式创设实践活动情境:一个花瓶和一个塑料瓶在垃圾桶里对话,花瓶子说:“看我这光鲜外表多么美丽?你呢?我可不要愿意和长得如此丑陋的你在一起!”。塑料瓶说:“你就算再美丽又有什么用?还不是被人类当成垃圾扔了出来?”。花瓶听了这话羞愧的地下了头。随后教师总结:不论是花瓶还是塑料瓶都有利用的价值,我们舍得将他们直接丢进垃圾桶里吗?在这样有趣味性的实践情境创设中,发展学生“变废为美、变废为宝”的现代设计与创意精神。另外,堂课教材中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创意形式表现的瓶子作品,还提供了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彩绘瓶子表现技法”的制作步骤图,也提供了同龄学生不同表现形式的作品,这样有趣味性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探究其他奇特方法创作出新的作品。
三、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良好氛围
现代信息技术是对教学起到辅助作用的重要工具,无论在绘画设计与创作、作品的欣赏与评价都能突显其独特的优势。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情境教学相融合,将极大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并强烈爆发出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因此,教师可在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的直观和形象性创设教学情境,有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这里仍以《五彩的烟花》为例,教师可在课堂为学生播放《春节序曲》,并向学生提问:这首曲目适合在什么时候播放呢?很多学生会回答:春节期间!接着教师趁热打铁提出另一个问题:春节期间我们都做过哪些活动呢?学生一个接一个的回答:吃饺子、放鞭炮、放烟花、看春晚等。这样就引申出了放烟花的课题,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播放出春节期间放烟花的照片及视频,先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通过展示春节热烈气氛的情境中,在一首首节日气氛的歌曲下,让学生在愉快的课堂体验里尽情享受烟花的绚丽夺目。烟花的瞬时性导致它不能像青山、房屋那样有保留性的特点,因而不能长时间的临摹,所以就靠学生们的想象来将烟花用油画棒、水彩等工具展示出来。在情境化教学课堂中恰当的融入信息技术,能使学生更快的进入课程节奏,也能让学生在上课时一直保持学习美术的兴趣,为学生营造出在视觉冲击下良好的课堂氛围,进而提升课堂效果。
结论:
总之,教师应在小学美术实际教学过程中积极创新与完善教学方式,采取多元化的教学理念,努力为学生创建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通过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美感、丰富的实践活动及现代信息技术来提高学生对于美的认识,创设出丰富而有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的课堂更加开放,让学生觉得课堂美术更具挑战性,从而创作出具有创新精神的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马莉.情境构建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践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21(5):162-163.
[2]李国琴.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5):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