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兴趣导向下的高中英语教学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5期   作者:杨雨琳
[导读] 英语课程是高中主要的文化课之一,
        杨雨琳
        (  甘肃省陇南市第一中学   甘肃 746000)

        摘要:英语课程是高中主要的文化课之一,也是高考必考科目之一,对于高中英语课程的学习可从文化兴趣的培养入手。本文在高中学情分析和英语教材分析的基础上,探索以文化兴趣为导向的高中英语“听说读写”的教学策略,为高中英语教师教学提供具体可借鉴的教学引导。
        关键词:文化兴趣;导向;高中英语;教学策略

        一、前言
        英语课程是高中主要的文化课之一,也是高考必考科目之一,高中英语课程的学习无论之于应试还是之于个体后续的可持续发展都意义匪浅。但至今其教学目的仍多以应试为主,对于课程本身的实用性和实践性的关注较少,导致高中英语课程的学习较为枯燥,灵活性不足,直接削弱了学生对于英语课程的学习兴趣。具体来看,当前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诸多弊端,如教学方法单一,无法实现差异化教学;重读写等做题技能而轻听说训练,导致课程的实用性不强;只关注教材内容,无法实现知识的拓展和迁移;忽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导致学生形成被动式的学习习惯,学习激情不足等问题。在我国教育相对落后的广大西北地区,英语教学中的这些问题尤为突显,而要解决以上弊端,可从变革教师的教学入手,通过教师直接有力的教学引导,带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革新,引导学生学习氛围的转变,让学生从被动枯燥地学习转向主动快乐地学习。
        语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对于英语课程的教学应立足于文化视角,在英语目的语国家相应的文化背景下开展教学。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英语是一门外语的学习,其语言本身表现出的差异性可能会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挫败感,但如果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语言差异背后的文化差异,探寻不同语言背景下的文化差异,学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充分的成就感,进而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热情,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文化兴趣是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具体体现,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于课程学习的文化兴趣,是高中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口。《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明确规定英语课程目标应包括“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目标,充分体现了文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培养学生兴趣固然对于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但“兴趣”来源在何处,“兴趣”的落脚点在哪里,如果这些问题未解决,“兴趣学习”终究是一个无法实现的口号。本文在对高中学情分析和英语教材分析的基础上,探索以文化兴趣为导向的高中英语“听说读写”的教学策略,为高中英语教师教学提供具体可借鉴的教学引导。
        二、高中学情分析及英语教材分析
        任何课程教学的开展都是建立在对教学对象和教材分析的基础上,因此要想更好地实施文化兴趣教学,势必需要对高中学情和高中英语教材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准确掌握高中学情和教材特点,有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文化兴趣教学,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一)高中学生学情特点
        首先,从性格上来看,高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养成的关键时期,其对于外界信息非常敏感,对于外界信息的需求和兴趣也较大,而该年龄段的学生自主意识增强,人格和性格等方面尚未完全成熟,在特定时期可能具有一定的叛逆性。对于信息的需求与性格的矛盾,容易导致该时期的学生心理状态不稳定,如未进行及时有效的引导,可能产生厌学情绪。其次,从学习阶段来看,英语课程的学习对于高中学生虽然不是全新的课程,但进入高中阶段的英语课程,知识的深度、难度都明显加大。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高考的压力,学习任务繁重,学习时间紧迫,不正确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态度会降低其学习兴趣,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二)高中英语教材特征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2003)》(简称《新课标》)首次将“文化意识”列为教学目标之一,这一目标也体现在了英语教材中[2]。可见,英语教材编写者越来越重视英语语言的支撑者——文化。近年来,由于教学大纲的调整,各个版本的英语教材也进行了相应的修订,在教材中增加了英语国家历史、地理、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的文化内容,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的跨文化知识,提高了学生对于文化的理解力。

然而现有的英语教材存在重文化输入轻文化输出;重国际文化与目的语文化轻母语文化;交际文化与对比文化少等现象[3]。高中英语教师应在充分认识现有教材的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提炼教材中的文化素材,适当辅助课外文化素材,进行文化兴趣培养。
        
        三、文化兴趣导向下的高中英语教学策略
        根据上述对于高中学情和教材特征的分析,教师可从激发学生对于英语语言国家文化的兴趣入手开展教学,以学生对于文化的兴趣为纽带,引导学生进行更轻松有趣的英语语言学习。高中英语课程学习内容大致包括“听说读写”四部分,其中最重要也最基础的是阅读教学,难度最大的是写作教学,口语和听力教学更注重于语言的运用,也是高中英语课程教学不可忽略的部分。因此,教师可根据不同模块的学习内容,展开针对性的文化兴趣教学。
        
        (一)阅读模块的教学
        阅读模块的教学包括词汇教学、语法教学。由于高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词汇储备,因此在词汇教学方面,为了避免传统的死记硬背,教师可引导学生发挥汉语偏旁部首的学习经验,对英语单词进行词根词缀的归纳与总结,如“vi-,vis-”等表示“看”,“ex-,e-”表示“向外”“外”,“pre-,pro-”表示“前”“向前”,不仅有利于减轻学生词汇记忆负担,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成就感,激发学生对英语语言文化的学习兴趣。在语法教学中,教师可通过中西语法对比的形式,合理运用西方文化分析英语句型句式,对比分析英语与汉语语言表达形式的差异,借助趣味性较强的文化知识开展语法教学,降低学习的难度,提高学习的热情。
        
        (二)口语模块的教学
        口语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的难点,也是被长期忽略的内容,这直接导致学生可以在高考中取得高分,但是在实际交际中表现的一塌糊涂。因此教师应加强对口语教学的重视程度,应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合理地讲解西方口语文化知识,引导学生了解西方英语国家的口语表达习惯,提高学生进行准确的口语表达。
        
        (三)听力模块的教学
        对于听力模块的教学,教师可进行课堂教学形式丰富性的探索,如了解学生感兴趣的影视歌曲,并选取具有西方文化特色的素材在课堂上进行播放学习。如此以来,学生因感兴趣而学习动力充足,定能从这些承载了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及生活的素材上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四)写作模块的教学
        写作是所学语言文化及知识的输出。如果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只停留于词汇、语法等方面,那么其写作势必是单词和句子的简单堆砌;如果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文化教学,学生积累了充足的文化知识和素材,则其写作能力一定很强且水平较高。因此,教师在进行英语文化教学的时候,应鼓励学生积累素材用于写作,在写作时言之有物,写出高质量作品。
        
        总之,兴趣是学习成败的重要因素,基于文化兴趣导向开展高中英语教学,是激发高中学生对于英语学习兴趣的一条可以深入实践之路。作为高中英语教师,应加强自身对于中西方文化的了解和学习,拓宽文化视野,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文化素材,提炼课外文化素材,实现课内外文化素材的融合运用,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文化兴趣,最终改善英语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康志鹏.高中英语文化素材分析及教学策略[J].基础英语教育,2009,11(1):40-43.
[2] 薛佳妮.跨文化交际视角下高中英语教材分析——以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为例[D].重庆师范大学,2016.
[3] 钟进,张晓冬.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文化内容的选材特征分析——以必修部分为例[J]教育研究与评论,2020(9):82-85.

姓名:杨雨琳,性别:女,民族:汉,籍贯:甘肃陇南,出生年月:1983年08月12 日,学历:大学本科,工作单位:甘肃省陇南市第一中学,职称:中教二级 。主要研究方向或者从事工作:高中英语教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