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小燕
遂溪县乐民镇海山小学 524373
【摘要】在中华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里,拥有着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与璀璨的历史文化价值与财富,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不只是对历史的某个阶段具有指导意义,在当下仍然具有极高的借鉴必要,尤其在近些年,传统文化被人们强调的次数愈加频繁,社会大力宣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因此在如今小学的德育教学中,新课程改革的标准也明确对教师提出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这对学生的德育发展以及各方面都具有极大意义,影响着当下学生发展与综合素质能力的形成,这甚至会影响学生的终生,富有浓厚的优秀传统文化底蕴的德育教育会是学生一生的宝藏,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积极渗透,引导学生,让学生更多地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 德育 传统文化 渗透
前言: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与学习齐头并进的阶段,学校在学生培养过程中不能只注重学习知识的传授,同时也要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进行充分重视,俗话说先做人再做事,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对小学学生来说更为重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担当起这个方面培养的责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利用多种形式,大胆进行教学形式的创新,不要只是依靠口头教育,而是要真正的落在实处,与学生日常相结合,转变传统单一教学模式下对学生的培养,利用德育教学培养出更多综合素质能力优秀的学生,加深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程度。
一、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中的定位
说到小学德育教学与优秀传统文化脱不开联系,他是德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数千年以来, 以儒家思想为尊,提倡“仁义礼智信”。 而在儒家思想的影 响下,古人确立了崇高的道德标准,并且对那些德高望重的 人物十分尊重。 ,小学德育教学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有着良好道德品质的人,弘扬与传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是德育教学的主题,在目前许多学校的德育教学中,学校开设有国学经典课程,这种形式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得到充分熏陶。此外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是以“德”为首,因此出现了德高望重、德才兼备、德艺双磬 等词汇,因此在小学中积极开展道德与法治方面的教学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由于经济迅速发展,出现了“金钱至上”这一观念思想,人们对自身的修养弃之不顾,学校对学生进行金钱观的培养,对于这种现象所产生的负面作用得以改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二、 小学德育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
(一)多样化的小学德育教学方式
当下,大多学校在开展德育教学时,多采用的授课方法是是传统课堂授课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没办法充分参与,主要以教师为课堂主体,很难引起学生兴趣,因此在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德育课堂的情境下应该及时转变教学模式,比如教师在课前让学生自行分为各个小组,提前进行课程主题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在课堂上教师通过演讲、竞赛等形式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活动中,可以感到更加快乐,同时也能收获更加感同身受的情感体验,此外,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也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加深教学效果,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更加适用于实际小学德育教学之中。
(二)增加优秀传统文化素材的运用
学校不仅要重视德育教学的方式,在课堂之外,也要引导学生多进行传统文化德育培养的素材积累,给予学生更多地平台与机会,例如学校的图书馆可以增加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书籍,同时提供电子网络平台,方便学生进行知识的及时搜索,另一方面,学校也要重视对教师的培养,因为学生所接受到的大部分信息大多直接来源于教师,通过专业的培训训练,提升教师自身的德育 教学能力与德育水平,只有教师自己掌握完全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才能用在通俗易懂的方式,更好地言传身教给学生,在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应积极运用互联网开展教学活动,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互联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在网上布置一些学习任务,让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查询学习。教师也可以通过互联网与学生展开积极的互动交流。互联网在教学领域中的应用,克服了传统教学弊端,同时也解放了教学活动对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使教学获得变得更加具有效率。
(三)业余生活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德育教学不应只在课堂之内进行,在业余生活中,学校也要注意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进去,比如举办黑板报大赛,或者张贴展板、海报绘制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将德育教学渗透在校园的各个角落,为学生营造德育教学氛围,让学生利用多方面专长,用自己的优势进行传统文化的思想表达,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会对优秀传统文化有不一样的理解,这样的渗透形式会更加全面,效果更加显著,同时也适应了拥有不同专长也学生,在另一方面来说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机会,学生在小学学习过程中,远不是学习到书本知识那么简单,教师有责任将更多精神上的内容通过更加有效的方式传输给学生。
结语:
综上以上所述内容,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中的应用渗透,不仅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还要明确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深刻内涵,并且运用合理高效的方式,加大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小学生德育的贡献,德育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更能够拓展小学生的眼界,传统的优秀文化,在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的渗透,可以最大限度的提升民族自豪感。 因此,要积极的将传统文化发扬出去,让小学生从小就能够 充分获得人格和价值观的全面发展,还能使小学生塑造出优秀的性格和更好的修养,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将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严格要求自己,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道德标准,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保证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的展。
【参考文献】
[1]吴承勤.浅谈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J].下一代,2020(10):0145-0145.
[2]刁秋映.浅谈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J].数码设计,2020,9(24):325-325.
[3]郭美玉.浅谈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J].东西南北:教育,2019(15):0097-0097.