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兴趣培养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第6期   作者: 王雨家
[导读] 新课改背景下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王雨家
        南京市江宁区铜井初级中学,江苏省 南京市 211162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广泛培养学生兴趣爱好,而现实中的教学现象是一些老师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认为成绩是最重要的升学率是最重要的,就向体育老师索取体育课时来提升自身任课学科的成绩,在日常班级管理工作部署中忽视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于是错误的思想观念指导下,就给了体育老师和学生错误的认识,认为体育不如主科重要。长此以往的结果就是学生对大量的知识感到乏味,身体素质、运动技能自以及兴趣爱好也未得到提升。
        关键词:初中体育;兴趣培养策略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有很大的区别。应试教育教育背景下最本质的目的是为了高分、升学率,忽视了学生兴趣爱好的的培养,以致于在当今社会上出现了很多高分低能的现象,学生也不知道他们究竟对什么感兴趣,当今社会要求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发展,注重培养兴趣爱好,那学校作为教育的主导如何改善这一问题呢?要想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思想意识的转变,学校的体育老师应该着手担起责任,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着手改善高分低能的现象,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转变应试教育下产生的固有思维,创新教学模式,注重兴趣爱好的培养,致力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追求全面发展。本文就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兴趣培养做出研究分析。
        一、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现状
        教师是传道受业解惑,教书育人的实践者。教师自身综合素质以思想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学质量,所以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十分重要。现实生活中初中体育课程不太受重视,就自身经历来说,体育课经常被其他科任老师占领,用来教授主科知识,体育老师也没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权进行维护,而是做出了让步[]。长此以往体育老师授课的积极性就降低了,也不愿意去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另一方面学生没有合适的途径去挖掘发现自身的兴趣,所以这是不利于教师和学生双向发展的行为,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去改变这一现象,倡导各教育主体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引导学生朝着德智体美劳的方向全面发展,做一名优秀的初中生。
        二、兴趣培养策略
        (一)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确保体育课时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号召下,各个学校着手落实体育教学兴趣培养。体育课是兴趣培养的载体,兴趣也是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才得以挖掘,体育课就为兴趣的培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路径。一些学校给予体育教学全新的定义,认为体育课的课时不应该像传统的课表一周一个课时,应该在这一基础上加课时,至少一周三个课时。体育课时的增加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锻炼的机会,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发现自身的兴趣所在,因为体育教学时不断探究学习的过程,是教学相长的一种方式。这种增加体育课时的教育方式是比较新颖的,值得大力提倡的[]2。虽然一些家长甚至老师在认识上还有一定的误区,做出改变的态度消极,但相信在政府、社会层面加大宣传和引导,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他们的看法。
        (二)树立终身培养兴趣爱好的理念
        终身学习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兴趣爱好的培养也是如此。现实生活中很多学生评价体育课就是自由活动时间,老师上课只是为了做做样子。我认为产生这一说法的根本原因是教师没有使用正确的教学方法以及正确的教育理念所导致。长此以往老师懒,学生自由散漫,教学极其单一,体育知识传授仅停留在几分钟,学生也只能学到最常规应付考试的项目,无法将兴趣爱好拓展开来,体育知识也无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样的体育教学是没有意义的。

现实中的体育教学方式单一有两部分原因,一部分年纪稍长的体育教师在教学时故步自封安于现状,不愿意主动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也不愿意接受与时俱进的思想,只是简单的将自身的知识储备照本宣科式的灌输给学生,不去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接受方式,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对乏味的体育知识就失去了兴趣;另一部分年轻教师就是不一样的态度,他们乐于接受与时俱进的新思想,懂得使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并按照新课改的要求不断进行创新教学方式,丰富课堂的趣味性[]3。其次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强大的探知欲,他们对世界充满着各种好奇,在体育课上活蹦乱跳就会受到老师的限制,因为老师害怕学生受伤,很多老师认为这是学生在胡闹,耽误教学就随意糊弄过去了,这种行为不利于学生的兴趣爱好的培养也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
        (三)鼓励学生敢于尝试
        万事开头难,不去尝试永远不知道自己适不适合。就比如有些学生对跳绳的刻板印象是高难度、高耐力、学不会,自定义的把跳绳的难度系数提高了很多,其实跳绳并不是大家认为的这么难。只要大家动手学习起来就会改变对排球的刻板映象,跳绳这个技能需要肢体相互配合,考验着腰腹力、弹跳力、移动速度等,其实只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把动作分解开来,最后再衔接起来试着去连接起来,相信通过不断地练习,大家都会很好的掌握跳绳的技能。对于那些对跳绳有刻板映象的同学,多半是认为跳绳容易受伤、学起来也有难度,体育教师就要注意去改善学生对跳绳的这一认知,多给学生普及跳绳的基本常识及注意事项,让他们慢慢建立起新的认知,转变对跳绳的固有印象,鼓励没接触过跳绳的同学可以试着去尝试一下,培养一个新的技能,说不定还能找到新的兴趣所在。
        (四)建立健全的评价和激励策略,激发学生潜能
        健全的评价和激励策略应贯穿整个学校,对初中教育来说,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不能只停留在分数上,不能产生“唯分数”的评价方式,应将分数与德智体美劳结合起来进行全方面的评价,让学生可以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来改善所存在的问题,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比如在排球课上,教师采用正确有趣的排球教学方法使用使得乏味的初中排球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大大提升了课堂的趣味性、丰富性,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质量[]4。所以体育课上应该让学生多去动手实践,激发他们无限的潜能而不是一味的去保护他们,等他们到成熟的年纪总应该有属于他们的一片天空,为他们自己的行为负责。学生有了好的身体素质和体能才有持续发展的前提,体育老师作为技能的传授者、指导者,必须用科学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让他们学会兴趣的重要性,增进技能,提升综合素质。
        三、建议
        体育教学与兴趣的培养是相互转换的、相互促进的。体育教学是兴趣培养的载体,所以需要学生与老师相互配合。学校教育占主导,家庭支持也是兴趣培养的一大补充。学校以教授排球技能知识为主,家庭的作用是给学生的兴趣培养提供物资保证。比如为学生准备支持兴趣发展的物品等,为他们的兴趣发挥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所以家校联手共同致力于孩子的兴趣培养是值得倡导的。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探究我们可以知道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树立技多不压身观念,教师也要注重教学方式方法,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学与兴趣培养的关系。注重鼓励引导,让学生在学习时树立积极的信心和心态,让他们敢于尝试,并且用合适的方法去激发他们在各方面的天赋,而不是怕他们受伤一味的去保护他们。学校也要制定正确的教学计划,从根本上认识到体育教学与兴趣培养的重要性,摆正体育课的地位,保证体育课上所需要用到的设施设备齐全,保证体育课时的充足,保证体育老师的教育教学权,保护学生的受教育权。
        参考文献:
        [1]闫冬.关于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探讨[J].试题与研究,2020(23):76.
        [2]蔡英盛.初中体育教学展开足球兴趣培养的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0(39):113-114.
        [3]王雪艳.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培养的重要意义[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0(09):59-60.
        [4]金程.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策略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09):159-1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