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美术绘画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第6期   作者:连相宇
[导读] 素质教育作为我国教育领域所倡导的主流教育形式

        连相宇
        吉林省长春市 农安县红旗小学     130200
摘要:素质教育作为我国教育领域所倡导的主流教育形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孩子的未来发展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对孩子能力拓展和兴趣培养方面的重视,所以美术教育成为学生素质拓展的重要途径也备受人们关注。本文对美术绘画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促进小学生美术绘画培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美术;?绘画教学;?措施;
        为了实现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挖掘小学生的兴趣和潜力,在新课标背景下需要注重小学生在美术绘画方面的培养和教育,让小学生在绘画学习的过程中提升审美能力并丰富内心世界,让小学生能够对绘画有所了解并增强小学生的创作能力,并在绘画过程中享受美的乐趣并感受美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小学生的审美意识,所以教师要给予小学生绘画教育足够的重视,激发小学生对美术绘画学习的兴趣,并在此过程中锻炼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让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得以发展。
        一、小学美术绘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思想层面的限制
        虽然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家长对小学生的兴趣培养愈发重视,但大多数的家长及教师仍然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因为美术课并不影响学生的正常升学,所以大多数学校并没有重视美术课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为了追求升学率,而将美术课看作一门学生休闲娱乐的副课,甚至部分教师会将教学任务重作为理由而占用美术课,这将导致学生对美术课内容也不重视,而部分学生家长也并不重视学生的美术素养的培养,还有一部分的家长虽然意识到美术课对学生成长的作用,但也并没有将学生的美术绘画学习当成学生的必要成长过程,所以小学美术绘画教学在全国范围内的开展并不顺利。
        (二)美术绘画教学投入不足
        由于我国多年来对小学美术绘画教学并没有给予过多的重视,所以导致了美术绘画教学师资力量不足,有关部门及学校在美术绘画教学方面的资金投入不足,缺乏专业的美术绘画基础设施和专业的师资力量,所以小学生的美术绘画基础普遍薄弱,小学课程由于师资力量以及教学设备的限制而导致美术课无法正常开展或开展时间过短。在小学生美术绘画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担任学生的引导者,既要引导学生提升美术绘画基础能力,又要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审美能力和美术素养,但由于目前小学专业绘画教师资源不足,大多数负责小学生美术绘画教学的教师只具备基本的绘画理论知识,在美术实践经验方面及美术教学经验方面相对缺乏,既无法为学生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又无法完美应对美术课中学生出现的各种突发问题,学生对美术绘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越来越低,这就导致了小学生美术绘画学习效果并不理想。
        二、提升小学绘画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一)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
        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来讲,小学阶段的学生专注力不够强,并且在课上并不安分,但如果小学生对某种事物产生了兴趣就会静下心来认真学习。所以,小学美术教师应该基于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从小学生的兴趣出发,让课程内容丰富有趣,让学生能够在兴趣的基础上学习美术绘画,并在学习过程中慢慢学习绘画基础知识,掌握绘画技巧和能力。

开展美术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视觉感受,帮助小学生能够更好地观察生活、解读世界,让小学生能从兴趣出发学习美术绘画,感受美术学习的魅力。教师需要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来激起小学生对美术绘画学习的兴趣,比如可通过图像或视频的方式播放小学生感兴趣的美术图片或录像,让小学生能够从中找到学习美术的乐趣并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在美术绘画学习中培养审美情趣,并通过不断学习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和发展其想象力,同时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
        (二)营造自由的课堂学习氛围
        课堂学习作为目前我国小学生学习美术绘画的主要形式,需要营造足够自由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获得美术绘画的技能,自由的课堂氛围,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间的积极交流和互动,另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并在合作的过程中有效提升学习积极性。此外,在自由的课堂氛围下,学生能够在互动过程中轻松解决学习难点,并在同学的帮助和沟通下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有重要的意义。每个小学生在绘画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想象力和创新力是各有不同的,如果能让小学生明白美术学习同其他学科学习间的重要关系,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生对美术绘画的学习热情,让美术绘画教育能够同其他学科形成互补。所以教师需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打破课堂教学传统秩序,创造一个别样和新颖的学习环境,营造一个有趣、生动的学习环境。
        (三)多途径提升学生的绘画能力
        小学美术绘画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所以,小学美术教学教师需要基于这一目的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小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以下是几项可操作性的措施。
        第一,需要注重在美术教学课堂中与小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动。加强与小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动的主要目的是能够突出小学生在美术学习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树立积极主动的美术学习思想,同时能够在沟通和互动过程中,使美术学习重点突出,美术绘画内容层次分明,不仅能够让课堂教学能更灵活、更清晰,也能让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自主学习的优秀习惯,有效提升了美术绘画教学课堂效率。
        第二,需要加强美术教学课堂的针对性。基于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美术教师需要在课堂中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吸引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让小学生能够在美术绘画课堂中真正地学习到美术知识并积累绘画经验,培养美术绘画的学习意识,同时端正美术绘画的学习态度,在潜移默化的学习过程中养成优秀的学习习惯,为未来的各方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美术教学不仅能改变我们的生活状态,还可以美化人的思想和情操,开展小学美术绘画教学,能实现对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和培养,同时也能挖掘小学生在艺术方面的潜力,对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佟子孝.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美术绘画教学分析[J].大众文艺,2017(07).
        [2]李花.浅析电脑绘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信息记录材料,2017(03).
        [3]谢庆洁.新课标下小学美术绘画教学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