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挺挺
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第三小学 浙江 杭州 3111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实施,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意识到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要注意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培养和教育学生的综合素养。微课是以信息技术发展为基础诞生的新教育模式,具有灵活性强,有效整合各方面教育的特点。因此,美术教师可以将微课引入小学课堂教学,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关键词:微课;小学美术;手工制作课教学;有效应用探寻
引言
微课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基于网络视频的课堂,是一种能够打破传统教育局限的新型教学模式,也是现代教育改革中一种比较有效、有趣的教学辅助举措。随着教师有关微课研究的增多,微课在小学教育中应用的范围也大大增加,其中,小学美术课堂改革的推进,微课也开始被应用在了小学美术教学中,为传统小学美术教育带去了发展的动力。
1微课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优势
(一)能实现差异教学目标
由于学生成长环境的差异,学生们的美术底蕴、基础也势必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如何针对这些差异对学生展开针对性的教育一直是最近几年小学美术教师研究的关键。基于这一教育需求,微课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恰恰能满足小学美术这一课程设计目标,为不同能力层的学生提供适合其能力、符合其需求的课程,以此收获更好的小学美术教学效果,凸显小学美术教育的启蒙意义。
(二)能优化课堂的灵活性
课堂过于死板是绝大部分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都存在的问题,课堂灵活性不足不仅会打击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也会丧失很多启迪学生美术思想的知识。基于这一问题,微课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应用的优势也就凸显了出来,微课的应用能够将美术知识更全面、更具象的呈现在学生面前,丰富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时的选择,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灵活性,也为学生了解更多美术知识提供了基础。
2当下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2.1小学美术教学的相关器材和设备不够完善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小学的管理者以及教师都缺乏对美术教育重要性的认知,学校对美术教育方面的投入较少,一些学校所使用的仍然是很多年前的教学设备和器材,没有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教育规模,增设美术专业教师。一些学校没有雕刻工具、国画工具、写生台、陶瓷样本等此类小型创作工具,客观条件的不完善直接导致了教育资源的紧张,不利于发展学生能力。
2.2教学形式单一
美术教育应该是多元而不是刻板的,然而很多教师却没有将美术教育的灵活性发挥出来,教师只是反复地运用口述或者作品讲解的方式进行教学,没有认识到美术教育应当有学生的互动以及融入,只有让学生在理解知识之后进行实践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教学,而灵活且趣味性更强的教学方式,也有利于抓取学生的注意力,提高美术学习兴趣。
3优化措施分析
3.1利用微课导入课堂,调动学生的好奇心
在开展小学阶段美术课堂教学时,教师应意识到课堂导入的重要性,良好的课堂导入能激发学生学习课堂的热情,同时能迅速引起学生的注意,有助于整个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因此,在进行小学美术教育时,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微视频。学生的注意力可以迅速被微视频吸引,集中在课堂上,有助于后期课堂内容教育的发展。并且将微课与小学美术课程相结合,能够快速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能够对于课程的开展有一个准确的认知,促进学生在现阶段下对于课程知识内容的有效学习。
例如,在指导学生了解不同季节与风景的相关美术知识时,教师可以在上课前做好充分的教育准备,利用备课时间,采用相关软件制作微型视频。根据不同地区的季节,将风景和不同地区的特征制作成微型视频,并在视频中加入学生所喜爱的背景音乐和适当的文字介绍。这样可以在课堂上播放微型视频,引起学生的注意。然后让学生看视频,思考自己看到的风景的特点。在缩短课前导入时间的同时,还可以大大提高教师引进课的质量和效果,充分引起学生的关注。并且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实现学生在现阶段下对于课程知识内容的有效学习。
3.2利用微课进行练习,提高课堂反馈效果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美术能力,进行课堂练习是必不可少的,这样能够将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有效的丰富和拓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教师以往所使用的课堂练习模式,主要就是教师来布置美术创作的主题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中完成相关的作品。而有的学生理解能力不够,所以对于课堂中的知识,经常无法进行及时的巩固和消化。所以教师就可以充分地发挥出微课的优点,设计出恰当的美术练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让学生能够通过微课来进行有效练习,促进学生在当前阶段下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学生整体能力水平的发展与提升。
例如,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时,如果教师只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记住基本的美术理论知识,就会削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保证教育的效果。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通过微课进行课堂练习。设计专业的美术教育游戏,让学生看相关视频,然后回答老师提出的各种问题。这样可以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效地巩固学生的课堂学习知识点。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还能够让学生在课程中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来对课程知识点进行学习。
3.3利用微课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通过观察和研究学生在小学阶段下的行为特征,发现要充分调动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才能以此为主要推动力,让学生积极参与知识学习。美术是一门比较直观的学科,教师上课时充分利用微课的灵活性和生动感,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和爱好,构建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生活状况,同时激发学生的美术创作灵感。并且采用微课教学能够为学生营造出一种开放式的思维,促进学生在当前阶段下对于课程知识的有效理解,提高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效率。
例如,当教师指导学生认识象形文字的魅力时,教师如果只是用口语来进行描述,美术课堂教学可能会变得非常单调。为了使课堂更加丰富多彩,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微视频。首先要知道的基础象形文字可以用图片展示,使象形文字更加生动具体。其次,教师可以进一步使象形文字动画化。让象形文字在不同的场景中进化,一个人走着走着,地形渐渐开始走高。逐渐变成了山字,看到烈日就形成了日。通过这样的动画场景,不仅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还能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汉字蕴涵的文化,在生活的实际场景中观察汉字文化的内涵,与此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感情。
3.4利用微课导入课堂,调动学生的好奇心
在开展小学阶段美术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认识到课堂导入的重要性,良好的课堂导入能够激发出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的热情,同时还能够快速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整个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所以在进行小学美术教学的时候,教师就需要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相应的微视频。学生的注意力能够快速的被微视频所吸引,然后专注于课堂中,有利于后期课堂内容教学的开展。例如,在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季节的风景相关美术课堂知识讲述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课前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利用备课的时间使用相关软件进行微视频的制作。将不同地区的不同季节的风景和各个地区的特点制作成一段微视频,并且将微视频中融入欢快的背景音乐以及恰当的文字介绍。这样就能够在课堂教学的时候,通过播放微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思考自己所看到的风景特点。能够缩短课堂导入的时间,同时也能够大大的提高课堂导入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充分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够通过微视频激发出学生进行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进行学习。
结语
总的来说,在进行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将各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充分地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才能够推动教学的创新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小学教师可以将课本中的知识通过图像或者声音等方式呈现到学生面前,不仅能够充分地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还能够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美术相关的各种知识。将微课应用到美术课堂教学中,能够让小学生在进行视频观看的时候,感受到学习美术的乐趣,还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让美术课堂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田瑶.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读天下(综合),2017(9):29-29.
[2]林春媚.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信息周刊,2019(20):0048-0048.
[3]吴婷.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尝试教学法的应用解析[J].山海经:教育前沿,2019(3):0293-0293.
[4]杨冰洁.民间艺术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推广与应用——以民间艺术在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为例[J].亚太教育,2019(8):8-9.
[5]于红清.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动画资源的运用研究[J].中华少年,2018(35):94-94.
[6]乔韦兰,张晓琴.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微课的应用策略探析[J].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2018(9):229-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