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国学教育,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效率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5期   作者:王培丽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现代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学教育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

        王培丽
        榆林市第二小学 7190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现代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学教育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在小学阶段开展国学教育,既能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有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思想道德水平。除此之外,优秀国学文化对小学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也有着深厚的教育价值。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仍存在形式化、死板化等诸多问题。因此,本文将结合国学教育的特点,着重探讨如何通过国学教育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效率。
        关键词:国学教育;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以及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国学经典作为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有着深厚价值意义。另外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高,且尚未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因此将国学教育融入进小学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中不仅有助于降低教师的管理难度,提高管理效率,更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培养优秀道德品质和求知若渴的学习精神。
一、开展国学教育,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效率的重要性分析
        国学经典属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国学教育不仅有助于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效率,促进培养品学兼优的学生,也有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首先,国学经典是一种优秀文化,开展国学教育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校风,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在充满国学文化的环境中成长,不仅能够开拓眼界,提升文化素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思想品德。
        其次,学生在国学经典的熏陶下逐渐懂得规则意识、孝道责任,形成温文尔雅的性格特征。因此,对于班主任的管理工作而言,国学教育有很强的辅助作用,即让学生通过传统事例具体化地理解道德与规则,从而加深理解,降低班主任管理难度,提高管理效率。
        最后,开展国学教育是有效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小学生对于新事物有着较强的好奇心和接受能力,因此在小学阶段开展国学教育有助于给学生打下坚实的传统文化基础,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文化传承人。进而助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
二、开展国学教育,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效率的策略探讨
1.重视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
        阅读是学生汲取文化养分的重要途经之一,主动阅读有助于学生形成独特的思维模式,在提升文化素养的同时提高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国学经典大多以书籍的形式存在,因此阅读原著有助于学生获得最正统的知识。但是由于小学生的文化水平不足,原版文言文存在阅读障碍,所以教师应选择适合学生的高质量读本,帮助学生解决阅读障碍。

另外,教师还可以适当组织阅读分享会等活动,进而激发学生阅读国学经典的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论语》晨读,在讲解每篇大致内涵的基础上尝试让学生熟练背诵。比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论语》中关于学习态度的名句。教师可以在开展活动之前以此作为主题进行引入,教育学生学习时要深入思考,只思考而不学习也是不正确的做法。班主任也可以将此句张贴在教室的显眼位置,时刻警醒学生注意端正学习态度和方法。
2.重视形成有效的家校联系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班主任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便利。因此,班主任应到合理利用各种通讯软件,创建家校联系群,在汇报学生日常表现的同时,定期在群内发布有关国学经典的视频链接等学习资料,使学生及时离开学校也拥有学习国学经典的机会,并在家长的督促下收获更好的学习成果。学生与家长共同了解国学的过程不仅有助于提升文化素养,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创造沟通交流的机会,促进亲子关系的和睦。
        班主任可以着重分享有关孝道的国学经典名句,例如《大学·第四章》:“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不仅阐释了身为儿女要孝顺的道理,也说明了父母作为长辈要慈爱。班主任还可以就这个名句进行引申,搜索适合的小故事视频或通俗易懂的文章,以此激发学生与家长的兴趣。“孝道”可以作为一个专题长期延续下去。班主任可以定期开展交流会,邀请家长一起参加,促进形成家校联动的国学氛围。
3.培养学生知行合一的行为规范
        小学阶段的学生尚未形成良好的独立习惯,经常出现忘带作业本、上课迟到、交头接耳等诸多不良习惯。班主任在面对此类情况时不能采取粗暴的体罚措施,可以选取适合的国学经典名句对学生进行专门的讲解与教化。此过程有助于学生形成独立自主的性格和遵守规则的品德,进而降低班级管理难度。
        例如班主任可以针对《礼记》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展开详细的解释,教授学生做任何事情前都要做好准备的道理。以此向学生进行拓展,教育学生睡前独立整理书包、衣物,起立发言时要提前组织语言等。从而培养学生独立的习惯,减轻家长的负担。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学教育与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相结合的方式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重要意义,并且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有着积极作用。在具体工作实践中,班主任应当明确自身管理者与文化传承者的双重身份,形成求知进取的良好学风以及遵守规则的优秀班风,发挥榜样带头作用,引导学生在国学经典中汲取营养,从而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同时也提升其文化素养。本文着重探讨了如何将国学教育与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相结合,以期对各位读者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王周英.论德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8):23.
[2]童亚鸣.童蒙养正寓教于行——小学低段国学经典立德树人的实践探索[J].求知导刊,2016,43(03):33-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